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698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包括电机、齿轮箱、刹车机构、钢管、电容和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所述的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支撑体、限位齿圈、双联传动齿杆、定位器支架、定位器、定位器盖板,所述的限位齿圈与电机驱动的卷管固定连接,所述双联传动齿杆一端的第一齿轮与限位齿圈啮合,另一端的第二齿轮与定位器上的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对卷管的位置进行记忆处理,并且与主控实现双向通信,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以应答方式来回应主控的指令,实现电机位置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
技术介绍
管状电机多用于电动卷帘门,现有管状电机在机械行程使用中,均需要安装限位器,传统的限位器利用机械式或者电子式的方式实现限位控制的目的,而机械式的限位结构通常在传动齿圈下设有齿杆,在齿杆的两侧分别有一个装在丝杆上的齿轮,且两根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当外筒带动传动齿圈转动时,传动齿圈带动齿杆、齿轮,两侧的齿轮转动时,在丝杆上顺着螺纹分别向两个方向运动,在丝杆的终端设有微动开关,齿轮运动到微动开关处,触动微动开关,通设设定齿轮与微动开关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限位的目的,其缺点是在运行过程中,其位置是通过齿轮与微动开关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的,该距离无法通过数字量化;电子式限位器是在马达轴上装有磁环或光栅,并在附近装有霍尔元件或光电传感器以检测转动的增量圈数,通过设置增量圈数来设置限位点,缺点是无法检测断电后产生的增量圈数,会对恢复供电后的增量圈数造成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包括电机、齿轮箱、刹车机构、钢管、电容和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所述的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包括底座、支撑体、限位齿圈、双联传动齿杆、定位器支架、定位器、定位器盖板,所述的限位齿圈与电机驱动的卷管固定连接,所述双联传动齿杆一端的第一齿轮与限位齿圈啮合,另一端的第二齿轮与定位器上的齿轮啮合。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体与钢管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体上开设有与双联传动齿杆相匹配的齿杆槽,所述齿杆槽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齿轮槽和第二齿轮槽,所述的第一齿轮槽与第一齿轮相匹配,所述的第二齿轮槽与第二齿轮相匹配。支撑体上开设齿杆槽,为双联传动齿杆的旋转提供支撑,而第一齿轮槽和第二齿轮槽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提供了有效的旋转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体与定位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器支架上安装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的外侧安装有定位器盖板。通过定位支架和定位器盖板对定位器进行准确的定位安装,不仅能够保证定位器上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准确啮合,而且对定位器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器盖板设有止口,与定位器支架连接,所述的定位器盖板上还设有信号针穿出口。信号针穿出口用于定位器信号线的走线。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齿圈内腔的一端设有内齿,与第一齿轮啮合,另一端的内孔与支撑体相对滑动旋转连接。限位齿圈内齿与内孔相结合的结构,不仅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形成了支撑体对限位齿圈的稳定支撑,保证限位齿圈旋转的稳定性。本技术采用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对卷管的位置进行记忆处理,并且与主控实现双向通信,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以应答方式来回应主控的指令,实现电机位置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绝对值行程定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包括电机1、齿轮箱2、刹车机构3、钢管4、电容5和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6,所述的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6包括底座61、支撑体62、限位齿圈63、双联传动齿杆64、定位器支架65、定位器66、定位器盖板67,所述的限位齿圈63与电机1驱动的卷管固定连接,所述双联传动齿杆64一端的第一齿轮68与限位齿圈63啮合,另一端的第二齿轮69与定位器66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的支撑体62与钢管4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体62上开设有与双联传动齿杆64相匹配的齿杆槽610,所述齿杆槽61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齿轮槽611和第二齿轮槽612,所述的第一齿轮槽611与第一齿轮68相匹配,所述的第二齿轮槽612与第二齿轮69相匹配。所述的支撑体62与定位器支架65固定,所述的定位器支架65上安装定位器66,所述定位器66的外侧安装有定位器盖板67。所述的定位器盖板67设有止口,与定位器支架65连接,所述的定位器盖板67上还设有信号针穿出口。所述限位齿圈63内腔的一端设有内齿,与第一齿轮68啮合,另一端的内孔与支撑体62相对滑动旋转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电机1驱动卷管转动的同时,限位齿圈63同步转动,限位齿圈63通过双联传动齿杆64带动定位器66上的齿轮转动,电机1旋转的角度最终可以在定位器66上体现和记忆,并且定位器66与主控双向通信,定位器66以应答方式来回应主控的指令,实现电机1位置的控制。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齿轮箱(2)、刹车机构(3)、钢管(4)、电容(5)和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6),所述的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6)包括底座(61)、支撑体(62)、限位齿圈(63)、双联传动齿杆(64)、定位器支架(65)、定位器(66)、定位器盖板(67),所述的限位齿圈(63)与电机(1)驱动的卷管固定连接,所述双联传动齿杆(64)一端的第一齿轮(68)与限位齿圈(63)啮合,另一端的第二齿轮(69)与定位器(66)上的齿轮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齿轮箱(2)、刹车机构(3)、钢管(4)、电容(5)和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6),所述的绝对值行程定位机构(6)包括底座(61)、支撑体(62)、限位齿圈(63)、双联传动齿杆(64)、定位器支架(65)、定位器(66)、定位器盖板(67),所述的限位齿圈(63)与电机(1)驱动的卷管固定连接,所述双联传动齿杆(64)一端的第一齿轮(68)与限位齿圈(63)啮合,另一端的第二齿轮(69)与定位器(66)上的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驱动天蓬帘的电子限位管状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62)与钢管(4)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体(62)上开设有与双联传动齿杆(64)相匹配的齿杆槽(610),所述齿杆槽(61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齿轮槽(611)和第二齿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道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湖州森富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