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06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安装有除湿盒,所述除湿盒顶部靠近第一传送带位置开设有倾斜的导通槽,导通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控速带和网板,所述除湿盒内部安装有多组输气管,相邻两组所述输气管分别通过管道与抽气机和风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一是通过在驱动辊的外部设置气囊带,能够将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的水分吸收,二是通过在导通槽的两侧设置网板和控速带,能够减缓聚氨酯塑料颗粒的移动速度,方便对聚氨酯塑料颗粒充分除湿;三是通过将相邻两个输气管分别与抽气机和风机连通,能够形成空气循环,提高干燥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干燥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塑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从塑料的合成开始,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要经过造粒这一过程,除新料需要造粒外,在加工生产中染色、填充、增强、废料回收均需要重新造粒,传统造粒技术有热切粒和冷切粒两种方法,在塑料造粒过程中为防止温度过高而使得塑料颗粒变形或融化,常采用冷水进行降温处理,因此在造粒完成后要进行干燥操作,且大量塑料颗粒在长时间储藏后较易受潮,所以聚氨酯塑料颗粒加工时,需要对聚氨酯塑料颗粒进行干燥;目前,现有的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在使用时,直接对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的水分进行冷却,使得聚氨酯塑料颗粒中水分凝聚,之后在通过风机将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的水分带走,但是由于聚氨酯塑料颗粒在进行降温后,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含有大量的水分,仅仅通过风机的带动很难将水分全部带走,其次,聚氨酯塑料颗粒相互堆积,导致除湿效率不佳,而且由于空气无法对聚氨酯塑料颗粒的各个位置进行带动,导致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的水分干燥不到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包括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底部的支架以及安装在工作台顶部的防护箱,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末端位于第二传送带起始端的上方,其中,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安装有除湿盒,且除湿盒位于第一传送带末端与第二传送带起始端之间,所述除湿盒顶部靠近第一传送带的末端位置开设有倾斜的导通槽,导通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控速带和网板,所述除湿盒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输气管,且输气管位于网板的一侧,相邻两组所述输气管分别通过管道与安装在工作台内部的抽气机和风机连通。优选的,连接在输气管与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对空气降温的制冷器,开设在网板外部的通孔孔径小于聚氨酯塑料颗粒直径,所述输气管的外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喷头。优选的,所述控速带包括两组通过轴承分别设置在导通槽上下两端的连动辊以及套在两组连动辊外部的橡胶带,其中任一所述连动辊的一端与安装在除湿盒内部马达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所述抽气机、风机和马达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部靠近第一传送带起始端位置安装有两组相互平行的驱动辊,两组所述驱动辊的外部套有气囊带,且气囊带的外部粘接有吸水纤维毛。优选的,所述气囊带通过气管与安装在气囊带内表面的气门芯连通。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部安装有积水盒,且积水盒的外部安装有用于将吸水纤维毛表面水分刮下的刮水板。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限位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通过在驱动辊的外部设置气囊带,能够将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的水分吸收,减少后续原料干燥的强度;二是通过在吸水纤维毛外部设置积水盒和刮水板,能够将气囊带外部水分收集起来,方便吸水纤维毛持续使用;三是通过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限位销,能够将集中分布的聚氨酯塑料颗粒打散,方便后续原料的处理;四是通过在导通槽的两侧设置网板和控速带,能够减缓聚氨酯塑料颗粒的移动速度,方便对聚氨酯塑料颗粒充分除湿;五是通过将相邻两个输气管分别与抽气机和风机连通,能够形成空气循环,提高干燥效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干燥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中工作台与防护箱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图2中A结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中积水盒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中除湿盒的局部截面图。图中:1、工作台;2、支架;3、第一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5、防护箱;6、驱动辊;7、气囊带;8、积水盒;9、刮水板;10、伸缩杆;11、限位销;12、除湿盒;13、控速带;14、网板;15、输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3和图5所示,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包括工作台1、安装在工作台1底部的支架2以及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的防护箱5,工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且第一传送带3末端位于第二传送带4起始端的上方,其中,工作台1的内部安装有除湿盒12,且除湿盒12位于第一传送带3末端与第二传送带4起始端之间,除湿盒12顶部靠近第一传送带3的末端位置开设有倾斜的导通槽,导通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控速带13和网板14,除湿盒12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输气管15,且输气管15位于网板14的一侧,相邻两组输气管15分别通过管道与安装在工作台1内部的抽气机和风机连通。参照图3,连接在输气管15与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对空气降温的制冷器,开设在网板14外部的通孔孔径小于聚氨酯塑料颗粒直径,输气管15的外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喷头。参照图3,控速带13包括两组通过轴承分别设置在导通槽上下两端的连动辊以及套在两组连动辊外部的橡胶带,其中任一连动辊的一端与安装在除湿盒12内部马达连接。参照图2,工作台1的内部安装有电池,抽气机、风机和马达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参照图2所示,防护箱5内部靠近第一传送带3起始端位置安装有两组相互平行的驱动辊6,两组驱动辊6的外部套有气囊带7,且气囊带7的外部粘接有吸水纤维毛。参照图2,气囊带7通过气管与安装在气囊带7内表面的气门芯连通。参照图2和图4所示,防护箱5内部安装有积水盒8,且积水盒8的外部安装有用于将吸水纤维毛表面水分刮下的刮水板9。参照图2所示,防护箱5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10,且伸缩杆10的底部安装有限位销11。使用时,将需要干燥的聚氨酯塑料颗粒从第一传送带3的起始端,跟随第一传送带3的运输,输送到气囊带7的下方,气囊带7将其外部的吸水纤维毛挤压到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通过吸水纤维毛将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的水分吸收,从而降低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的含水量,吸收水分的吸水纤维在气囊带7的调动下逆时针旋转,再由于气囊带7外部接触的刮水板9将吸水纤维毛吸收的水分刮下,水分沿着刮水板9进入到积水盒8中进行存储。待吸水纤维毛将聚氨酯塑料颗粒之间大部分水分吸收后,聚氨酯塑料颗粒在第一传送带3的运输下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包括工作台(1)、安装在工作台(1)底部的支架(2)以及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的防护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且第一传送带(3)末端位于第二传送带(4)起始端的上方,其中,/n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安装有除湿盒(12),且除湿盒(12)位于第一传送带(3)末端与第二传送带(4)起始端之间,所述除湿盒(12)顶部靠近第一传送带(3)的末端位置开设有倾斜的导通槽,导通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控速带(13)和网板(14),所述除湿盒(12)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输气管(15),且输气管(15)位于网板(14)的一侧,相邻两组所述输气管(15)分别通过管道与安装在工作台(1)内部的抽气机和风机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包括工作台(1)、安装在工作台(1)底部的支架(2)以及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的防护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且第一传送带(3)末端位于第二传送带(4)起始端的上方,其中,
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安装有除湿盒(12),且除湿盒(12)位于第一传送带(3)末端与第二传送带(4)起始端之间,所述除湿盒(12)顶部靠近第一传送带(3)的末端位置开设有倾斜的导通槽,导通槽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控速带(13)和网板(14),所述除湿盒(12)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输气管(15),且输气管(15)位于网板(14)的一侧,相邻两组所述输气管(15)分别通过管道与安装在工作台(1)内部的抽气机和风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在输气管(15)与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对空气降温的制冷器,开设在网板(14)外部的通孔孔径小于聚氨酯塑料颗粒直径,所述输气管(15)的外部等间距安装有多组喷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塑料颗粒制备冷却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速带(13)包括两组通过轴承分别设置在导通槽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顾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励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