一种计算机的开关机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068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的开关机测试方法,是测试计算机在生产完成后所需要进行品质管制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a)将一待测试计算机开机;    (b)该计算机将进行第一次初始化的运行;    (c)经由一第一递归程序取得递归运行;    (d)记录每一次递归程序产生的一递归值至一记录文件;    (e)对比该次递归值与第一次初始化中的定义,若对比为相等,则测试结束;若对比为不相等,则继续以下步骤;    (f)该计算机进行第二次初始化;    (g)经由一第二递归程序将第二次初始化中的各定义进行对比,若对比为不相等,则执行开机的运行;若对比为相等,则进行软关机的运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指一种利用每一台计算机的高级能源管理接口(ACPI;Advance Configuration Power Management Interface)进行开关机测试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的电源循环测试需要一台机器进行控制交流电源的开与关,然而,机器本身价格昂贵,且不同的使用者其使用习惯不同,易造成机器的使用寿命与测试的精准度减低等问题。于是,如何以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将简单、快速的测试方法导入此一领域,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本专利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本身的高级能源接口,以进行测试,是排除了公知的思维与技术,以该接口与一套简单的测试软件,即可达到开关机测试的目的,大大地节省许多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增加精准度与测试速度。由于无须装设硬件以进行测试,只需利用软件进行控制,因此方便许多,提高工作效率;且由于没有硬件的限制,因此在测试时因硬件所产生的误差问题,将不复存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是测试计算机在生产完成后所需要进行品质管制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a)将一待测试计算机开机;(b)该计算机将进行第一次初始化的运行;(c)经由一第一递归程序取得递归运行;(d)记录每一次递归程序产生的一递归值至一记录文件;(e)对比该次递归值与第一次初始化中的定义,若对比为相等,则测试结束;若对比为不相等,则继续以下步骤;(f)该计算机进行第二次初始化;(g)经由一第二递归程序将第二次初始化中的各定义进行对比,若对比为不相等,则执行开机的运行;若对比为相等,则进行软关机的运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项的第一次初始化运行包括(1)将一命令列(Command Line)中的一开机时间长度(On Interval)、一关机时间长度(Off Interval)及一总开关机次数(Total Times)的定义读取;(2)自一记录档案中读取一已定义的测试次数(T1mes Tested)的值。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项的第一递归程序定义出本专利技术进行多次的系统测试与测试完成的规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递归程序的规则是本次测试次数为递归前的测试次数加一之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经由每一次的递归程序得到经由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Basic Input/OutputSystem)所提供的一固定式高级能源管理接口表(ACPI Table;AdvanceConfiguration Power Management Interface Table)中的一暂存器(Register),以暂存资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项的第二次初始化运行包括(1)自一实时定时器(RTC;Real Time Clock)中读取一第一次开机时间;(2)自该实时定时器中读取一现在时间(Current Time)。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项的第二递归程序是定义出本专利技术进行开机与关机的测试规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递归程序的测试规则是现在时间为第一次开机时间与开机时间长度之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项的软关机的运行包括(1)定义一警报时间(Alarm Time)为现在时间与关机时间长度之和; (2)将该警报时间设定于实时定时器中的一警报暂存器(Alarm Register)中,以暂存资料;(3)关闭所有正在运算的事件,并将实时定时器中的该警报暂存器的资料激活系统,再次将该待测试计算机开机。以下将是针对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与图号作一详细描述,可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法明涉及如下图号(1)步骤一,(2)步骤二,(3)步骤三,(4)步骤四,(5)步骤五,(6)步骤六,(61)步骤六十一,(62)步骤六十二,(63)步骤六十三,(64)步骤六十四,(65)步骤六十五,(66)步骤六十六,(67)步骤六十七,(68)步骤六十八,(70)步骤七十。(1)-(3)是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第一次初始化步骤。(4)是定义出本专利技术进行多次的系统测试与测试完成的规则。(5)至(6)是记录与对比本专利技术的各定义的步骤。(61)至(70)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测试合格通知并结束本专利技术的步骤。(62)至(65)是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第二次初始化与开机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是针对计算机开发阶段测试计算机开关机是否正常而专利技术的一测试程序。再利用将该程序直接灌注于测试计算机中,或灌注于软盘片、光盘片等可储存程序的接口,将其与计算机运行系统连结,进行测试的步骤。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是测试计算机在开发阶段后所需要进行品质验证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是设定计算机开机与关机的总次数,并设定开机时间与关机时间的长度,以在多次的开关机与长时间的测试下完成计算机系统的测试,其步骤如下步骤一(1)可利用以人工方式或于一测试系统的计算机电源开启装置开启一待测计算机;步骤二(2)该待测计算机的一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 Unit)会读取一命令列(Command Line)中一开机时间长度(On Interval)、一关机时间长度(Off Interval)及一总开关机次数(Total Times)的定义值;步骤三(3)该中央处理器会再读取一存在于计算机中存储区的记录档案(Record File)中一已定义的测试次数(Times Tested)值;步骤四(4)经由一第一递归程序取得递归运行,且第一递归程序是定义出本专利技术进行多次的系统测试与测试完成的规则,本较佳实施例的规则是本次测试次数为递归前的测试次数(即该记录档案中的已定义的测试次数值)加一的和,以数学公式表示为测试次数=测试次数+1,所以,举例而言,若本次测试由零次开始,则在上个步骤中该记录档案中的已定义的测试次数值为零,经由上述公式的运算,该加总后的次数为一次,故本次的计算机检测即已被计算过,以供下一次检测时累加次数用;应着上述的运算,可经由每一次的递归程序得到经由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所提供的一固定式高级能源管理接口表(ACPI Table;Advance Configuration PowerManagement Interface Table)中的一暂存器(Register)地址,以暂存该加总之后的测试次数暂存值;步骤五(5)该被测试计算机会记录每一次递归程序产生的一递归值(即加总后的次数)至该暂存器一记录文件,以提供下一次记录档案中的已定义的测试次数值;步骤六(6)中央处理器会对比该次递归值(即本次加总后的次数)与第一次初始化中的定义值(即读取自该命令列中该总开关机次数的定义值);步骤六十一(61)若步骤六(6)的对比为相等,则计算机的显示器或该测试系统的显示器即显示通过测试的信息,并跳至步骤七十(70);步骤六十二(62)若步骤六(6)的对比为不相等,则该计算机进行第二次初始化,即自计算机中一实时定时器(RTC;Real Time Clock)中读取一第一次开机时间(First On Time);步骤六十三(63)自该实时定时器中读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铭雄
申请(专利权)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