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齿轮装置的润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55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2:45
在将波动齿轮装置(1)用于反复实施启动/停止的运转的用途的情况下,不利用密封部件等将由不同种类的润滑脂润滑的外侧润滑部分(11)与内侧润滑部分(12)之间分隔开而是使它们保持连通状态。对外侧润滑部分(11)供给大幅少于用于稳定运转等用途的情况下的所需量的量的润滑脂。同样地,对内侧润滑部分(12)也供给大幅少于用于稳定运转等用途的情况下的所需量的量的润滑脂。能够实质上不使不同种类的润滑脂混合地适当地利用润滑脂对外侧润滑部分(11)、内侧润滑部分(12)进行润滑。内侧润滑部分(12)进行润滑。内侧润滑部分(12)进行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波动齿轮装置的润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动齿轮装置,特别是涉及作为对外齿齿轮的外侧的啮合部分供给的润滑剂、以及对外齿齿轮的内侧的波动发生器的部分供给的润滑剂而使用种类互不相同的润滑脂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润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波动齿轮装置的润滑部分包括位于外齿齿轮的内侧的内侧润滑部分、以及位于外齿齿轮的外侧的外侧润滑部分。内侧润滑部分是波动发生器的滑动部分以及波动发生器的外周面与外齿齿轮的内周面之间的滑动部分,外侧润滑部分是外齿齿轮与内齿齿轮之间的啮合部分。由于内侧润滑部分和外侧润滑部分的最佳润滑剂不同,因此,优选分别供给润滑特性不同的润滑剂。然而,内侧润滑部分和外侧润滑部分在外齿齿轮的内外侧处于接近的位置而导致双方的润滑剂混合。
[0003]为了防止润滑剂的混合,专利文献1~3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将内侧润滑部分与外侧润滑部分之间分隔开而阻止润滑剂在它们之间流通。然而,对于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波动齿轮装置,大多针对双方的润滑部分而使用同一种类的润滑剂,从而效率低下、高载荷时的啮合部分的磨损等课题依然存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96343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

291985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

2506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此处,关于波动齿轮装置,可以根据其运转条件而减少针对内侧润滑部分及外侧润滑部分的润滑所需的润滑剂的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着眼于运转条件和润滑剂的所需量之间的关系而发现:即使不利用密封部件在内侧润滑部分与外侧润滑部分之间形成分隔状态,在特定的运转条件下,也能够将针对双方的润滑部分涂敷或填充的润滑脂的混合避免至不对实际应用造成妨碍的程度。
[0010]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见解而提出了能够以根据运转状态适当地避免润滑剂混合的方式利用润滑脂对内侧润滑部分及外侧润滑部分进行润滑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润滑方法。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润滑方法中,利用润滑脂分别对位于外齿齿轮的内侧的内侧润滑部分以及位于外齿齿轮的外侧的外侧润滑部分进行润滑。内侧润滑部分是波动发生器的滑动部分、以及波动发生器与外齿齿轮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部分,外侧润滑部分是外齿齿轮与内齿齿轮之间的啮合部分。作为对内侧润滑部分供给的内侧润滑剂以及对外侧润滑部分供给的外侧润滑剂,使用种类互不相同的润滑脂。
[0012]在波动齿轮装置的运转条件为稳定运转或准稳定运转的情况下,以使得内侧润滑
剂和外侧润滑剂不混合的方式形成将内侧润滑部分与外侧润滑部分之间分隔开的分隔状态,在该分隔状态下,对内侧润滑部分供给预先设定的第一量的内侧润滑剂,对外侧润滑部分供给预先设定的第二量的外侧润滑剂。稳定运转是转速、旋转方向以及负荷扭矩恒定的连续运转,准稳定运转是转速以及旋转方向恒定、且负荷扭矩变化的连续运转。此外,可以利用密封部件将内侧润滑部分与外侧润滑部分之间分隔而形成分隔状态。另外,还可以使外齿齿轮的圆筒状的开口缘延长并将其用作密封部分而形成分隔状态。
[0013]与此相对,在波动齿轮装置的运转条件为反复实施启动/停止的运转的情况下,不形成分隔状态地对内侧润滑部分供给少于第一量的量的内侧润滑剂,并对外侧润滑部分供给少于第二量的外侧润滑剂。反复实施启动/停止的运转是转速、旋转方向以及负荷扭矩变化的间歇运转。
[0014]此处,在反复实施启动/停止的运转中,希望将内侧润滑剂的供给量设为稳定运转等情况下所需的第一量的1/3以下,优选设为1/5以下的量。另外,希望将外侧润滑剂的供给量设为稳定运转等情况下所需的第二量的1/3以下,优选设为1/5以下的量。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方法,在将波动齿轮装置用于反复实施启动/停止的运转的用途的情况下,能够在内侧润滑部分与外侧润滑部分之间不形成分隔状态地利用不同种类的润滑脂对内侧润滑分及外侧润滑部分进行润滑,同时能够将不同种类的润滑脂相互的混合避免至不对实际应用造成妨碍的程度。由于不需要用于形成分隔状态的密封部件等分隔机构,因此,能够简化构造,还能够削减成本。另外,还能够避免因密封机构而引起的摩擦损失。特别地,由于波动齿轮装置大多组装于机器人、输送机等而执行反复实施启动/停止的运转,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极其有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能够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方法的杯型的波动齿轮装置的简略剖视图。
[0017]图2是示出反复实施启动/停止的运转的具体模式的曲线图。
[0018]图3是示出稳定运转等中使用的情况下的波动齿轮装置的用于防止润滑剂混合的分隔状态的简略剖视图。
[0019]图4是示出波动齿轮装置的分隔状态的一例的简略剖视图。
[0020]图5A是示出波动齿轮装置的分隔状态的一例的简略半剖视图。
[0021]图5B是示出波动齿轮装置的分隔状态的一例的简略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应用于杯型的波动齿轮装置。也可以与杯型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情况同样地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礼帽型的波动齿轮装置以及扁平型的波动齿轮装置。
[0023]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杯型的波动齿轮装置的简要剖视图。波动齿轮装置1具备:刚性的内齿齿轮2,其呈圆环形状;杯状的柔性的外齿齿轮3,其配置于上述内齿齿轮2的内侧;以及波动发生器4,其配置于上述外齿齿轮3的内侧。内齿齿轮2同轴地固定于圆筒状的装置壳体5的内周部分。
[0024]外齿齿轮3具备:圆筒状主体部31;隔膜32,其从圆筒状主体部31的一端向半径方
向的内侧延伸;以及刚性的圆环状的凸台33,其形成为与隔膜的内周缘连续。另外,外齿齿轮3在圆筒状主体部31的作为其另一端的开口端34侧形成有外齿形成部分36,外齿35形成于该外齿形成部分36。在圆筒状主体部31,从外齿形成部分36的端部36a至开口端34构成未形成外齿的圆筒状延长部分37。内齿齿轮2配置为将外齿形成部分36包围的状态。波动发生器4配置于外齿形成部分36的内侧。圆盘状的输出轴6连结固定于外齿齿轮3的凸台33。
[0025]波动发生器4具备:圆筒状的轮毂41;刚性凸轮板43,其借助奥尔德姆联轴器机构42而同轴地安装于上述轮毂41的外周面;以及波动轴承44。波动轴承44装配于外齿齿轮3的外齿形成部分36的内周面与刚性凸轮板43的椭圆状外周面43a之间。因波动发生器4而使得外齿形成部分36挠曲成椭圆状。由此,在椭圆形状的长轴两端,外齿齿轮3与内齿齿轮2啮合。马达旋转轴等旋转输入轴7同轴地连结固定于轮毂41。
[0026]若借助旋转输入轴7而使得波动发生器4旋转,则两个齿轮2、3的啮合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移动,从而在两个齿轮2、3之间产生与两个齿轮的齿数差相应的相对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波动齿轮装置的润滑方法,该波动齿轮装置具备:刚性的内齿齿轮;柔性的外齿齿轮,其同轴地配置于所述内齿齿轮的内侧;以及波动发生器,其同轴地配置于所述外齿齿轮的内侧,使该外齿齿轮挠曲成非圆形而部分地与所述内齿齿轮啮合,其中,利用润滑脂分别对位于所述外齿齿轮的内侧的内侧润滑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外齿齿轮的外侧的外侧润滑部分进行润滑,所述内侧润滑部分是所述波动发生器的滑动部分、以及所述波动发生器与所述外齿齿轮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部分,所述外侧润滑部分是所述外齿齿轮与所述内齿齿轮之间的啮合部分,作为对所述内侧润滑部分供给的内侧润滑剂以及对所述外侧润滑部分供给的外侧润滑剂,使用种类互不相同的润滑脂,在将所述波动齿轮装置用于执行稳定运转或准稳定运转的情况下,以使得所述内侧润滑剂和所述外侧润滑剂不混合的方式形成将所述内侧润滑部分与所述外侧润滑部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城越教夫
申请(专利权)人: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