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40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高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板、下夹板以及两个上夹板;所述角度调节板以可旋转并可锁定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的上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固设有下夹板,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设于角度调节板的上表面,两个上夹板以可水平调节相对间距、竖直调节高度的方式安装在下夹板的上方,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设工型轨的夹持空间。上述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坡度的安装地面、不同高度的安装需求以及满足不同宽度的临时走行轨安装要求,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支撑
,具体涉及一种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架设临时走行轨,架设临时走行轨需要用支撑件支撑,而且支撑件可以自由调节高度和调节底部的角度。目前施工过程中,都是直接通过垫块或者垫片进行支撑,但是这种情况都需要保证在放置垫块或垫片底部的地面平整。但实际上,由于临时架设轨道地的地面情况不同,无法保证地面的平整度,导致操作的时候非常不便。对此,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一种临时走行轨道支撑件(申请号CN2015205427592),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部与水平板固定,所述水平板的下方设有调节板;所述水平板的一端与调节板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与调节板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套管,水平板顶部对应于套管设有支撑管,所述套管和支撑管匹配固定连接。上述临时走行轨道支撑件实际是一种能够适应各种不平地形的支撑件,其临时走行轨支撑面为平整板面,需要配合其他组件固定临时走行轨,使得临时走行轨道支撑件使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通过设置下夹板和上夹板,能够在适用各种不平地形的条件下,有效固定临时走行轨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高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板、下夹板以及两个上夹板;所述角度调节板以可旋转并可锁定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的上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固设有下夹板,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设于角度调节板的上表面,两个上夹板以可水平调节相对间距、竖直调节高度的方式安装在下夹板的上方,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设工型轨的夹持空间。上述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坡度的安装地面、不同高度的安装需求以及满足不同宽度的临时走行轨安装要求,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夹板宽度方向中心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沿下夹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调距孔,所述上夹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通过穿设条形调距孔、通孔的压紧螺杆螺母组合连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条形调距孔最大调节长度为20mm。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两个条形调距孔之间的长度为500mm或600mm或700mm。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两块上夹板的下表面相近的侧部均向上凹陷形成夹持凹面,两块上夹板的下表面相背的侧部均向下凸出形成支撑凸面。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支撑筒和高度调节螺杆,所述支撑筒固设于角度调节板的上表面,所述高度调节螺杆的上端固设于下夹板下表面的中心,所述支撑筒具有与高度调节螺杆螺纹配合且用于调节高度的内螺纹。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角度锁紧螺杆、第一销轴、第二销轴以及角度锁紧螺母;所述固定座包括座板和垂直固设于座板上表面且相互平行的两块侧板,两个侧板的两侧部分别开设有同轴的铰接孔,所述角度调节板下表面的一侧部设置有与侧板配合且具有铰接孔的侧耳,所述侧耳与侧板通过穿设侧耳铰接孔、侧板一侧铰接孔的第一销轴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板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二销轴可转动穿设于侧板另一侧部的铰接孔,所述角度锁紧螺杆的下端与第二销轴的中心固接,所述角度锁紧螺杆的上端穿设调节孔并与角度锁紧螺母配合连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座板的边角处开设有多个固定孔。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板与支撑筒一体连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夹板与高度调节螺杆一体连接。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支撑临时走行轨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下夹板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中高度调节螺杆和下夹板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固定座1、座板101、侧板102、固定孔103、角度调节板2、侧耳201、调节孔202、支撑筒3、高度调节螺杆4、下夹板5、条形调距孔501、上夹板6、通孔601、夹持凹面602、支撑凸面603、角度锁紧螺杆7、第一销轴8、第二销轴9、角度锁紧螺母10、工型轨11、压紧螺杆螺母组合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1、高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板2、下夹板5以及两个上夹板6。如图1所示,角度调节板2以可旋转并可锁定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1的上部,固定座1可安装在不同坡度的地面,通过旋转并锁定角度调节板2,使角度调节板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以便于固定工型轨11;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固设有下夹板5,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设于角度调节板2的上表面,通过控制高度调节组件可改变下夹板5的高度,进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安装需求,两个上夹板6以可水平调节相对间距、竖直调节高度的方式安装在下夹板5的上方,上夹板6与下夹板5之间形成用于夹设工型轨11的夹持空间,工型轨11下部的两侧部压持在夹持空间内,实现上夹板6与下夹板5相配合对工型轨11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安装时,首先,将固定座1固定在坡面或平整面上,通过旋转并锁定角度调节板2,使角度调节板2处于水平状态;之后,调节高度调节组件的高度,使下夹板5上升或下降至合适的高度;最后,调节上夹板6,使工型轨11下部的两侧部压持在上夹板6与下夹板5之间,实现对工型轨11的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坡度的安装地面,满足不同高度的安装需求以及满足不同宽度的临时走行轨安装,其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夹板6的中心开设有通孔601,如图4所示,下夹板5宽度方向中心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沿下夹板5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调距孔501,如图2所示,上夹板6与下夹板5通过穿设条形调距孔501、通孔601的压紧螺杆螺母组合12连接,固定临时走行轨时,旋松压紧螺杆螺母组合12中的螺母,移动上夹板6,使两个上夹板6之间形成适合工型轨11下部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条形调距孔501最大调节长度优选20mm,两个条形调距孔501之间的长度为500mm或600mm或700mm,这样可根据需求加工最佳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为避免上夹板6一端压制工型轨11,另一端悬空,优选地,两块上夹板6的下表面相近的侧部均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高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板(2)、下夹板(5)以及两个上夹板(6);/n所述角度调节板(2)以可旋转并可锁定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1)的上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固设有下夹板(5),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设于角度调节板(2)的上表面,两个上夹板(6)以可水平调节相对间距、竖直调节高度的方式安装在下夹板(5)的上方,所述上夹板(6)与下夹板(5)之间形成用于夹设工型轨(11)的夹持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高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板(2)、下夹板(5)以及两个上夹板(6);
所述角度调节板(2)以可旋转并可锁定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座(1)的上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固设有下夹板(5),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设于角度调节板(2)的上表面,两个上夹板(6)以可水平调节相对间距、竖直调节高度的方式安装在下夹板(5)的上方,所述上夹板(6)与下夹板(5)之间形成用于夹设工型轨(11)的夹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5)宽度方向中心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沿下夹板(5)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调距孔(501),所述上夹板(6)的中心开设有通孔(601),所述上夹板(6)与下夹板(5)通过穿设条形调距孔(501)、通孔(601)的压紧螺杆螺母组合(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调距孔(501)最大调节长度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条形调距孔(501)之间的长度为500mm或600mm或7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上夹板(6)的下表面相近的侧部均向上凹陷形成夹持凹面(602),两块上夹板(6)的下表面相背的侧部均向下凸出形成支撑凸面(6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走行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翘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