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40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包括撑杆本体,该撑杆本体包括套管以及螺纹配合在套管两端的螺杆,还包括撑头,所述撑头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间隔设置,在两个连接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螺杆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杆的端部插入两个连接座之间、并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撑头,撑杆本体两端的螺杆通过螺栓连接在撑头上,通过调节螺栓,可以调整撑杆本体与撑头之间的连接状态,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通用性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施工管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
本技术涉及轨排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
技术介绍
在轨排施工中常常会用到支撑杆。如组装轨排时,支撑于两钢轨之间,用以约束或扩张轨距;或支撑在轨排的左右两侧;或用于支撑轨排模板。现有的支撑杆通用性较差,如公开号为CN10467461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施工用轨距撑杆,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套管,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设置外螺纹,套管内设置内螺纹,套管分别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安装第一卡件,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安装第二卡件,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均为U型,第二卡件上开设通孔,通孔上安装套筒,套筒内设置螺杆,螺杆与套筒配合;在使用时,该撑杆通过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与对应侧的轨排配合,实现对轨排的约束作用;但是由于其连接杆与卡件是固定连接结构,其仅能用于轨排内撑,无法用于轨排左右及模板支撑,通用性差,给施工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包括撑杆本体,该撑杆本体包括套管以及螺纹配合在套管两端的螺杆,还包括撑头,所述撑头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间隔设置,在两个连接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螺杆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杆的端部插入两个连接座之间、并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伸缩套,该伸缩套套设在撑杆本体的两端、且覆盖在螺杆上。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端固定有螺母,该螺母设有内螺纹,沿所述螺杆长度方向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通过其外螺纹与套管两端的内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管两端的螺母为正反丝螺母,所述套管两端的螺杆为正反丝螺杆。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螺栓为外六角螺栓。优选的,所述螺母为外六角螺母。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长度为800mm。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长度为450mm。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螺纹段长度为410mm。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螺杆结构示意图。其中,撑杆本体1、套管11、螺母111、通孔112、螺杆12、撑头2、底座21、连接座22、螺栓3、伸缩套4。具体实施方式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参见图1和图3,本申请一种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包括撑杆本体1,该撑杆本体1包括套管11以及螺纹配合在套管11两端的螺杆12,还包括撑头2,所述撑头2包括底座21以及固定在底座21上的两个连接座22,两个连接座22间隔设置,在两个连接座2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螺杆1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杆12的端部插入两个连接座22之间、并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3连接。套管11为中空的管体结构,螺杆12为两根,分别为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的一端与套管11的对应端螺纹连接、并可伸入套管11内,其另一端通过螺栓3连接在对应端的撑头2上;第二螺杆的一端与套管11的对应端螺纹连接、并可伸入套管11内,其另一端通过螺栓3连接在对应端的撑头2上。两个连接座2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21上,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底座21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本申请通过设置撑头2,撑头2包括底座21以及固定在底座21上的两个连接座22,两个连接座22间隔设置,在两个连接座2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另一端插入对应端的两个连接座22之间,并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3连接,两个连接座22之间的间隔可设置为与螺杆12插入端厚度对应的尺寸,通过调节螺栓3,可以调整撑杆本体1与撑头2之间的连接状态,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通用性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施工管理工作。参见图2,优选的,还包括伸缩套4,该伸缩套4套设在撑杆本体1的两端、且覆盖在螺杆12上。伸缩套4为具有风琴褶结构的可伸缩保护套,其材质可以为塑料、硅胶或铝。伸缩套4的一端套设在套筒两端,另一端套设在螺杆12的另一端,将螺杆12外露部分完全覆盖。由于伸缩套4为风琴褶结构,其可根据螺杆12外露部分的长短进行调节,以完全覆盖在螺杆12上。通过在撑杆本体1的两端设置伸缩套4,其对螺杆12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在教主混泥土时损坏螺杆12。在套管11的两端固定设有螺母111,该螺母111设有内螺纹,沿所述螺杆12长度方向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12通过其外螺纹与套管11两端的内螺纹连接。螺母111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套管11的两端,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固定在套管11的两端。为了便于调节,套管11两端的螺母111为正反丝螺母111,即套管11的一端设置的是正丝螺母111,另一设置的是反丝螺母111;对应的,所述套管11两端的螺杆12为正反丝螺杆12,即与正丝螺母111对应的一端为正丝螺杆12,与反丝螺母111对应的一端为反丝螺杆12。通过转动套管11,可使其两端的螺杆12旋进或旋出。在套管1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2,通过该通孔112,可插入调节工具转动套管11,以调节撑杆本体1的长度。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螺杆12和撑头2的螺栓3为外六角螺栓3;固定在套管11两端的螺母111为外六角螺母111。套管11的长度为800mm,其中螺母111的长度为40mm;螺杆12的长度为450mm,其中,螺纹段为410mm,光杆段为40mm,在于撑杆连接时,光杆段插入撑头2的两个连接座22之间。本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可支撑在轨排的两钢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包括撑杆本体(1),该撑杆本体(1)包括套管(11)以及螺纹配合在套管(11)两端的螺杆(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撑头(2),所述撑头(2)包括底座(21)以及固定在底座(21)上的两个连接座(22),两个连接座(22)间隔设置,在两个连接座(2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螺杆(1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杆(12)的端部插入两个连接座(22)之间、并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包括撑杆本体(1),该撑杆本体(1)包括套管(11)以及螺纹配合在套管(11)两端的螺杆(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撑头(2),所述撑头(2)包括底座(21)以及固定在底座(21)上的两个连接座(22),两个连接座(22)间隔设置,在两个连接座(2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螺杆(1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杆(12)的端部插入两个连接座(22)之间、并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螺栓(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套(4),该伸缩套(4)套设在撑杆本体(1)的两端、且覆盖在螺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轨排施工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的两端固定有螺母(111),该螺母(111)设有内螺纹,沿所述螺杆(12)长度方向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12)通过其外螺纹与套管(11)两端的内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翘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