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13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顶模、模芯和底模,顶模和底模对合后,顶模、芯模和底模共同形成多个高压管模腔,顶模上设有多个注射孔,注射孔的上端连通顶模的顶面,注射孔下端连接对应的高压管模腔,流道板的下侧面设有多组流道组,流道板上设有多个进料孔,每组流道组包括四条第一流道,四条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均连接对应的进料孔,四条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均连接有两条第二流道,第二流道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的第二端连接注射孔,所有第一流道的长度相同,所有第二流道的长度相同。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高压管的成品质量,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是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采用注射模具来生产制作汽车高压管,在制作高压管时需要用到高压管注射模具,高压管注射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顶模、模芯和底模,为了保证生产效率,现有的高压管注射模具上都具较多的高压管模腔,每个高压管模腔位置均具有连通高压管模腔和顶模上端面的注射孔,而流道板上仅仅具有一个位于其中部的进料孔,流道板的下侧面具有较多的流道,一个进料孔通过流道连通所有的高压管模腔对应的注射孔。通过一个进料孔为所有高压管模腔提供橡胶原料,注射模具上各个位置的高压管模腔与进料孔之间的流道的长度不同,导致橡胶原料无法均匀地进入到各个高压管模腔,使高压管的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高压管的成品质量;位于注射模具的边缘的高压管模腔与进料孔之间的流道较长,会容纳较多的橡胶原料,会浪费较多的原材料,浪费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顶模、模芯和底模,所述顶模和底模对合后,所述顶模、芯模和底模共同形成多个独立且封闭的高压管模腔,所述顶模上设有多个注射孔,多个注射孔与多个高压管模腔一一对应,所述注射孔的上端连通顶模的顶面,所述注射孔下端连接对应的高压管模腔,所述流道板的下侧面设有多组流道组,所述流道板上设有多个进料孔,多个进料孔和多组流道组一一对应,每组所述流道组组包括四条第一流道,四条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均连接对应的进料孔,四条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均连接有两条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连接注射孔,所有所述第一流道的长度相同,所有所述第二流道的长度相同。进一步,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一流道的连接位置呈圆滑过渡。进一步,所述芯模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两侧对称固设有多根芯杆;所述顶模上设有第一容纳槽和多个第一模槽,多个第一模槽对称分布于第一容纳槽的两侧,多个第一模槽和多根芯杆一一正对;所述底模上设有第二容纳槽和多个第二模槽,多个第二模槽对称分布于第二容纳槽的两侧,多个所述第二模槽与多根芯杆一一正对。进一步,所述顶模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板,所述底模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一一正对,所述第二凸板的上侧面固设有缓冲弹簧。进一步,所述顶模上设有多根导向柱,所述底模上设有多个与导向柱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一一正对。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流道板上设置多个进料孔和多组流道组,每个进料孔为一组流道组提供橡胶原料,每组流道组通过四条第一流道和八条第二流道为八个高压管模腔提供橡胶原料,且每条第一流道的长度相同,每条第二流道的长度相同,使从一个进料孔进入的橡胶原料流入各个高压管模腔的路径长度相同,使橡胶原料能够均匀地分别流入各个高压管模腔,使成型的高压管质量稳定,能提高高压管的成品质量;针对具有相同数量的高压管模腔的高压管注射模具,在流道板上设置多个进料孔相对于仅仅在流道板上设置一个进料孔来说,能够实现分区域供料,能够减短流道的长度,能减少容纳在流道内的橡胶原料,本技术能够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节省生产成本。2、第二流道和第一流道的连接位置呈圆滑过渡。能够减少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连接位置对橡胶原料的阻力,能够使橡胶原料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高压管模腔。3、顶模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板,底模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凸板,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一一正对,第二凸板的上侧面固设有缓冲弹簧。在顶模和底模在对合时,缓冲弹簧起到缓冲作用,能够减小顶模和底模之间的碰撞力,能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4、顶模上设有多根导向柱,底模上设有多个与导向柱适配的导向孔,导向柱与导向孔一一正对。导向孔和导向柱的配合对顶模和底模的对合起到导向作用,能够减小顶模和底模对合后的偏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中流道板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中顶模的仰视图。图中,1、流道板;2、顶模;3、模芯;4、底模;5、注射孔;6、进料孔;7、第一流道;8、第二流道;9、分隔件;10、芯杆;11、第一容纳槽;12、第一模槽;13、第二容纳槽;14、第二模槽;15、第一凸板;16、第二凸板;17、缓冲弹簧;18、导向柱;19、导向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1、顶模2、模芯3和底模4,顶模2和底模4对合后,顶模2、芯模和底模4共同形成多个独立且封闭的高压管模腔,顶模2上设有多个注射孔5,多个注射孔5与多个高压管模腔一一对应,注射孔5的上端连通顶模2的顶面,注射孔5下端连接对应的高压管模腔,流道板1的下侧面设有多组流道组,流道板1上设有多个进料孔6,多个进料孔6和多组流道组一一对应,每个流道组包括四条第一流道7,四条第一流道7的第一端均连接对应的进料孔6,四条第一流道7的第二端均连接有两条第二流道8,第二流道8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流道7,注射孔5和第二流道8一一对应,第二流道8的第二端连接注射孔5,所有第一流道7的长度相同,所有第二流道8的长度相同。如图1和图4所示,芯模包括分隔件9,分隔件9的两侧对称固设有多根芯杆10;顶模2上设有第一容纳槽11和多个第一模槽12,多个第一模槽12对称分布于第一容纳槽11的两侧,多个第一模槽12和多根芯杆10一一正对;底模4上设有第二容纳槽13和多个第二模槽14,多个第二模槽14对称分布于第二容纳槽13的两侧,多个第二模槽14与多根芯杆10一一正对。当顶模2和底模4对合后,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3形成与分隔件9适配的容纳腔,第一模槽12、分隔件9、芯杆10和第二模槽14便能共同围成封闭的高压管模腔。在流道板1上设置多个进料孔6和多组流道组,每个进料孔6为一组流道组提供橡胶原料,每组流道组通过四条第一流道7和八条第二流道8为八个高压管模腔提供橡胶原料,且每条第一流道7的长度相同,每条第二流道8的长度相同,使从一个进料孔6进入的橡胶原料流入各个高压管模腔的路径长度相同,使橡胶原料能够均匀地分别流入各个高压管模腔,使成型的高压管质量稳定,能提高高压管的成品质量;针对具有相同数量的高压管模腔的高压管注射模具,在流道板1上设置多个进料孔6相对于仅仅在流道板1上设置一个进料孔6来说,能够实现分区域供料,能够减短流道的长度,能减少容纳在流道内的橡胶原料,本技术能够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节省生产成本。如图3所示,第二流道8和第一流道7的连接位置呈圆滑过渡。能够减少第一流道7和第二流道8的连接位置对橡胶原料的阻力,能够使橡胶原料能够更加顺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顶模、模芯和底模,所述顶模和底模对合后,所述顶模、芯模和底模共同形成多个独立且封闭的高压管模腔,所述顶模上设有多个注射孔,多个注射孔与多个高压管模腔一一对应,所述注射孔的上端连通顶模的顶面,所述注射孔下端连接对应的高压管模腔,所述流道板的下侧面设有多组流道组,所述流道板上设有多个进料孔,多个进料孔和多组流道组一一对应,每组所述流道组包括四条第一流道,四条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均连接对应的进料孔,四条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均连接有两条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连接注射孔,所有所述第一流道的长度相同,所有所述第二流道的长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流道板、顶模、模芯和底模,所述顶模和底模对合后,所述顶模、芯模和底模共同形成多个独立且封闭的高压管模腔,所述顶模上设有多个注射孔,多个注射孔与多个高压管模腔一一对应,所述注射孔的上端连通顶模的顶面,所述注射孔下端连接对应的高压管模腔,所述流道板的下侧面设有多组流道组,所述流道板上设有多个进料孔,多个进料孔和多组流道组一一对应,每组所述流道组包括四条第一流道,四条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均连接对应的进料孔,四条所述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均连接有两条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的第二端连接注射孔,所有所述第一流道的长度相同,所有所述第二流道的长度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高压管注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和第一流道的连接位置呈圆滑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亮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鼎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