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940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检测容器内部设置有左侧的取样仓和右侧的检测仓,取样仓从上向下分隔形成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反应容器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相连通,连通管上设置有打开阀,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部均设置有真空泵,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部均设置有出料口,检测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检测仓内部设置有粘度检测器和搅拌机构,检测仓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洗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可对反应容器内不同高度和位置的反应物进行取样检测,通过清洗机构可避免各次检测之间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聚酯树脂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粘度是指流体本身存在粘着力而产生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化工产品在实际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不同粘度的产物,往往会直接影响其最终产品的呈现的效果,故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对其生产过程中的产物进行实时的粘度检测,以使得其符合生产需求。聚酯树脂的合成反应一般在反应釜内进行,聚酯树脂合成反应中需要对其的粘度进行检测,现有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粘度检测装置往往需要人工取出一定量的待检测的产物,将其加入粘度检测装置中进行粘度检测,而化工生产过程通常是连续生产过程,液体的粘度随时会有变化,此种检测方式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产物的性能,还会造成产物的浪费;且由于反应釜内反应物的高度和位置不同,其粘度也不同,检测的结果均不同,现有技术中均只能对同一位置或者高度的反应物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容器,所述检测容器内部设置有左侧的取样仓和右侧的检测仓,所述取样仓从上向下分隔形成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反应容器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打开阀,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部均设置有真空泵,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部均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检测仓相连通;所述检测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反应容器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检测仓内部设置有粘度检测器和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检测仓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多个环形的清洗管,各所述清洗管均沿所述检测仓的内壁周向进行设置,所述清洗管上设置有清洗喷头。上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多个所述清洗管沿所述检测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清洗管之间相互连通。上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各所述清洗管上均设置有多个清洗喷头,且从所述检测仓的顶部向底部的方向上,所述清洗管上的所述清洗喷头数量逐渐增加。上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内均设置有冲洗头,所述冲洗头通过连接水管、水泵与供水箱相连接;上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内均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可将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底部的物料从所述出料口推出。上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板、驱动杆和驱动电机,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推料箱,所述驱动电机和驱动杆均设置在所述推料箱内,所述推料板对应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底板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推料板相连接。上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能够打开或关闭的打开板。上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检测仓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一种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反应容器侧部的检测容器,检测容器内部设置左侧的取样仓和右侧的检测仓,取样仓从上向下分隔形成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反应容器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相连通,通过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能够分别独立的对反应容器不同高度的反应物进行取样和检测,也可以将反应容器内不同高度的反应物进行取样混合后进行检测,如此增加检测的灵活性,能够全面准确的对反应容器内的反应物的粘度进行检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检测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出料通道可通过连接机构与反应容器的进料口相连接,从而实现对检测物的重复利用,减少浪费,检测仓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包括多个环形的清洗管,清洗管上设置有清洗喷头,通过清洗机构能够对检测仓进行清洗,从而避免上次取样检测残留物对下次取样检测造成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容器;1.1、连通管;1.2、打开阀;2、取样仓;2.1、上取样室;2.2、中取样室;2.3、下取样室;2.4、出料口;2.4.1、倾斜部;2.5、冲洗头;2.6、推料机构;2.7、推料板;2.8、推料箱;2.9、驱动杆;3、检测仓;3.1、出料通道;3.2、粘度检测器;3.3、搅拌机构;4、清洗机构;4.1、环形清洗管;4.2、清洗喷头;5、反应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容器1,检测容器1内部设置左侧的取样仓2和右侧的检测仓3,取样仓2从上向下分隔形成上取样室2.1、中取样室2.2和下取样室2.3,上取样室2.1、中取样室2.2和下取样室2.3分别通过连通管1.1与反应容器5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相连通,连通管1.1上设置有打开阀1.2,上取样室2.1、中取样室2.2和下取样室2.3的侧部均设置有真空泵,上取样室2.1、中取样室2.2和下取样室2.3的侧部均设置有出料口2.4,出料口2.4与检测仓3相连通;检测仓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3.1,出料通道3.1可通过连接机构与反应容器5的进料口相连接,检测仓3内部设置有粘度检测器3.2和搅拌机构3.3,搅拌机构3.3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杆,检测仓3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洗机构4,清洗机构4包括多个环形的清洗管4.1,各清洗管4.1沿检测仓3的内壁周向进行设置,环形的清洗管4.1上设置有清洗喷头4.2。具体的,反应容器5用于聚酯树脂进行合成,反应容器5可以是反应釜,检测容器1设置在反应容器5的侧部,检测容器1和反应容器5可以共同安装在一个安装座或者安装支架上,检测容器1的内部设置有取样仓2和检测仓3,可以在检测容器1的内部设置一个竖直的隔板从而实现将检测容器1分隔形成取样仓2和检测仓3,即通过竖直的隔板将检测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容器,所述检测容器内部设置有左侧的取样仓和右侧的检测仓,所述取样仓从上向下分隔形成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反应容器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打开阀,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部均设置有真空泵,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部均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检测仓相连通;/n所述检测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反应容器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检测仓内部设置有粘度检测器和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检测仓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多个环形的清洗管,各所述清洗管均沿所述检测仓的内壁周向进行设置,所述清洗管上设置有清洗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容器,所述检测容器内部设置有左侧的取样仓和右侧的检测仓,所述取样仓从上向下分隔形成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分别通过连通管与反应容器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打开阀,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部均设置有真空泵,所述上取样室、中取样室和下取样室的侧部均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检测仓相连通;
所述检测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反应容器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检测仓内部设置有粘度检测器和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检测仓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多个环形的清洗管,各所述清洗管均沿所述检测仓的内壁周向进行设置,所述清洗管上设置有清洗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清洗管沿所述检测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清洗管之间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树脂合成在线粘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清洗管上均设置有多个清洗喷头,且从所述检测仓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吴泽凯洪昭武汪利华谭卫东李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徽州康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