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23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喂入装置与卷绕机构之间的牵伸加压机构和加捻机构,加捻机构包括锭翼、上龙筋和假捻器,假捻器包括旋转本体,旋转本体上设置有用来穿过粗纱的加捻腔,加捻腔的直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在加捻腔的腔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组凸筋,相邻两个凸筋之间的凹槽形成为加捻槽,每个凸筋的上端都设置有斜面,斜面的上端与加捻腔的腔壁衔接,加捻腔下端面的直径减小为6‑8mm,斜面长度与凸筋长度之比增大为(7‑9):12。假捻器的摩擦力小、阻力小,粗纱不易断裂,可以提高最终所得粗纱条干质量,而且旋转加捻的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
本技术属于纺纱设备
,涉及到粗纱机,特别是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
技术介绍
粗纱机是把熟棉条制成粗纱的纺纱机器,包括按照生产工序依次设置的喂入装置、加压加捻机构和卷绕机构,其中加压加捻机构包括牵伸加压机构和加捻机构,粗纱机的主要作用是牵伸加压和加捻,并把粗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以适应细纱机加工的要求。粗纱机利用假捻器对粗纱进行加捻,以使粗纱在假捻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提高粗纱强力,减小粗纱被意外牵伸的几率。现有的假捻器如图1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粗纱容易断裂,而且旋转加捻的效率有待提高。现有牵伸加压机构的S形卡簧如图2所示,S形卡簧的上端面与摇架接触,如图3所示,通过弹性反作用力使得皮圈与下部罗拉形成对棉条的握持力,持续挤压状态使得S形卡簧很容易产生疲劳变形,不同纱锭的S形卡簧疲劳程度不同,使得不同纱锭之间的握持力大小差异很大,从而造成纱锭之间粗纱条干差异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假捻器的摩擦力小、阻力小,粗纱不易断裂,可以提高粗纱条干质量,而且旋转加捻的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本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包括按照生产工序依次设置在喂入装置与卷绕机构之间的牵伸加压机构和加捻机构,加捻机构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锭翼、上龙筋和假捻器,假捻器包括旋转本体,旋转本体上设置有用来穿过粗纱的加捻腔,加捻腔的直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在加捻腔的腔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组凸筋,相邻两个凸筋之间的凹槽形成为加捻槽,每个凸筋的上端都设置有斜面,斜面的上端与加捻腔的腔壁衔接,关键在于:所述的加捻腔下端面的直径减小为6-8mm,斜面长度与凸筋长度之比增大为(7-9):12。所述的加捻腔包括上圆锥形腔和下圆柱形腔,凸筋位于上圆锥形腔内,下圆柱形腔的直径为6-8mm。所述的上圆锥形腔的腔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为120°,上圆锥形腔的高度减小为9-11mm。所述的下圆柱形腔的高度为1-2mm。所述的牵伸加压机构包括摇架及在摇架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皮辊、第二皮辊、上销总成、后皮辊,上销总成包括第三皮辊、以及设置在第三皮辊一侧的上销,上销上固定有挂钩,挂钩与第三皮辊卡合,上销和第三皮辊的同一端套装在同一个皮圈内,上销总成还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皮圈之间的卡簧,卡簧是V形结构,卡簧套装在上销上且开口朝向第三皮辊方向,卡簧位于上销下方的侧板与上销固定连接,卡簧位于上销上方的侧板的端部与连接在第三皮辊与摇架之间的上销卡座接触。所述的卡簧位于上销下方的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锁紧件,卡簧借助锁紧件与上销固定连接。所述的锁紧件为螺栓、螺钉或铆钉。所述的卡簧位于上销上方的侧板的端部弯折形成为开口朝向上方的W形结构,W形结构远离上销的一端与上销卡座接触。所述的旋转本体的上端面是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假捻器下圆柱形腔的直径由现有的10-12mm减小为6-8mm,斜面与凸筋的长度比由现有的1:2增大为(7-9):12,这种结构设置减小了假捻器的摩擦力和阻力,使得粗纱不易断裂,可以提高粗纱条干质量,而且旋转加捻的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旋转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卡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卡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旋转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卡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牵伸加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上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代表喂入装置,2代表牵伸加压机构,2-1代表前皮辊,2-2代表第二皮辊,2-3代表第三皮辊,2-4代表后皮辊,2-5代表摇架,2-6代表上销,2-7代表挂钩,2-8代表皮圈,2-9代表卡簧,2-10代表锁紧件,2-11代表上销卡座,2-12代表隔距块,3代表锭翼,4代表上龙筋,5代表假捻器,5-1代表旋转本体,5-2代表加捻腔,5-3代表凸筋,5-4代表斜面,6代表筒管,7代表下龙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4至图8所示,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包括按照生产工序依次设置在喂入装置1与卷绕机构之间的牵伸加压机构2和加捻机构,卷绕机构包括筒管6、筒管齿轮和下龙筋7,筒管6与筒管齿轮连接,筒管齿轮安装在下龙筋7上。加捻机构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锭翼3、上龙筋4和假捻器5,粗纱通过喂入装置1和牵伸加压机构2到达假捻器5加捻后送入锭翼3,锭翼3将粗纱旋转缠绕到筒管6上,缠绕的过程中下龙筋7带动筒管6上下移动均匀缠绕。假捻器5包括旋转本体5-1,旋转本体5-1的上端面是向上凸起的弧形结构,避免粗纱被划断。旋转本体5-1上设置有用来穿过粗纱的加捻腔5-2,加捻腔5-2的直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在加捻腔5-2的腔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组凸筋5-3,相邻两个凸筋5-3之间的凹槽形成为加捻槽,每个凸筋5-3的上端都设置有斜面5-4,斜面5-4的上端与加捻腔5-2的腔壁衔接,现有加捻腔5-2下端面的直径为10-15mm且优选为10.38mm,本技术中加捻腔5-2下端面的直径为6-8mm且优选为7.4mm,也就是说加捻腔5-2下端面的直径由10.38mm减小为7.4mm,斜面5-4长度(即斜面5-4沿凸筋5-3长度方向的长度)与凸筋5-3长度之比增大为(7-9):12且优选为2:3。这种结构设置减小了假捻器5的摩擦力和阻力,使得粗纱不易断裂,可以提高最终所得粗纱条干质量,而且旋转加捻的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为了进一步减小摩擦力和阻力,旋转本体5-1的材质硬度变软。现有的加捻腔是上下两个圆锥形腔,上圆锥形腔的高度为18mm,下圆锥形腔的高度为3-5mm且一般为4.7mm,本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条干质量,加捻腔5-2包括上圆锥形腔和下圆柱形腔,如图5所示,凸筋5-3位于上圆锥形腔内,下圆柱形腔的直径为6-8mm且优选为7.4mm,上圆锥形腔的腔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由现有的110°增大为120°,上圆锥形腔的高度减小为9-11mm且优选为9.4mm,下圆柱形腔的高度为1-2mm且优选为2mm,上圆锥腔的上端面开口直径为20-25mm且优选为21.5mm。如图7所示,牵伸加压机构2包括摇架2-5及在摇架2-5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皮辊2-1、第二皮辊2-2、上销总成、后皮辊2-4,上销总成包括第三皮辊2-3、以及设置在第三皮辊2-3一侧的上销2-6,上销2-6上固定有挂钩2-7,挂钩2-7与第三皮辊2-3卡合,上销2-6和第三皮辊2-3的同一端套装在同一个皮圈2-8内,上销总成还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皮圈2-8之间的卡簧2-9,卡簧2-9是V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包括按照生产工序依次设置在喂入装置(1)与卷绕机构之间的牵伸加压机构(2)和加捻机构,加捻机构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锭翼(3)、上龙筋(4)和假捻器(5),假捻器(5)包括旋转本体(5-1),旋转本体(5-1)上设置有用来穿过粗纱的加捻腔(5-2),加捻腔(5-2)的直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在加捻腔(5-2)的腔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组凸筋(5-3),相邻两个凸筋(5-3)之间的凹槽形成为加捻槽,每个凸筋(5-3)的上端都设置有斜面(5-4),斜面(5-4)的上端与加捻腔(5-2)的腔壁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腔(5-2)下端面的直径减小为6-8mm,斜面(5-4)长度与凸筋(5-3)长度之比增大为(7-9):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包括按照生产工序依次设置在喂入装置(1)与卷绕机构之间的牵伸加压机构(2)和加捻机构,加捻机构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锭翼(3)、上龙筋(4)和假捻器(5),假捻器(5)包括旋转本体(5-1),旋转本体(5-1)上设置有用来穿过粗纱的加捻腔(5-2),加捻腔(5-2)的直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在加捻腔(5-2)的腔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组凸筋(5-3),相邻两个凸筋(5-3)之间的凹槽形成为加捻槽,每个凸筋(5-3)的上端都设置有斜面(5-4),斜面(5-4)的上端与加捻腔(5-2)的腔壁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腔(5-2)下端面的直径减小为6-8mm,斜面(5-4)长度与凸筋(5-3)长度之比增大为(7-9):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捻腔(5-2)包括上圆锥形腔和下圆柱形腔,凸筋(5-3)位于上圆锥形腔内,下圆柱形腔的直径为6-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圆锥形腔的腔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为120°,上圆锥形腔的高度减小为9-1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圆柱形腔的高度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纺车间粗纱机用于改善条干质量的加压加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伸加压机构(2)包括摇架(2-5)及在摇架(2-5)上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皮辊(2-1)、第二皮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明豆朝辉孙青王密哲李青航李西稳杨建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宁纺集团广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