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469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包括:金属带材首尾拼接的O型连接圈,O型连接圈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辊缝调节电机的连接轴,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编码器的连接轴;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柔性联轴装置与刚性联轴器相比,具有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同轴度问题造成编码器损坏、辊缝数值调节不准确的情况,其具有简单可靠、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板带轧制技术领域中的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柔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
本技术涉及板带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
技术介绍
中空钢轧机辊缝调节电机采用的是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反馈电机所转圈数,并根据圈数算出辊缝开度,根据开度大小来调节电机,来达到闭环精准调节,调节电机与编码器之间采用联轴器连接。传统的电机与编码器之间,采用的是刚性连接(如键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缺点是:在编码器与电机安装的同轴度不佳的情况下,很容易使编码器承受非轴向的应力,长时间使用会造成编码器损坏,从而造成编码器读数不准确;因此传统的刚性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安装误差造成联轴器疲劳损坏,如果联轴器损坏就不能正确反馈辊缝值,一旦选用错误的辊缝进行轧制会造成因辊缝不符导致的堆钢或轧断的情况,严重影响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编码器故障进行设备更换也是很大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现有的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之间的刚性轴联器容易因同轴度的问题导致编码器损坏、读数不准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包括:金属带材首尾拼接的O型连接圈,O型连接圈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辊缝调节电机的连接轴,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编码器的连接轴。可选的,金属带材的带首设有第一通孔,带尾设有第二通孔,金属带材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孔;当金属带材首尾拼接成O型连接圈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合形成第一连接孔。可选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为半圆形孔。可选的,还包括支架,支架一端用于固定在辊缝调节电机上,另一端用于固定在编码器上。可选的,金属带材为硅钢片。通过本技术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通过在金属带材首尾拼接的O型连接圈,O型连接圈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固定连接辊缝调节电机的连接轴,第二连接孔用于固定连接编码器的连接轴;利用金属带材形成带有弹性的O型圈作为联轴装置,即有柔韧性,对使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敏感度不强,不会因操作转动速度不均匀而影响精度;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扭转强度,具有稳定性好,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因为同轴度的问题对编码器产生任何损坏的特点,因此不会影响辊缝调节数据的精度。总的来说,与刚性联轴器相比,柔性的O型连接圈具有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为同轴度问题造成编码器损坏,辊缝数值调节不准确的情况,其具有简单可靠、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联轴装置使用的金属带材的展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联轴装置在拼接成O型后的顶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联轴装置在拼接成O型后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联轴装置在连接辊缝调节电机和编码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O型连接圈;11、金属带材;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二连接孔;2、辊缝调节电机;21、电机轴;22、电机连接轴;3、支架;4、编码器;41、编码器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技术中用到的各种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柔性联轴装置,参见图1~图3,包括:金属带材11首尾拼接的O型连接圈1,O型连接圈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14;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辊缝调节电机的连接轴,第二连接孔14用于连接编码器的连接轴。具体的,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或多或少的同轴度差异。本实施例通过使用金属带材11首尾拼接成O型连接圈1,并且O型连接圈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14,然后分别插入辊缝调节电机的连接轴和编码器的连接轴;可选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14分布在O型连接圈1在直径方向的两侧。之所以使用金属带材11制作联轴装置,是因为能够通过加工变形制成金属带材11的金属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还具有比橡胶、塑料等柔性材料更高的强度,从而提供了一种既具备一定柔韧性,又具有良好的抗扭转强度的柔性连接方案:一方面,柔性的联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不会因操作转动速度不均匀而影响同轴精度,或在同轴度发生改变后能够很快复原,也就是对操作速度、方向的变化敏感度不强;另一方面,良好的抗扭转强度能够提供良好的稳定性,相比于橡胶、塑料等柔性连接的方式,能够更有效的抗弯曲、扭转,从而减轻编码器服役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扭转应力,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对编码器产生任何损坏,进而不会影响编码器的数据精度。一种可选的结构如图1所示,金属带材11的带首设有第一通孔12,带尾设有第二通孔13,金属带材11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孔14;当金属带材11首尾拼接成O型连接圈1时,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重合形成第一连接孔。可选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14为半圆形孔。当连接孔为半圆形孔时,为了保证联轴装置上的电机连接轴和编码器连接轴的稳定连接,可选的,在应用时在连接轴的方向对O型连接圈1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其压成如图椭圆形状,从而保证电机或编码器的连接轴保持插入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14中的固定连接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机和编码器的同轴度,可选的,如图4所示,联轴装置还包括支架3,支架3一端用于固定在辊缝调节电机2上,另一端用于固定在编码器4上。本实施例中的联轴装置,金属带材11可选择硅钢片、不锈钢钢带、高强铝合金带或钛合金带,优选材质为硅钢片。联轴装置可选用抗拉强度≥300MPa,厚度≤2.0mm的金属带材11进行加工制造。在接下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附图4,对上述联轴装置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说明:辊缝调节电机2左侧的电机轴21与轧辊调节旋转轴连接,右侧的电机连接轴22与编码器连接轴41通过柔性O型连接圈1相连接,编码器4用支架3固定在电机的右侧,辊缝调节电机2与编码器4的位置尽可能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两轴之间通过O型连接圈1连接。O型连接圈1采用硅钢片制作;硅钢片上的半圆型开孔在联轴器两端,与电机连接轴22和编码器连接轴41尺寸相匹配,使用时将O型连接圈1压成如图4所示的椭圆形。通过本技术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通过在金属带材首尾拼接的O型连接圈,O型连接圈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金属带材首尾拼接的O型连接圈,所述O型连接圈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辊缝调节电机的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连接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辊缝调节电机与编码器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带材首尾拼接的O型连接圈,所述O型连接圈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辊缝调节电机的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连接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材的带首设有第一通孔,带尾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金属带材的中部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当所述金属带材首尾拼接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为征马柯李长龙李杰韩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