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613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包括:将连铸板坯经除磷、初轧和精轧,获得精轧板;所述精轧板包括:厚度≤50mm,长度8~30m的第一中厚板;厚度50~90mm,长度8~20m的第二中厚板;将所述精轧板进行两段式冷却,获得淬火板;所述两段式冷却中,所述第一中厚板均采用直通式冷却;所述第二中厚板均采用摆动式冷却,所述两段式冷却包括:第一段冷却,于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下冷却;第二段冷却,于ACC层流冷却装置下冷却;所述第二段冷却的上集管流量均为180~24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钢铁冶金
,特别涉及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
技术介绍
在线淬火是利用轧后余热实现淬火的一种技术,一般用于生产抗拉强度大于600MPa的钢板,冷却终冷温度小于200℃。随着新品种的开发和市场上厚度的大量需求,在线淬火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制程和技术保障。目前,对于终冷温度较低的在线淬火钢板,传统的层流冷却装置和超快冷装置的常规的冷却方法,难以满足厚板的板形平直度和冷却强度及冷却终冷温度要求,这也成为产品研发的主要难题。利用汽雾冷却装置、层流冷却装置及超快冷装置,部分中/宽厚板生产线进行了在线淬火钢板的生产。对比文件1:申请号为“201610771404.X”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喷射流的厚板在线淬火方法,使用超快冷使用往复式三次对钢板进行冷却,但是采用此方法对轧制节奏影响较大,影响生产效率,冷却时间长,造成冷却水的浪费,降低了冷却效率。对比文件2:申请号为“200910091825.8”公开了一种适合不同厚度高强韧钢板的直接淬火工艺,采用高密度层流冷却实现钢板在线淬火,不同厚度钢板在通过冷却区平均冷却速度为25-45℃/s,冷却终止温度降至450℃以下,钢板冷却强度及冷却终冷温度不能达到要求。因此,如何开发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能够确保钢板的冷却均匀和板形平直度、减少冷却时间和冷却水的浪费、同时钢板冷却强度及冷却终冷温度能达到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段式冷却,实现钢板在线淬火,并确保了钢板的冷却均匀和板形平直度,减少冷却时间和冷却水的浪费、同时钢板冷却强度及冷却终冷温度能达到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连铸板坯经除磷、初轧和精轧,获得精轧板;所述精轧板包括:厚度≤50mm,长度8~30m的第一中厚板;厚度50~90mm,长度8~20m的第二中厚板;将所述精轧板进行两段式冷却,获得淬火板;所述两段式冷却中,所述第一中厚板均采用直通式冷却;所述第二中厚板均采用摆动式冷却;其中,所述两段式冷却包括:第一段冷却,于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下冷却;所述第一段冷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冷却区;所述冷却区均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包括下集管和下集管;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区的喷嘴的上集管流量为200~450m3/h,下集管流量为300~700m3/h;所述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冷却区的喷嘴的上集管流量为180~370m3/h,下集管流量为270~550m3/h;第二段冷却,于ACC层流冷却装置下冷却;所述第二段冷却的上集管流量均为180~240m3/h,下集管流量均为400~600m3/h。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冷却区的长度比值为2:1:3:1:3:1: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冷却的喷嘴下集管均为正向喷射;所述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冷却区的喷嘴上集管为正向喷射,所述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冷却区的喷嘴上集管为反向喷射。进一步地,所述正向喷射为冷却水流喷射方向与所述精轧板运行方向一致,并与所述精轧板成范围为45~70的倾斜角,所述反向喷射为冷却水流喷射方向与所述精轧板运行方向相反,并与所述精轧板成范围为45~70的倾斜角。进一步地,所述两段式冷却中,下集管流量与上集管流量的比值均为1.5~3。进一步地,所述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的辊速为0.5~1.0m/s。进一步地,对于所述第一中厚板,先将所述精轧板预矫直,后在所述两段式冷却中均采用直通式冷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厚板在第一段冷却中的辊速与所述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的辊速相同,经所述第二段冷却后,所述第一中厚板板返红温度小于20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厚板在第一段冷却中的辊速与所述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的辊速相同,在第二段冷却中以速度0.4~0.6m/s摆动,冷却至温度小于200℃后以0.5m/s速度运行出ACC层流冷却装置。进一步地,所述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的冷却用水压力0.48~0.52MPa,所述ACC层流冷却装置的冷却用水压力0.18~0.22MPa。进一步地,所述精轧板进行两段式冷却前的入水温度为770~85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段式冷却,利用双机架宽厚板生产线上的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最大水流量9000m3/h)和ACC层流冷却装置(最大水流量11800m3/h)联合冷却实现厚板的在线淬火,将直通式在线淬火的钢板厚度范围扩大到50mm(冷却终冷温度小于200℃),实现了50-90mm摆动式在线淬火(冷却终冷温度小于200℃),减少冷却时间和冷却水的浪费、同时钢板冷却强度及冷却终冷温度能达到要求,同时控制两段式冷却参数实现了钢板在线淬火,并确保了钢板的冷却均匀和板形平直度;具体地: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常用的超长冷却区长度36m,将直通式在线淬火的钢板厚度范围扩大到50mm(冷却终冷温度小于200℃),减少摆动冷却在线淬火时间,减少冷却时间和冷却水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序成本;(2)采用上下集管水流量及密度比例控制,实现钢板在线淬火,并确保了钢板冷却均匀和板形平直度。(3)两段式高压和低压冷却方法通过厚板不同温度段、冷速及相变组织的一体化控制,将冷却路径与厚板冷却有机结合,实现厚板在线淬火。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中的生产线布置示意图;图中,1、加热炉;2、除鳞机;3、粗轧机;4、精轧机;5、预矫直机;6、入水温度高温计;7、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8、中间高温计;9、ACC层流冷却装置;10、出水上表面高温计;11、出水下表面高温计;12、返红高温计。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将连铸板坯经除磷、初轧和精轧,获得精轧板;所述精轧板包括:厚度≤50mm,长度8~30m的第一中厚板;厚度50~90mm,长度8~20m的第二中厚板;/n将所述精轧板进行两段式冷却,获得淬火板;所述两段式冷却中,所述第一中厚板均采用直通式冷却;所述第二中厚板均采用摆动式冷却;其中,所述两段式冷却包括:/n第一段冷却,于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下冷却;所述第一段冷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冷却区;所述冷却区均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包括下集管和下集管;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区的喷嘴的上集管流量为200~45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连铸板坯经除磷、初轧和精轧,获得精轧板;所述精轧板包括:厚度≤50mm,长度8~30m的第一中厚板;厚度50~90mm,长度8~20m的第二中厚板;
将所述精轧板进行两段式冷却,获得淬火板;所述两段式冷却中,所述第一中厚板均采用直通式冷却;所述第二中厚板均采用摆动式冷却;其中,所述两段式冷却包括:
第一段冷却,于ADCOS-PM倾斜喷射流冷却装置下冷却;所述第一段冷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冷却区;所述冷却区均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包括下集管和下集管;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却区的喷嘴的上集管流量为200~450m3/h,下集管流量为300~700m3/h;所述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冷却区的喷嘴的上集管流量为180~370m3/h,下集管流量为270~550m3/h;
第二段冷却,于ACC层流冷却装置下冷却;所述第二段冷却的上集管流量均为180~240m3/h,下集管流量均为400~600m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冷却区的长度比值为2:1:3:1:3: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冷却的喷嘴下集管均为正向喷射;
所述第一、第三、第五、第七冷却区的喷嘴上集管为正向喷射,所述第二、第四、第六和第八冷却区的喷嘴上集管为反向喷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厚板的在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卫阳田鹏田士平闫智平董占斌李群霍常浩沈开照刘志强张志军荀利涛冯韦王坤杜群超杨子江慕文杰张同洪福于文飞陈全武王庆敏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