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70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汇集箱、第一冷却箱、第一驱动箱、温控箱、第二冷却箱和第二驱动箱,所述第一冷却箱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测量器和第二温度测量器,所述输液管的输出端分流成出液管和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一驱动箱和所述第二驱动箱内均设置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相连,所述第一冷却箱和所述第二冷却箱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对切削液进行多级且循环冷却,同时利用搅拌轴对冷却液进行搅拌,使同一冷却箱内的冷却液温度一致,有助于增强切削液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冷却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切削液是一种用在金属切削和磨加工过程中,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和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切削液由多种超强功能助剂经科学复合配合而成,同时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和易稀释特点。克服了传统皂基乳化液夏天易臭、冬天难稀释和防锈效果差的毛病,对车床漆也无不良影响,适用于黑色金属的切削及磨加工,属当前最领先的磨削产品。切削液各项指标均优于皂化油,它具有良好的冷却、清洗和防锈等特点,并且具备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侵蚀、对设备不腐蚀和对环境不污染等特点。现有的切削液冷却装置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点,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现有切削液冷却装置中的切削液无法与冷凝液充分混合,而且由于冷凝管的设置使各处冷却液的温度不同,造成切削液的冷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切削液冷却装置中的切削液无法与冷凝液充分混合,而且由于冷凝管的设置使各处冷却液的温度不同,造成切削液的冷却效果差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汇集箱、第一冷却箱、第一驱动箱、温控箱、第二冷却箱和第二驱动箱,所述第一冷却箱内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驱动箱、所述温控箱和所述第二冷却箱,所述输液管的输入端与所述汇集箱相通,输出端从所述第二冷却箱的底部伸出,位于所述温控箱内部的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测量器,伸出所述第二冷却箱的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测量器,所述输液管的输出端分流成出液管和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汇集箱相通,且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一驱动箱和所述第二驱动箱内均设置有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冷却箱和所述第二冷却箱内,且与搅拌轴相连,所述第一冷却箱和所述第二冷却箱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优选的,所述输液管以蛇形环绕的方式设置有所述第一冷却箱和所述第二冷却箱的内部,且所述搅拌轴位于所述输液管形成的环形内部。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优选的,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优选的,位于所述温控箱内部的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节流阀。优选的,所述汇集箱上部设置有进液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对切削液进行多级且循环冷却,同时利用搅拌轴对冷却液进行搅拌,使同一冷却箱内的冷却液温度一致,有助于增强切削液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冷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冷却箱;2、第二冷却箱;3、汇集箱;4、第一驱动箱;5、温控箱;6、第二驱动箱;7、进液管;8、输液管;9、第一冷凝器;10、第二冷凝器;11、驱动电机;12、搅拌轴;13、第一温度测量器;14、回流管;15、第二温度测量器;16、出液管;17、搅拌叶片;18、防水轴承;19、水泵;20、回流阀;21、排液阀;22、节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图2,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汇集箱3、第一冷却箱1、第一驱动箱4、温控箱5、第二冷却箱2和第二驱动箱6,第一冷却箱1内设置有输液管8,输液管8依次贯穿第一驱动箱4、温控箱5和第二冷却箱2,输液管8的输入端与汇集箱3相通,输出端从第二冷却箱2的底部伸出,位于温控箱5内部的输液管8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测量器13,伸出第二冷却箱2的输液管8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测量器15,输液管8的输出端分流成出液管16和回流管14,回流管14与汇集箱3相通,且回流管14上设置有水泵19;第一驱动箱4和第二驱动箱6内均设置有驱动电机11,两个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分别伸入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内,且与搅拌轴12相连,作为优选的实施案例,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有防水轴承18,避免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内的冷却水分别渗透到第一驱动箱4和第二驱动箱6内,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凝器9和第二冷凝器10。具体地,输液管8以蛇形环绕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的内部,且搅拌轴12位于输液管8形成的环形内部;如此设置,在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内保留一定搅拌空间的前提下,能够使输液管8尽可能多的沉浸在冷却液内,增强冷却效果。具体地,搅拌轴12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7;通过设置搅拌叶片17能够增大搅拌轴12的有效搅拌范围,进而使冷却液的温度更加均匀。具体地,回流管14上设置有回流阀20;通过设置回流阀20便于控制切削液的循环冷却。具体地,出液管16上设置有排液阀21,如此设置,方便控制切削液的排出。具体地,位于温控箱5内部的输液管8上设置有节流阀22;通过节流阀22能够控制第一冷却箱1内切削液流入第二冷却箱2内的速度,进而简间接的控制第二冷却箱2的冷却效果,有助于提高切削液的二级冷却的效果。具体地,汇集箱3上部设置有进液管7;如此设置,便于通过进液管7将切削液流入冷却装置内部。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进液管7将切削液流入汇集箱3内部,然后通过输液管8依次经过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同时通过第一冷凝器9和第二冷凝器10分别对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进行冷却,进而对输液管8内的切削液进行冷却,并且通过驱动电机11带动搅拌轴12旋转,通过搅拌叶片17分别搅拌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内的冷却液,使同一冷却箱内的全部冷却液温度一致,提高对切削液的冷却,通过第一温度测量器13能够测出流入第二冷却箱2内切削液的温度,并以此为据调整第二冷却箱2内的温度,使切削液降至要求的温度,通过第二温度测量器15能够测出流出第二冷却箱2内切削液的温度,若是切削液将至要求温度,则通过排液阀21排出,若是切削液未降至要求温度,则同时打开回流阀20和水泵19,通过回流管14将切削液送至汇集箱3内循环冷却,直至切削液降至要求的温度为止。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冷却箱1和第二冷却箱2,对切削液进行多级且循环冷却,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汇集箱(3)、第一冷却箱(1)、第一驱动箱(4)、温控箱(5)、第二冷却箱(2)和第二驱动箱(6),所述第一冷却箱(1)内设置有输液管(8),所述输液管(8)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驱动箱(4)、所述温控箱(5)和所述第二冷却箱(2),所述输液管(8)的输入端与所述汇集箱(3)相通,输出端从所述第二冷却箱(2)的底部伸出,位于所述温控箱(5)内部的所述输液管(8)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测量器(13),伸出所述第二冷却箱(2)的所述输液管(8)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测量器(15),所述输液管(8)的输出端分流成出液管(16)和回流管(14),所述回流管(14)与所述汇集箱(3)相通,且所述回流管(14)上设置有水泵(19);/n所述第一驱动箱(4)和所述第二驱动箱(6)内均设置有驱动电机(11),两个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冷却箱(1)和所述第二冷却箱(2)内,且与搅拌轴(12)相连,所述第一冷却箱(1)和所述第二冷却箱(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凝器(9)和第二冷凝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液智能恒温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汇集箱(3)、第一冷却箱(1)、第一驱动箱(4)、温控箱(5)、第二冷却箱(2)和第二驱动箱(6),所述第一冷却箱(1)内设置有输液管(8),所述输液管(8)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驱动箱(4)、所述温控箱(5)和所述第二冷却箱(2),所述输液管(8)的输入端与所述汇集箱(3)相通,输出端从所述第二冷却箱(2)的底部伸出,位于所述温控箱(5)内部的所述输液管(8)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测量器(13),伸出所述第二冷却箱(2)的所述输液管(8)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测量器(15),所述输液管(8)的输出端分流成出液管(16)和回流管(14),所述回流管(14)与所述汇集箱(3)相通,且所述回流管(14)上设置有水泵(19);
所述第一驱动箱(4)和所述第二驱动箱(6)内均设置有驱动电机(11),两个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冷却箱(1)和所述第二冷却箱(2)内,且与搅拌轴(12)相连,所述第一冷却箱(1)和所述第二冷却箱(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凝器(9)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汉勇张辉史晓光郭雅欣芮稳定赵琰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中轴智造小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