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及修复剂技术

技术编号:286617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及修复剂,采用不同修复剂去除鎏金铜造像表面锈蚀后,用丙稀酸树脂溶液对除锈后的鎏金铜造像进行封护保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修复剂采用天然植物芦荟提取物作为凝胶材料,对人体无毒,对环境无污染,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克服了芦荟凝胶渗透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鎏金铜造像不同锈蚀情况,设置不同组分的除锈剂,谷氨酸钠和乙酸组合使用可有效去除绿锈和蓝锈锈蚀,硫脲和柠檬酸组合使用可有效去除红锈蚀,混合锈蚀则采用上述4种组分的组合,可以有效去除混合锈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及修复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造像修复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及修复剂。
技术介绍
铜造像最早起源于古代印度,多以释迦牟尼、观音等形象铸造,最早在西汉时期传于我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趋于形成,在唐宋趋于成熟,明清时期广泛铸造,铜造像的表面修饰方法有镶嵌、鎏金、包金、镀锡等;鎏金青铜器金光闪闪,更加具有观赏性。然而,鎏金铜造像由于埋藏于地下年代悠久,受埋藏环境的影响,出土时表面常常出现绿蓝色绣蚀或红色绣蚀,伴随难以清除的粘土层,严重影响了考古研究和文物外观。因此,对于鎏金铜造像的表面清理和修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鎏金铜造像表面锈蚀的清理有如下几种方法:1.采用物理清理方法,最简单的如刀刻,微型电磨刀等通过物理摩擦的方法去除锈蚀,优点是适用面广、容易掌握;缺点是费时费力、无法做到高度清洁且容易对器物表面造成划伤。2.化学清洗法,采用酸、碱、螯合剂、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等与锈蚀成分发生反应,其优点是可以大面积对文物进行清洗,清洗效率高,但是,对于鎏金铜造像,由于鎏金层下部常常也伴有腐蚀,化学清洗液容易渗入,造成鎏金层脱落。3.超声波清洗法,该方法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可以清洗到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无法企及的微区域,但是,该方法只适用于轻度腐蚀,底板较好的鎏金铜造像的清洗,对于腐蚀较为严重的鎏金铜造像的清洗,常常造成表面鎏金脱落或者震碎。采用凝胶复合化学清洗剂对鎏金铜造像进行有限定位的清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办法,已有相关技术的报道,但是,目前采用单一凝胶和单一清洗剂复合使用的方法,要么凝胶的粘度不够,容易扩散,要么清洗剂释放太过缓慢,清洗效果不佳,更有凝胶容易粘附在器物表面,不容易清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及针对不同锈蚀情况下的修复剂。一种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判断鎏金铜造像表面锈蚀的类型,选择修复剂,若蓝锈和/或绿锈占锈蚀面积的70%以上,则采用1号修复剂;若红锈占锈蚀面积的70%以上,则采用2号修复剂;若锈蚀既有蓝锈和/或绿锈,又有红锈,且锈蚀面积各自占30%以上,则采用3号修复剂;(2)取修复剂敷于鎏金铜造像被锈蚀的表面,保持2-6h后用棉签擦拭掉大块修复剂,并用棉花擦除残留于表面的小块修复剂;(3)用乙醇洗净鎏金铜造像表面附着的修复剂残留物,然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4)用丙稀酸树脂溶液对除锈后的鎏金铜造像进行封护保护。所述丙稀酸树脂为ParaloidB-72。步骤(4)所述封护方法为:使用毛刷蘸取2%丙稀酸树脂溶液,朝一个方向均匀涂刷,涂3-5遍,放置18-30h使其干燥固化。所述1号修复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芦荟凝胶80-1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10份、谷氨酸钠2-8份、乙酸2-8份。所述2号修复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芦荟凝胶80-1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10份、硫脲2-8份、柠檬酸2-8份。所述3号修复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芦荟凝胶80-1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10份、谷氨酸钠1-4份、乙酸1-4份、硫脲1-4份、柠檬酸1-4份。所述芦荟凝胶的提取方法为:取芦荟叶片,剥离叶皮,取出内部凝胶打浆,将浆液放入70%乙醇溶液中,在初始温度60℃,超声频率25KHz条件下超声提取2次,每次25min,加入0.6%活性炭脱色,在室温下搅拌30min,滤除活性炭,减压蒸馏去除乙醇溶剂,并将含水量降至低于75%,呈凝胶状,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修复剂采用天然植物芦荟提取物作为凝胶材料,对人体无毒,对环境无污染,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克服了芦荟凝胶渗透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鎏金铜造像不同锈蚀情况,设置不同组分的除锈剂,谷氨酸钠和乙酸组合使用可有效去除绿锈和蓝锈锈蚀,硫脲和柠檬酸组合使用可有效去除红锈蚀,混合锈蚀则采用上述4种组分的组合,可以有效去除混合锈蚀。附图说明图1为不同芦荟凝胶的粘度测量。图2为不同透过剂添加条件下绿锈的反应吸附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实施例1芦荟凝胶的提取及粘度测定取芦荟叶片,剥离叶皮,取出内部凝胶打浆,将浆液放入70%乙醇溶液中,在初始温度60℃,超声频率25KHz条件下超声提取2次,每次25min,加入0.6%活性炭脱色,在室温下搅拌30min,滤除活性炭,减压蒸馏去除乙醇溶剂,并将含水量降至如下梯度:90%、85%、80%、75%、70%、65%、60%、55%、50%。采用NDJ-8S旋转粘度仪测定不同含水量的芦荟凝胶的粘度,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随着芦荟凝胶的含水量降低,粘度增大,含水量为50%粘度测量超出了测试仪的量程,无法测出。芦荟凝胶的粘度越大,塑形保持越好,应用于鎏金铜造像去除锈蚀时,除锈剂的渗透性越差,越能保护鎏金铜造像,但是粘度越大,除锈剂发挥效果的时间越长,粘度太大则不能除锈。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实践发现,将除锈剂谷氨酸钠(1-6%)和乙酸(1-6%)加入芦荟凝胶中,芦荟凝胶含水量需达到80%以上才能起到除锈的效果,但是,在这个含水量条件下,凝胶的粘度太低,塑形保持时间太短,除锈剂也容易渗透造成鎏金层脱落,而芦荟凝胶含水量在70%左右才能有较好的塑形保持效果,但此时透过效果太差,不能除锈。实施例2透过剂的选择修复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芦荟凝胶100份(含水量70%)、透过剂6份、谷氨酸钠4份、乙酸4份。所述透过剂选自如下物质:聚氧乙烯醚、聚乙烯吡咯烷酮、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二异丁基萘磺酸钠、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聚乙烯醇。鎏金铜造像绿色锈蚀成分的本质为Cu2(OH)2CO3,孔雀石主要成分为上述物质,本专利技术采用孔雀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修复剂的修复效果,将孔雀石打为粉末,过100目筛,每个实验取20g,压实在5X5Cm2的小方格内,取修复剂20g,均匀覆盖在压实的孔雀石粉末上,静置4h,小心取出凝胶并称重,计算修复剂的修复效果,修复效果以孔雀石的反应吸附率为指标,指标越高,证明修复效果越好。反应吸附率=(修复后凝胶重量-20)/20X100%测试结果见图2(对照为不加透过剂),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后反应吸附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证明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以作为修复剂组分中的透过剂使用。实施例3绿锈除锈剂的复合效果谷氨酸钠和乙酸单独使用都可以作为绿锈(孔雀石)的除锈剂,但除锈的原理不同,谷氨酸钠是采用络合二价铜离子的作用原理,而乙酸是与孔雀石发生酸碱反应,使得二价铜离子被释放出,被凝胶吸附而除去锈蚀,但不知两者结合是拮抗还是增效。本实施例采用孔雀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除锈剂的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n(1)判断鎏金铜造像表面锈蚀的类型,选择修复剂,若蓝锈和/或绿锈占锈蚀面积的70%以上,则采用1号修复剂;若红锈占锈蚀面积的70%以上,则采用2号修复剂;若锈蚀既有蓝锈和/或绿锈,又有红锈,且锈蚀面积各自占30%以上,则采用3号修复剂。/n(2)取修复剂敷于鎏金铜造像被锈蚀的表面,保持2-6h后用棉签擦拭掉大块修复剂,并用棉花擦除残留于表面的小块修复剂。/n(3)用乙醇洗净鎏金铜造像表面附着的修复剂残留物,然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n(4)用丙稀酸树脂溶液对除锈后的鎏金铜造像进行封护保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判断鎏金铜造像表面锈蚀的类型,选择修复剂,若蓝锈和/或绿锈占锈蚀面积的70%以上,则采用1号修复剂;若红锈占锈蚀面积的70%以上,则采用2号修复剂;若锈蚀既有蓝锈和/或绿锈,又有红锈,且锈蚀面积各自占30%以上,则采用3号修复剂。
(2)取修复剂敷于鎏金铜造像被锈蚀的表面,保持2-6h后用棉签擦拭掉大块修复剂,并用棉花擦除残留于表面的小块修复剂。
(3)用乙醇洗净鎏金铜造像表面附着的修复剂残留物,然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
(4)用丙稀酸树脂溶液对除锈后的鎏金铜造像进行封护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稀酸树脂为ParaloidB-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鎏金铜造像表面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封护方法为:使用毛刷蘸取2%丙稀酸树脂溶液,朝一个方向均匀涂刷,涂3-5遍,放置18-30h使其干燥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鎏金铜造像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觉辰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