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热利用装置及蒸汽生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13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热利用装置及蒸汽生成系统,提供一种蒸汽生成系统,蒸汽生成系统包括蒸汽主管道及废热利用装置,蒸汽主管道用于传输吹扫蒸汽,其中,废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循环水罐、循环水泵及吸真空组件,换热器和循环水罐通过管道相连形成循环水回路,循环水泵连接于管道以驱动管道内的水运动,吸真空组件设置于循环水罐的顶部且与循环水罐连通,吸真空组件用于降低循环水罐内的压强并将循环水罐内的蒸汽输出,吸真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蒸汽主管道。本方案可以利用用过的吹扫蒸汽中的热量加热水,并产生新的蒸汽,能节约蒸汽且不用水塔将蒸汽降温,同时节约电耗,提高蒸汽热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热利用装置及蒸汽生成系统
本技术属于食用油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废热利用装置及蒸汽生成系统。
技术介绍
食用油加工物理精炼工段需用蒸汽吹扫白土过滤板片,对于使用后的吹扫蒸汽,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方式是将这部分吹扫蒸汽通入脱色真空系统,通过凉水塔降温或用冷冻机降温,还有一种方式是将该吹扫蒸汽通过换热器加热水,然后热水用于工艺用水或清洗设备。然而对于物理精炼工段来说,相关技术中的处理方式存在增加工艺电耗或者蒸汽热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经济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热利用装置及蒸汽生成系统,可以利用用过的吹扫蒸汽中的热量加热水,并产生新的吹扫蒸汽,能节约电能,提高蒸汽热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循环水罐、循环水泵及吸真空组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循环水罐通过管道相连形成循环水回路,所述循环水泵连接于所述管道以驱动管道内的水运动,所述吸真空组件设置于所述循环水罐的顶部且与所述循环水罐连通,所述吸真空组件用于降低所述循环水罐内的压强并将所述循环水罐内的蒸汽输出。进一步地,所述吸真空组件采用文丘里管。进一步地,所述废热利用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循环水罐内。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罐的顶部开设入水口,所述入水口连通补水管道。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道处设置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阀门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当前液位信号进行通断。进一步地,所述阀门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当前液位信号进行通断,包括:当所述当前液位信号低于低液位阈值时,所述阀门打开;当所述当前液位信号高于高液位阈值时,所述阀门关闭。进一步地,所述废热利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循环水罐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吸真空组件信号连接,所述吸真空组件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当前温度信号进行吸真空操作。进一步地,所述吸真空组件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当前温度信号进行吸真空动作,包括:当所述当前温度信号高于高温阈值时,所述吸真空组件进行吸真空动作;当所述当前温度信号低于低温阈值时,所述吸真空组件停止吸真空动作。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蒸汽生成系统,包括蒸汽主管道及如上任意一种所述的废热利用装置,所述蒸汽主管道用于传输吹扫蒸汽,所述吸真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蒸汽主管道。本技术中废热利用装置及蒸汽生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换热器设置于废热排放处,可以是白土过滤板片的蒸汽吹扫工序的后端,循环水泵可以将循环水罐内的水驱动到换热器处,从而在该处吸热,吸热后的水流回到循环水罐内,从而使热量转移到循环水罐的水中,水温升高后,通过吸真空组件可以降低循环水罐内的压强,使得循环水罐内的水变为蒸汽并通过吸真空组件输出,输出的蒸汽并入到蒸汽生成系统中,继续用于白土过滤板片的蒸汽吹扫。本方案可以利用用过的吹扫蒸汽中的热量加热水,并产生新的吹扫蒸汽,能节约蒸汽且不用水塔将蒸汽降温,同时节约电耗,提高蒸汽热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应用了废热利用装置的蒸汽生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00、蒸汽主管道;1、换热器;2、循环水罐;3、循环水泵;4、吸真空组件;5、补水管道;51、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蒸汽生成系统,其中的蒸汽用于食用油加工物理精炼工段中对白土过滤板片的吹扫,蒸汽生成系统包括蒸汽主管道100及废热利用装置,蒸汽主管道100用于传输吹扫蒸汽,其中,废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1、循环水罐2、循环水泵3及吸真空组件4,换热器1和循环水罐2通过管道相连形成循环水回路,循环水泵3连接于管道以驱动管道内的水运动,吸真空组件4设置于循环水罐2的顶部且与循环水罐2连通,吸真空组件4用于降低循环水罐2内的压强并将循环水罐2内的蒸汽输出,吸真空组件4的输出端连接于蒸汽主管道100。换热器1设置于废热排放处,可以是白土过滤板片的蒸汽吹扫工序的后端,循环水泵3可以将循环水罐2内的水驱动到换热器1处,从而在该处吸热,吸热后的水流回到循环水罐2内,从而使热量转移到循环水罐2的水中,水温升高后,通过吸真空组件4可以降低循环水罐2内的压强,使得循环水罐2内的水变为蒸汽并通过吸真空组件4输出,输出的蒸汽并入到蒸汽生成系统中,继续用于白土过滤板片的蒸汽吹扫。本方案可以利用用过的吹扫蒸汽中的热量加热水,并产生新的吹扫蒸汽,能节约蒸汽且不用水塔将蒸汽降温,同时节约电耗,提高蒸汽热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性。在本实施例中,吸真空组件4采用文丘里管。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蒸汽主管道100内的蒸汽气压为3bar,文丘里管的压强输入端输入9bar的蒸汽,通过文丘里管可以使循环水罐2内压强减小,从而使其中的热水蒸发成蒸汽,并且形成的蒸汽可以与文丘里管的压强输入端输入的蒸汽一起并入到蒸汽主管道100中,提高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真空组件4也可以采用抽风机等机构,只要能将循环水罐2内的压强减小并将产生的蒸汽输出即可,在此并不做限制。蒸汽主管道100内蒸汽压强和文丘里管的压强输入端输入蒸汽的压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只要能保证循环水罐2内的蒸汽能够并入到蒸汽主管道100内即可。废热利用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循环水罐2内,循环水罐2的顶部开设入水口,入水口连通补水管道5,补水管道5处设置阀门51,阀门51与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阀门51根据液位传感器的当前液位信号进行通断。当前液位信号低于低液位阈值时,阀门51打开,从而使水补充到循环水罐2内;当前液位信号高于高液位阈值时,阀门51关闭。低液位阈值和高液位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低液位阈值可以设置为10%、15%、20%等等,高液位阈值可以设置为80%、85%、90%等等。废热利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循环水罐2内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吸真空组件4信号连接,吸真空组件4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当前温度信号进行吸真空操作。当前温度信号高于高温阈值时,吸真空组件4进行吸真空动作;当前温度信号低于低温阈值时,吸真空组件4停止吸真空动作。低温阈值和高温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低温阈值可以设置为80℃、85℃等,高温阈值可以设置为90℃、95℃等。通过本方案的废热利用装置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废热并将废热转化为高价值蒸汽进行使用,并且可以自动控制,无外排废热,更为环保。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循环水罐(2)、循环水泵(3)及吸真空组件(4),所述换热器(1)和所述循环水罐(2)通过管道相连形成循环水回路,所述循环水泵(3)连接于所述管道以驱动管道内的水运动,所述吸真空组件(4)设置于所述循环水罐(2)的顶部且与所述循环水罐(2)连通,所述吸真空组件(4)用于降低所述循环水罐(2)内的压强并将所述循环水罐(2)内的蒸汽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循环水罐(2)、循环水泵(3)及吸真空组件(4),所述换热器(1)和所述循环水罐(2)通过管道相连形成循环水回路,所述循环水泵(3)连接于所述管道以驱动管道内的水运动,所述吸真空组件(4)设置于所述循环水罐(2)的顶部且与所述循环水罐(2)连通,所述吸真空组件(4)用于降低所述循环水罐(2)内的压强并将所述循环水罐(2)内的蒸汽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真空组件(4)采用文丘里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热利用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循环水罐(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罐(2)的顶部开设入水口,所述入水口连通补水管道(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道(5)处设置阀门(51),所述阀门(51)与所述液位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阀门(51)根据所述液位传感器的当前液位信号进行通断。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朝军李静李晓峰熊金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德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