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地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42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3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滑地面结构,其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有承载混凝土层,所述承载混凝土层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相邻所述凸起之间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内设置有防滑层,述防滑层内设置有毛细孔。本申请具有增加地面防滑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地面结构
本申请涉及地面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滑地面结构。
技术介绍
地面通常由基层和面层两部分构成,地面结构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地面主要为瓷砖或者混凝土。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地面往往容易积水,积水的路面比较滑,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行走在地面的人员容易摔跤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积水的路面比较滑,导致行走在地面的人员容易摔跤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滑地面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滑地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滑地面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有承载混凝土层,所述承载混凝土层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相邻所述凸起之间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内设置有防滑层,述防滑层内设置有毛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载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凸起,相邻凸起之间形成防滑槽,凸起使地面变粗糙;防滑层设置毛细孔,当地面有水时,毛细孔会被水填满,当脚底或鞋底通过防滑层上表面时,水受压从毛细孔内挤出从而使毛细孔内呈真空状态,脚底接触时能形成物理吸盘作用,增大了地面与脚底的静摩擦系数,增加了地面的防滑能力。优选的,所述毛细孔内设置有高分子水性聚合物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分子水性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其能使原有的毛细孔变大,从而加强脚底踩在防滑层上时产生物理吸盘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地面的防滑能力。优选的,所述凸起端部设置有耐磨槽,所述耐磨槽内设置有耐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起表面设置有耐磨槽,在耐磨槽内设置耐磨层,一方面可以提高承载混凝土层的耐磨性能,另一方面,耐磨层间隔设置在凸起的表面,与铺设一层完整的耐磨层相比,节省了耐磨材料的成本。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耐磨层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一方面防止耐磨层表面积水,另一方面提高脚底踩在地面上的舒适感。优选的,所述基层包括粗石混凝土层和细石混凝土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层设置在粗石混凝土层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细石混凝土层浇筑在粗石混凝土层上,使混凝土层更加紧实,整体基层更加坚固。优选的,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上表面设置有界面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界面剂层能将混凝土的大孔洞填实,提高混凝土的吸附性能。优选的,所述界面剂层上表面设置有骨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料层的设置有利于改善地面的平整度,有利于承载混凝土层的铺设。优选的,所述防滑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污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污层的设置,能够减少污秽进入防滑层的毛细孔内,减小毛细孔堵塞的概率。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承载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凸起,相邻凸起之间形成防滑槽,凸起使地面变粗糙,增加了地面的防滑能力,防滑层的设置能减少地面上的积水,减少积水对地面的润滑作用;通过在毛细孔内设置有高分子水性聚合物材料,高分子水性聚合物材料将水吸入,当脚底或鞋底通过防滑层上表面时,水受压从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中挤出使毛细孔内呈真空状态,抑制水膜形成对地面的润滑作用,消除水膜的润滑作用,增强摩擦力,与脚底接触时能形成物理吸盘作用;在凸起表面设置有耐磨槽,在耐磨槽内设置耐磨层,一方面可以提高承载混凝土层的耐磨性能,另一方面,耐磨层间隔设置在凸起的表面,与铺设一层完整的耐磨层相比,节省了耐磨材料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防滑地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层;2、界面剂层;3、骨料层;4、承载混凝土层;5、防滑层;6、防污层;7、耐磨层;8、凸起;9、防滑槽;10、耐磨槽;11、粗石混凝土层;12、细石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滑地面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粗石混凝土层11、细石混凝土层12、界面剂层2、骨料层3、承载混凝土层4、防滑层5、防污层6和耐磨层7。细石混凝土层12和粗石混凝土层11作为基层1,通过将细石混凝土层12浇筑在粗石混凝土层11上,使整个混凝土层更加紧实,整体基层1更加坚固。界面剂层2设置在细石混凝土层12上表面,界面剂层2能将混凝土的大孔洞填实,提高混凝土的吸附性能,本实施中,界面剂层2由水性环氧漆制成。骨料层3设置在界面剂层2上表面,骨料层3的设置有利于改善地面的平整度,进而有利于承载混凝土层4的铺设,本实施中,骨料层3为有机水泥自流平层。承载混凝土层4设置在界面剂层2上表面,将其作为地面的表层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在承载混凝土层4上设置有凸起8,凸起8使地面变粗糙,增加了地面的防滑能力,在凸起8表面设置有耐磨槽10,在耐磨槽10内设置耐磨层7,耐磨层7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用于提高地面的耐磨性能,本实施例中,耐磨层7由耐磨橡胶制成。相邻凸起8之间形成防滑槽9,防滑层5设置在防滑槽9内,防滑层5设置有毛细孔,当脚底或鞋底通过防滑层5上表面时,水受压从毛细孔挤出从而使毛细孔呈真空状态,与脚底接触时能形成物理吸盘作用,提高地面的防滑效果,高分子水性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其能使原有的毛细孔变大,从而加强脚底踩在防滑层上时产生物理吸盘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地面的防滑能力。本实施例中,高分子水性聚合物材料由防滑剂涂在防滑层5上之后滞留在毛细孔内。防污层6设置在防滑层5上方,防污层6能够减少污秽进入防滑层5的毛细孔内,减小毛细孔堵塞的概率。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滑地面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基层1、界面剂层2和骨料层3,有利于提高承载混凝土层4的承载性能,在承载混凝土层4上设置有凸起8,凸起8使地面变粗糙,增加了地面的防滑能力,在凸起8表面设置有耐磨槽10,在耐磨槽10内设置耐磨层7,耐磨层7上表面设置为圆弧状,用于提高地面的耐磨性能,相邻凸起8之间设置有防滑层5,防滑层5的设置能对脚底产生物理吸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地面的防滑能力。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地面结构,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有承载混凝土层(4),所述承载混凝土层(4)上设置有若干凸起(8),相邻所述凸起(8)之间设置有防滑槽(9),所述防滑槽(9)内设置有防滑层(5),所述防滑层(5)内设置有毛细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地面结构,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有承载混凝土层(4),所述承载混凝土层(4)上设置有若干凸起(8),相邻所述凸起(8)之间设置有防滑槽(9),所述防滑槽(9)内设置有防滑层(5),所述防滑层(5)内设置有毛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孔内设置有高分子水性聚合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8)端部设置有耐磨槽(10),所述耐磨槽(10)内设置有耐磨层(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尤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