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14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脉码器连接在支架外端安装面上,支架的里端安装面与电机固连,电机的转子轴尾端同轴连接有过渡轴,所述的过渡轴向至脉码器孔腔悬伸的轴段上套设有轴套,轴套与悬伸的轴段同芯布置且轴向构成位移可调的锁紧配合。上述方案中的过渡轴作为与电机转轴连接的部件同时又要与脉码器孔腔配合,既要保证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同芯度,又要满足与脉码器孔腔配合要求,其采用的过渡轴加设轴套的方案,可以确保上述连接和配合两方面精度要求,所以即使出现脉码器因故障而更换时,也可以事先精确测量脉码器孔腔的尺寸精度而提供适配的轴套,再结合调节轴套在悬伸的轴段螺接位置并加以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的卡尔多炉旋转驱动装置,具体讲就是驱动电机的脉码器或称编码器的适配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的卡尔多炉是常见设备,其工作于炉罩内高温、粉尘、熔体喷溅及热辐恶劣工况条件下,旋转电机采用ABB,脉码器或称编码器是sick品牌,因厂家的脉码器产品停产改型,先后采用了其它厂家脉码器产品,都无法正常工作,一周内多次出现跳车或数据失真故障严重影响卡尔多炉正常生产,采用同类型莱纳林德的RHI-593脉码器,使用过程中脉码器弹性连接片底脚开裂、断裂仍然频繁,故障率导致电机失速,电流波动增大,速度不能控制调节,多次与外方专家技术人员交流,进行多次调试和相关模拟试验但脉码器故障问题未取得实质性改变,每月停产4~5次检查,每月须更换4台脉码器,导致停产检修时间5~6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适用于不同厂家的脉码器连接、提高通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脉码器连接在支架外端安装面上,支架的里端安装面与电机固连,电机的转子轴尾端同轴连接有过渡轴,所述的过渡轴向至脉码器孔腔悬伸的轴段上套设有轴套,轴套与悬伸的轴段同芯布置且轴向构成位移可调的锁紧配合。上述方案中的过渡轴作为与电机转轴连接的部件同时又要与脉码器孔腔配合,既要保证与电机转轴连接的同芯度,又要满足与脉码器孔腔配合要求,其采用的过渡轴加设轴套的方案,可以确保上述连接和配合两方面精度要求,所以即使出现脉码器因故障而更换时,也可以事先精确测量脉码器孔腔的尺寸精度而提供适配的轴套,再结合调节轴套在悬伸的轴段螺接位置并加以锁定,确保其与脉码器的高精度适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拆卸了脉码器及其支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图;图4是专利技术中脉码器及其支架、过渡轴的装配结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脉码器10连接在支架20外端安装面上,支架20的里端安装面与电机1固连,电机1的转子轴2尾端同轴连接有过渡轴30,所述的过渡轴30向至脉码器10孔腔悬伸的轴段31上套设有轴套40,轴套40与悬伸的轴段31同芯布置且轴向构成位移可调的锁紧配合。上述方案中,脉码器10通过支架20实施固定,支架20再与电机1的机座或端盖实施连接,如此将脉码器10与电机1之间的位置固定下来,并使其处在与电机1的转子轴2适配的位置处。支架20可以选用П形或称几字形截面的结构,支架20的里端有外置的翻边21构成的安装面与电机1的端盖相连,支架20外端的环形板状的安装面22用来连接固定脉码器10且环形板面中部的孔部供过渡轴30,上述支架20的里端外置的翻边21构成的安装面与外端的环形板状的安装面22的边沿处有连接支撑连接板23相连以此保证脉码器10与电机1的转子轴2的端面及电机1的端盖之间保持适当间距,以避免电机工作的热量累加到原本就处在高温环境中的传递到脉码器10上,同时为过渡轴30的具体结构预留容纳空间。结合附图,过渡轴30的里段32与电机1的转子轴2尾端的轴向定位孔2a同芯插置配合。该结构就是确保过渡轴30的里段32与电机1的转子轴2实现精确的同芯布置,因为电机1的转子轴2尾端的轴向定位孔2a的孔芯保持与其轴芯的同芯度或称同轴度,过渡轴30的里段32插置于其中,过渡轴30与电机1的转子轴2的同轴度即可得到保证,一般来讲两者之间选用过渡配合即可。更为优选的方案是过渡轴30中部为圆盘33,其内侧的里段32与电机1的转子轴尾端的轴向定位孔2a同芯插置配合,外侧的悬伸的轴段31上有外螺纹311、轴端有向圆盘33所在侧延伸的螺纹孔312,轴套40的内螺纹管段螺接在外螺纹311上,锁紧螺钉50与螺纹孔312配合且锁紧螺钉50的钉头51锁紧在轴套40外端部位。上述方案中,圆盘33的设置保证了过渡轴30插置于电机1的转子轴2的尾端的轴向定位孔2a内的轴向深度,即保证了过渡轴30与电机1的转子轴2之间的轴向限位。所述的锁紧螺钉50的钉头51锁紧在轴套40外端缩颈孔的外侧台阶面处。轴套40外端设置为缩颈孔形状,为锁紧螺钉50的钉头51锁紧提供了压置部位,锁紧螺钉50可选用内六角或十字头或梅花头螺钉以方便拧紧操作,同时又在轴套40外端形成了容纳螺钉头51的沉孔部位,进而避免了钉头51外露的情况。圆盘33的周向间隔布置连接孔331,连接孔331平行于轴芯方向,连接螺栓自连接孔331处穿置通过并连接至电机1的转子轴2的尾端端面上的连接孔上。在圆盘33上布置连接孔331用来连接螺栓以实现过渡轴30与电机1的转子轴2的可靠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脉码器同一规格型号的不同厂家产品的内孔直径即便是相同厂家的产品亦存在的精度误差而难以适配的问题,并且配合面轴向长度的精度细微差异存在的问题被本专利技术一并解决,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工况条件恶劣、温差大,线膨胀量大、配合公差变化以及预应力增加、变形量大的脉码器的适配场合,本专利技术中的轴套40与过渡轴30之间的拆分式、可调式的连接构造极为有效地解决了脉码器更换时的适配问题,并且经12个月连续使用验证其工作正常,未出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配结构导致的脉码器损毁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新购买的脉码器,需要对其孔径和孔深精确测量,选用外径尺寸合适的轴套40,并调节轴套40与过渡轴30之间的轴向配合长度且给予锁定。为确保提供适配的备件,可以对新购的脉码器的孔径和孔深精确测量,选备满足配合要求的轴套40与其配对以备更换之用,一旦出现高温等环境因素损毁脉码器的电器元件的情况,可以直接更换上事先配对好的轴套40和脉码器,过渡轴30则无需拆除更换,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维修的时效性。对申请人现有生产规模进行初步计算,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年度经济效益至少包括:备件费为15万元(4*12*0.3);检修费用为40.8万元(4*12*0.85);检修停产损失年200万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脉码器(10)连接在支架(20)外端安装面上,支架(20)的里端安装面与电机(1)固连,其特征在于:电机(1)的转子轴(2)尾端同轴连接有过渡轴(30),所述的过渡轴(30)向至脉码器(10)孔腔悬伸的轴段(31)上套设有轴套(40),轴套(40)与悬伸的轴段(31)同芯布置且轴向构成位移可调的锁紧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脉码器(10)连接在支架(20)外端安装面上,支架(20)的里端安装面与电机(1)固连,其特征在于:电机(1)的转子轴(2)尾端同轴连接有过渡轴(30),所述的过渡轴(30)向至脉码器(10)孔腔悬伸的轴段(31)上套设有轴套(40),轴套(40)与悬伸的轴段(31)同芯布置且轴向构成位移可调的锁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码的适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轴(30)的里段(32)与电机(1)的转子轴(2)尾端的轴向定位孔(2a)同芯插置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码器的适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轴(30)中部为圆盘(33),其内侧的里段(32)与电机(1)的转子轴尾端的轴向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池舟崔平孙先如罗小斌卢鹏何后闩周正大葛振雄吴文翀
申请(专利权)人: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