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弯偏距可调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48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弯偏距可调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对传统S形进气道的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在进气道中安装偏距调节装置的控制进气道中心线和面积变化,从而在飞行器没有隐身需求的任务时域削弱进气道中S弯的偏距、减小流动损失和出口气流畸变,在飞行器需要前向隐身时恢复S弯布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弯偏距可调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进气道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弯偏距可调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世界各国不断发展隐身无人机,它们中很多执行的任务要求其拥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因此都配备了S形进气道,该型进气道可通过进气道中的S弯遮挡发动机叶片,从而降低飞行器的前向雷达反射面积。但S形进气道在提升飞行器前向隐身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牺牲进气道的气动性能,由于管内二次流动的影响,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降低,旋流畸变增强,使得发动机工作稳定性降低,损失了发动机推力,增加了油耗,从而不利于无人机长航时飞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S弯偏距可调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S弯偏距可调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包括进气道本体、以及设置在进气道本体内的偏距调节装置;所述进气道本体包含上壁面、下壁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第一侧壁上设有竖直的滑槽,且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偏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弯偏距可调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本体、以及设置在进气道本体内的偏距调节装置;/n所述进气道本体包含上壁面、下壁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第一侧壁上设有竖直的滑槽,且滑槽内设有滑块;/n所述偏距调节装置包含调节块、电机、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杆、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n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两侧的第一侧壁上,且均和所述滑槽平行;/n所述调节块包含上板和下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上板、下板均为弧面板,且下板的曲率大于上板的曲率,下板两端分别和上板两端对应固连;所述上板、下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一侧板垂直固连,另一侧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弯偏距可调的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本体、以及设置在进气道本体内的偏距调节装置;
所述进气道本体包含上壁面、下壁面、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第一侧壁上设有竖直的滑槽,且滑槽内设有滑块;
所述偏距调节装置包含调节块、电机、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杆、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两侧的第一侧壁上,且均和所述滑槽平行;
所述调节块包含上板和下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上板、下板均为弧面板,且下板的曲率大于上板的曲率,下板两端分别和上板两端对应固连;所述上板、下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一侧板垂直固连,另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板垂直固连,形成密闭结构;
所述调节块内设有竖直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均设有供所述传动杆穿过的通孔;
所述电机、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杆、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均设置在所述调节块内,其中,主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元董晗顾烨峰张泽一李传鹏朱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