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假捻加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捻加工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对由合成纤维构成的纱线进行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假捻加工机具备沿着规定的机体纵长方向排列的、对行进中的多根纱线分别赋予捻回的多个假捻装置。作为假捻装置,大多使用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三轴型的摩擦方式的假捻装置(三轴假捻装置)。三轴假捻装置具有沿着与机体纵长方向大致正交的规定轴向延伸的三个旋转轴、以及设于各旋转轴的多个摩擦圆板(圆板部件)。三个旋转轴的轴中心在从轴向观察时形成了虚拟的三角形的顶点。若使圆板部件向规定的朝向旋转,则一边与圆板部件接触,一边对在上述三角形的内侧行进的纱线赋予捻回。这里,为了在抑制假捻加工机的大型化的同时对更多的纱线进行加工,考虑取代三轴假捻装置而设置具有五个旋转轴且能够一次对两根纱线赋予捻回的五轴假捻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在五轴假捻装置中设有对第1纱线赋予捻回的第1假捻部和对第2纱线赋予捻回的第2假捻部,这些假捻部共享五个旋转轴中的一个作为共用旋转轴。即,在五轴假捻装置中,在从轴向观察时,形成有两个以共用旋转轴为共用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捻加工机,具备能够利用多个圆板部件一次对两根纱线赋予捻回的多个五轴假捻装置,该多个五轴假捻装置沿着规定的机体纵长方向排列地配置,该多个圆板部件设于沿与所述机体纵长方向交叉的轴向延伸的五个旋转轴上,沿着所述机体纵长方向形成有用于对所述多个五轴假捻装置进行挂纱的作业空间,其特征在于,/n各五轴假捻装置具备:/n第1假捻部,具有所述五个旋转轴中的、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形成虚拟的第1三角形的顶点的两个第1个别旋转轴以及一个共用旋转轴,对在所述第1三角形的内侧行进的第1纱线赋予捻回;以及/n第2假捻部,具有所述五个旋转轴中的、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形成虚拟的第2三角形的顶点的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7 JP 2019-0987541.一种假捻加工机,具备能够利用多个圆板部件一次对两根纱线赋予捻回的多个五轴假捻装置,该多个五轴假捻装置沿着规定的机体纵长方向排列地配置,该多个圆板部件设于沿与所述机体纵长方向交叉的轴向延伸的五个旋转轴上,沿着所述机体纵长方向形成有用于对所述多个五轴假捻装置进行挂纱的作业空间,其特征在于,
各五轴假捻装置具备:
第1假捻部,具有所述五个旋转轴中的、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形成虚拟的第1三角形的顶点的两个第1个别旋转轴以及一个共用旋转轴,对在所述第1三角形的内侧行进的第1纱线赋予捻回;以及
第2假捻部,具有所述五个旋转轴中的、在从所述轴向观察时形成虚拟的第2三角形的顶点的两个第2个别旋转轴以及所述一个共用旋转轴,对在所述第2三角形的内侧行进的第2纱线赋予捻回,
所述两个第1个别旋转轴和所述两个第2个别旋转轴在所述机体纵长方向上隔着所述共用旋转轴而配置于相互相反的一侧,
所述第1假捻部构成为,供所述第1纱线从所述两个第1个别旋转轴之间进入所述第1三角形的内侧从而被挂纱,
所述第2假捻部构成为,供所述第2纱线从所述两个第2个别旋转轴之间进入所述第2三角形的内侧从而被挂纱,
所述两个第1个别旋转轴中的一方是第1可动轴,该第1可动轴配置于比所述两个第1个别旋转轴中的另一方靠近所述作业空间的近身侧,并且能够在所述五轴假捻装置动作时的第1动作位置与比所述第1动作位置更靠所述近身侧的第1挂纱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两个第2个别旋转轴中的一方是第2可动轴,该第2可动轴配置于比所述两个第2个别旋转轴中的另一方靠所述近身侧,并且能够在所述五轴假捻装置动作时的第2动作位置与比所述第2动作位置更靠所述近身侧的第2挂纱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可动轴以及所述第2可动轴能够以所述共用旋转轴为摆动轴中心进行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假捻部具有第1导纱件,该第1导纱件配置于所述多个圆板部件中的、所述第1纱线所行进的第1纱线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本尭幸,北川重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