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010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05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部、滤网和支撑杆,回收部、滤网和支撑杆为一体切割而成,在回收部上设置有回收钩,滤网包括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通过滤网间连接杆连接,在垂直于腔静脉滤器中轴线的投影面上滤网呈蜘蛛网式结构,支撑杆由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组成,多个第一撑杆由下层滤网的末端延伸出,多个第一撑杆向外延伸并逐步向回收部的方向翻转形成上开口过滤腔,多个第二支撑杆从回收部的近端向下延伸形成下开口过滤腔,每个第二支撑杆均匀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固定连接。撑杆均匀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固定连接。撑杆均匀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中的可回收腔静脉滤器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

技术介绍

[0002]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动脉栓塞(PE),两者可认为是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深静脉血栓形成所引发的致死性肺动脉栓塞严重威胁国民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以抗凝为主,但即便给予足量的抗凝药剂,仍有发生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风险。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后继发致死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
[0003]以往临床上应用的滤器通常为永久性滤器,但其在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同时,却增加了滤器植入后远期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限制了滤器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可回收性滤器的出现,给那些具有暂时抗凝禁忌或肺动脉栓塞高危风险的患者带来了曙光。
[0004]如专利201780022576.X公开了一种下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钩、连接部件和多根支撑杆。连接部件设置在回收钩的下方,连接部件内部设置有与推送装置连接的部件。连接部件的下部分出多根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远端分出一条第二支撑杆和两条第三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远端的一部分向上或向下弯曲,形成一个钩型。第三支撑杆继续向下伸展,展开时同第一支撑杆分出的两条第三支撑杆呈内弧形展开,且相邻两根第一支撑杆分出的相邻两条第三支撑杆的下端靠拢。展开时各支撑杆张开,整体形成滤网状。
[0005]然而,现有技术的滤网多采用单层滤网设计,其过滤效果不佳,会有中小型血栓透过,甚至发生血栓脱离等现象;并且现有技术中设置的倒刺结构存在滤器回收时倒刺无法进入鞘管的潜在风险,滤器回收困难,容易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此外,现有技术的滤器还具有自中性差、与血管内壁接触面积大,不可双向调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部、滤网和支撑杆,所述回收部、所述滤网和所述支撑杆为一体切割而成,在所述回收部上设置有回收钩,所述滤网包括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所述上层滤网和所述下层滤网通过滤网间连接杆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腔静脉滤器中轴线的投影面上所述滤网呈蜘蛛网式结构,所述支撑杆由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组成,多个所述第一撑杆由所述下层滤网的末端延伸出,多个所述第一撑杆向外延伸并逐步向所述回收部的方向翻转形成上开口过滤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从所述回收部的近端向下延伸形成下开口过滤腔,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上层滤网和所述下
层滤网固定连接。
[0009]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滤网为多个网格组成的第一花瓣形结构,两个相邻的网格的内侧连接点为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凹部,每个网格的外侧顶点为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凸部。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层滤网为多个网格组成的第二花瓣形结构,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面积,两个相邻的网格的内侧连接点为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凹部,每个网格的外侧顶点为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凸部,在轴向上,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凹部与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凹部对应,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凸部与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凸部对应。
[00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上层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下层滤网固定连接。
[00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上层滤网的凹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下层滤网的凹部固定连接。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从所述下层滤网的凸部向外延伸并逐步向所述回收部的方向翻转、蜷曲形成所述上开口过滤腔。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具有向心结构,所述向心结构通过在热处理定型阶段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远端部分向外侧翻转90度并在俯视状态下沿逆时针方向弯曲形成向心倾角。
[00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腔静脉滤器的释放状态下,所述向心倾角为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远端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近端部分的延长线的夹角。优选的,所述向心倾角为3至5度。
[00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腔静脉滤器的回收状态下,所述向心倾角为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延长线与所述腔静脉滤器的中轴线的夹角。优选的,所述向心倾角为3至5度。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倒刺,所述倒刺具有两个锚定方向。
[001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末端设置的所述倒刺在同一位置具有两个铆定方向。
[00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的所述倒刺的锚定方向不同,在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的所述倒刺的锚定方向相同。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腔静脉滤器的周向均匀对称分布。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游离端具有圆弧结构。
[00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相同。
[00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均为六个。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0026]1、本申请的滤网采用双层滤网的结构,并且该滤网在垂直于所述腔静脉滤器的中轴线的投影面上呈蜘蛛网式结构,所述双层滤网高低不同、面积不同,形成一个网状的三维
立体结构,这个结构可大大提高滤器对血栓的捕捉效率,使血栓被捕捉的更加完全,亦可有效防止血栓脱落。
[0027]2、本申请的腔静脉滤器形成下开口过滤腔的支撑杆具有向心结构设计,形成下开口过滤腔的第二支撑杆在回收状态下的向心倾斜为3
°
~5
°
,该结构设计可减小滤器在回收过程中回收鞘管的推送力,降低滤器回收难度。
[0028]3、本申请的腔静脉滤器具有双向支撑杆,即形成上开口过滤腔的第一支撑杆及形成下开口过滤腔的第二支撑杆,该双向支撑杆与血管内壁接触面积小,可有效防止内皮增生;双向支撑杆同时使滤器拥有良好的自中性,可有效防止滤器偏置、穿孔。
[0029]4、本申请的滤器拥有上开口过滤腔和下开口过滤腔的双向过滤腔结构,并且在第二支撑杆末端设置有倒刺,所述倒刺在滤器同一固定位置拥有两个锚定方向,并且在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的所述倒刺的锚定方向不同,在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的所述倒刺的锚定方向相同,双向过滤腔及双向倒刺可实现滤器单一装载方向的双向释放(经颈静脉穿刺释放或经股静脉穿刺释放)的目的,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两种穿刺方向均可将滤器回收至鞘管中重新调整释放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层滤网的腔静脉滤器,包括回收部、滤网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部、所述滤网和所述支撑杆为一体切割而成,在所述回收部上设置有回收钩,所述滤网包括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所述上层滤网和所述下层滤网通过滤网间连接杆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腔静脉滤器中轴线的投影面上所述滤网呈蜘蛛网式结构,所述支撑杆由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组成,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由所述下层滤网的末端延伸出,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向外延伸并逐步向所述回收部的方向翻转形成上开口过滤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从所述回收部的近端向下延伸形成下开口过滤腔,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均与所述上层滤网和所述下层滤网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滤网为多个网格组成的第一花瓣形结构,两个相邻的网格的内侧连接点为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凹部,每个网格的外侧顶点为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滤网为多个网格组成的第二花瓣形结构,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面积,两个相邻的网格的内侧连接点为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凹部,每个网格的外侧顶点为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凸部,在轴向上,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凹部与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凹部对应,所述第一花瓣形结构的凸部与所述第二花瓣形结构的凸部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上层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下层滤网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静脉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高亭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埃文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