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及其纺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19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及其纺纱装置,该纺纱装置包括前罗拉、前皮辊、连接装置、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第二螺纹假捻装置,连接装置一端连接前皮辊,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第二螺纹假捻装置,工作时,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第二螺纹假捻装置紧贴前罗拉,并被前罗拉带动旋转,当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第二螺纹假捻装置旋转时,利用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上螺纹相反的横向进给的推动作用对纱线结构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对纤维须条进行先分束,再动态横向集聚子纤维束,通过第二螺纹假捻装置对纱条进行循环运动,从而对纱线表面施以假捻,经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第二螺纹假捻装置协同整理调整纤维成纱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及其纺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及其纺纱装置。
技术介绍
细纱工序是整个纺纱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该环节生产的纱线质量直接影响后续织造效率和成品质量。目前关于如何提高细纱工序成纱质量的研究不断创新,尤其是在减少毛羽、提高强力和改善柔软度方面。环锭纺纱技术因其原料适应性强、生产品种范围广而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纱线毛羽多以及生产流程长、质量控制难度大、效率低等弊病。传统的环锭纺纱加捻过程中,捻度由钢丝圈运动产生,捻度产生后自下而上传递到捻合点处。传统环锭纺加捻机理中的关键技术参数,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纺纱张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须条宽度,产生纤维之间的张力差异。加捻点上的捻扭力矩来自钢丝圈的回转,钢丝圈回转产生的捻回,首先传递到气圈,然后绕过导纱钩向上传递到加捻点上。此时,大张力纤维进入纱体,小张力纤维暴露在纱体外表,构成纤维间的内外转移,加捻三角区宽度是环锭纺技术中的关键,也是纺制环锭纱的必要条件。加捻三角区宽度的存在使织物手感柔软丰满。相反消除加捻三角区宽度,成纱结构必然变化,织物风格就会改变。同时加捻时纤维强扭转抱合的要求与成纱后纱线低残余扭矩的需求是一对矛盾,因此,让须条捻回成型既满足扭转抱合的强力又满足无残余扭矩剩余是成纱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新型纺纱技术是采用不同的加捻手段和成纱方法,获得不同结构、不同特性和不同劳动生产率的纱线。紧密纺纱技术在纱线强力提高以及毛羽降低等方面效果显著,但又导致纱线紧密、制成面料手感硬、生产能耗高等新问题。紧密纺工艺是利用负压装置的凝聚作用,减少须条宽度,原有的纺纱加捻三角区消除,从而使所有纤维被紧密地凝聚到加捻纱体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纱线毛羽,提高了纱线强度,但气流紧密纺纺纱工艺仍然存在操作繁琐复杂、能耗大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如中国专利号CN201410671777.0,公开日2015.2.4,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环锭纺加工过程中须条的整束去羽装置,此项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附加能耗的整束去羽装置,利用旋转槽轮集聚重塑三角区,对纱条表层纤维进行动态捕捉式集聚,但是对纤维仅有沿纱线运动方向上的动态集聚,并没有对纱线有横向的动态集聚,并且在实际生产中会出现纤维包缠旋转槽轮导致断头。低扭矩纺纱技术是利用假捻器产生暂时的抱合力改变纱线内部的纤维间结构,使得纱线在低捻度条件下具有可纺性,在环锭纺细纱机经前罗拉牵伸后的纤维须条进入复合假捻器,须条在该机构内被复合假捻后经导纱钩,在钢丝圈的作用下被捻制成最终的单纱。假捻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对须条搓捻过程中产生抱合力使纤维顺序重新排列,形成残余扭矩较低的假捻纱。通过加捻或假捻可改变纺纱过程中须条或纱线截面的形态、纤维排列,增加纱条强度,减少纺纱的意外伸长,增强纱线的弹性,减少毛羽和改善表面性质,降低后加工的扭矩和捻度,改善织物质量等。如中国专利号CN02118588.3,公开日2008.10.15,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单股无扭矩环锭纱线的加工方法与设备,这个申请公案针对环锭纺成纱纱线残余扭矩大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单股无扭矩纱线的加工方法,通过假捻器产生假捻,使得纱线子纤维束捻向与其合成的单股纱线相反,从而平衡纱线内部的残余扭矩,同时可以加工传统环锭纺纱机不能正常加工的低捻度纱线。但是假捻器机构复杂,需外加动力源带动假捻器工作,操作复杂。针对集聚装置、加捻装置结构复杂,难以巧妙结合、提高纺纱质量的问题,将螺纹这一旋转过程中可以产生沿轴向运动的原理引入到环锭纺中,同时牵伸采用传统环锭纺罗拉牵伸结构,开发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结构的纺纱装置,一方面利用螺纹槽的分割实现纤维须条的分束、螺纹槽的旋转推动实现纤维须条的集聚,另一方面,通过一种螺纹槽推动纱线翻转而产生假捻,继而改变纺纱段捻度传递与分布,以改变加捻三角区几何形态以及纤维在纱体内的分布状态,改善成纱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及其纺纱装置,其目的为一方面利用螺纹槽的分割实现纤维须条的分束、螺纹槽的旋转推动实现纤维须条的集聚,另一方面,通过一种螺纹槽推动纱线翻转而产生假捻,继而改变纺纱段捻度传递与分布,以改变加捻三角区几何形态以及纤维在纱体内的分布状态,改善成纱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所述纺纱方法为:牵伸后的纤维须条通过螺纹分束为多束子纤维束,多束子纤维束在左螺纹的推动下向左移动,最终使得多束纤维束聚集在螺纹槽内,实现将纤维须条的分隔成多个微单元再进行三维控制集聚整理;上述集聚在螺纹槽内的须条在右螺纹的推动下向右移动,须条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须条沿着螺纹槽侧壁发生摩擦翻转,须条在摩擦翻转的过程中产生假捻。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的纺纱装置,所述纺纱装置包括前罗拉和前皮辊,所述纺纱装置还包括:第一螺纹集聚装置,所述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包括第一螺纹套、第一轴杆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螺纹套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杆上,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套包括螺纹区以及位于所述螺纹区两侧的罗拉接触区;第二螺纹假捻装置,所述第二螺纹假捻装置包括第二螺纹套、第二轴杆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螺纹套通过所述第二轴承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杆上,其中所述第二螺纹套包括螺纹区以及位于所述螺纹区两侧的罗拉接触区,所述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第二螺纹假捻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前皮辊和前罗拉的钳口线处,所述第一螺纹套上的螺纹区和第二螺纹套上的螺纹区其螺纹旋向相反;以及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固定水平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集聚装置距前皮辊和前罗拉的钳口线1-5mm,第二螺纹集聚装置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前罗拉的钳口线5-10mm。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抓、基架和旋转轴,所述连接抓一端连接在前皮辊轴杆上,另一端设有一圆形孔洞,所述基架中间位置也设有一圆形孔洞,所述旋转轴贯穿连接抓和基架上的圆形孔洞并通过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抓和基架,所述基架可通过旋转轴相对连接抓发生旋转位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套螺纹区螺纹螺距为0.1-0.5mm,螺纹深度为0.5-1mm,罗拉接触区宽度为5-10mm,螺纹区螺纹齿峰与罗拉接触区高度相同;所述第二螺纹套螺纹区螺纹螺距为0.5-1mm,螺纹深度为0.5-1mm,罗拉接触区宽度为5-10mm,第二螺纹套的螺纹区螺纹齿峰高度低于罗拉接触区高度1-2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的罗拉接触区表面附有树脂涂层或橡胶涂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上设有磁铁。进一步地,当环锭加捻捻向为Z捻时,所述第一螺纹套螺纹区为左斜螺纹,所述第二螺纹套螺纹区为右斜螺纹;当环锭加捻捻向为S捻时,所述第一螺纹套螺纹区为右斜螺纹,所述第二螺纹套螺纹区为左斜螺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结构的纺纱装置通过前罗拉带动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第二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方法为:牵伸后的纤维须条通过螺纹分束为多束子纤维束,多束子纤维束在左螺纹的推动下向左移动,最终使得多束纤维束聚集在螺纹槽内,实现将纤维须条的分隔成多个微单元再进行三维控制集聚整理;上述集聚在螺纹槽内的须条在右螺纹的推动下向右移动,须条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须条沿着螺纹槽侧壁发生摩擦翻转,须条在摩擦翻转的过程中产生假捻。/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922 CN 20201100552561.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方法为:牵伸后的纤维须条通过螺纹分束为多束子纤维束,多束子纤维束在左螺纹的推动下向左移动,最终使得多束纤维束聚集在螺纹槽内,实现将纤维须条的分隔成多个微单元再进行三维控制集聚整理;上述集聚在螺纹槽内的须条在右螺纹的推动下向右移动,须条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须条沿着螺纹槽侧壁发生摩擦翻转,须条在摩擦翻转的过程中产生假捻。


2.一种用于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方法的纺纱装置,所述纺纱装置包括前罗拉和前皮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装置还包括:
第一螺纹集聚装置,所述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包括第一螺纹套、第一轴杆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螺纹套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杆上,其中所述第一螺纹套包括螺纹区以及位于所述螺纹区两侧的罗拉接触区;
第二螺纹假捻装置,所述第二螺纹假捻装置包括第二螺纹套、第二轴杆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螺纹套通过所述第二轴承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杆上,其中所述第二螺纹套包括螺纹区以及位于所述螺纹区两侧的罗拉接触区,所述第一螺纹集聚装置和第二螺纹假捻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前皮辊和前罗拉的钳口线处,所述第一螺纹套上的螺纹区和第二螺纹套上的螺纹区其螺纹旋向相反;
以及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固定水平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纹调控纤维成纱的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集聚装置距前皮辊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刘可帅许多范航杨旺旺郭维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