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劳拉替尼关键中间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022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劳拉替尼关键中间体(式IV)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在含生物酶的生物酶催化还原体系中,使式I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形成式II化合物;(2)在第一惰性溶剂中,在正丁基锂和二氧化碳的存在下,使步骤(1)制得的式Ⅱ化合物反应,从而得到式III化合物;和(3)在第二惰性溶剂中,使步骤(2)得到的式III化合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得到式IV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段、成本低、处理简单。处理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劳拉替尼关键中间体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劳拉替尼关键中间体5-氟-3-甲基异苯并呋喃-1(3H)-酮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劳拉替尼(Lorlatinib)是一种强效的,具有双重ALK/ROSI的抑制剂,对于癌症的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0003]劳拉替尼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通过对克唑替尼(Crizotinib)改造的ALK抑制剂,于2014年进入临床阶段,对于肺癌的治疗有显著的疗效。
[0004]5-氟-3-甲基异苯并呋喃-1(3H)-酮作为劳拉替尼合成的重要中间体,现有的报道中,其合成路线长,成本高,收率低,且处理复杂。。
[0005]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路线短、操作简便、收率高、手性纯度高且成本极低的5-氟-3-甲基异苯并呋喃-1(3H)-酮的新合成路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路线短、操作简便、收率高、手性纯度高且成本极低的5-氟-3-甲基异苯并呋喃-1(3H)-酮的新合成路线。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式IV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08][0009](1)在含生物酶的生物酶催化还原体系中,使式I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形成式II化合物;
[0010](2)在第一惰性溶剂中,在正丁基锂和二氧化碳的存在下,使步骤(1)制得的式II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得到式III化合物;和
[0011](3)在第二惰性溶剂中,使步骤(2)得到的式III化合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得到式IV化合物。
[0012]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式II化合物的手性纯度大于99.9%。
[0013]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3)中,式IV化合物的手性纯度大于99.9%。
[0014]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80~-30℃;较佳地,-60~-30℃;更佳地,-40~-30℃。
[0015]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所述正丁基锂与式II摩尔比为(0.8~1.2):1;更佳地,为(1
±
0.1):1。
[0016]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所述正丁基锂与式II摩尔比为(0.9~1.0):1。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中,所述第一惰性溶剂为醚类溶剂;较佳地,为C2-C6醚类溶剂;更佳地,为乙醚。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10~180min;较佳地,10~60min;最佳地,45~50min。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包括步骤:
[0020](2.1)在第一惰性溶剂中,使步骤(1)制得的式II化合物在正丁基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得到含被正丁基锂取代的式II化合物的反应体系;
[0021](2.2)向步骤(2.1)的含被正丁基锂取代的式II化合物的反应体系通入CO2,使被正丁基锂取代的式II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得到式III化合物。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2)中,通入CO2的流速为3~8L/h,以每100ml第一惰性溶剂计。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1)的反应时间为5~60min;较佳地,20~40min。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2)的反应时间为5~50min;较佳地,10~30min;更佳地,15~20min。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2)还包括第二后处理步骤,所述第二后处理步骤用于分离和/或纯化式III化合物。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后处理步骤包括:分液、去除溶剂(较佳地,通过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和/或干燥(较佳地,鼓风干燥)。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后处理步骤不包括手性拆分和/或色谱分离。
[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所述的生物酶为perakine还原酶和辅酶NADPH的组合。
[0029]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所述perakine还原酶的浓度为0.38-1.0mg/ml(较佳地,0.62-0.85mg/ml;更佳地,0.69-0.77mg/ml),以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的总体积计。
[0030]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在所述生物酶催化还原体系中,所述perakine还原酶的终浓度为0.38-1.0mg/ml(较佳地,0.62-0.85mg/ml;更佳地,0.69-0.77mg/ml)。
[0031]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辅酶NADPH的浓度为0.002~0.15mmol/L(较佳地,0.005~0.05mmol/L;更佳地,0.01~0.03mmol/L;最佳地,0.01~0.02mmol/L),以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的总体积计。
[0032]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在所述生物酶催化还原体系中,辅酶NADPH的终浓度为0.002~0.15mmol/L(较佳地,0.005~0.05mmol/L;更佳地,0.01~0.03mmol/L;最佳地,0.01~0.02mmol/L)。
[0033]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在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中,葡萄糖脱氢酶与
perakine还原酶的质量比为(0.5~2):1;较佳地,(1
±
0.2):1;更佳地,(1
±
0.1):1。
[0034]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的pH为7
±
1(较佳地,7
±
0.5;更佳地,7
±
0.1)。
[0035]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式I化合物的浓度为0.1~2mM(mmol/L)(较佳地0.3~1.0;更佳地为0.5~0.7mM),以生物酶催化体系的总体积计。
[0036]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在所述生物酶催化还原体系中,式I化合物终浓度为0.1~2mM(较佳地0.3~1.0;更佳地为0.5~0.7mM)。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所述的生物酶催化体系还包括葡萄糖和葡萄糖脱氢酶。
[0037]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葡萄糖的浓度为0.1~10mM(即0.0001~0.01mmol/mL)(较佳地,0.5~2mM(即0.0005~0.002mmol/mL);更佳地,1
±
0.1mM(0.001
±
0.0001mmol/mL)),以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的总体积计。
[0038]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葡萄糖脱氢酶的浓度为0.38-1.0mg/ml(较佳地,0.62-0.85mg/ml;更佳地,0.69-0.77mg/ml),以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的总体积计。
[0039]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中,在所述生物酶催化还原体系中,葡萄糖脱氢酶的终浓度为0.38-1.0mg/ml(较佳地,为0.6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V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在含生物酶的生物酶催化还原体系中,使式I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形成式II化合物;(2)在第一惰性溶剂中,在正丁基锂和二氧化碳的存在下,使步骤(1)制得的式II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得到式III化合物;和(3)在第二惰性溶剂中,使步骤(2)得到的式III化合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得到式IV化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有下述一个或多个特征:(i)步骤(2)的反应温度为:-80~-30℃;较佳地,-60~-30℃;更佳地,-40~-30℃;和/或(ii)步骤(2)所述正丁基锂与式II摩尔比为(0.8~1.2):1;更佳地,为(1
±
0.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生物酶为perakine还原酶和辅酶NADPH的组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perakine还原酶的浓度为0.38-1.0mg/ml(较佳地,0.62-0.85mg/ml;更佳地,0.69-0.77mg/ml),和/或辅酶NADPH的浓度为0.002~0.15mmol/L(较佳地,0.005~0.05mmol/L;更佳地,0.01~0.03mmol/L;最佳地,0.01~0.02mmol/L),以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的总体积计。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中,葡萄糖脱氢酶与perakine还原酶的质量比为(0.5~2):1;较佳地,(1
±
0.2):1;更佳地,(1
±
0.1):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有下述一个或多个特征:(i)步骤(1)中,所述生物酶催化体系的pH为7
±
1(较佳地,7
±
0.5;更佳地,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刚王卓丁正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慈国际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