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07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其中,所述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于电芯,且与至少另一路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自均衡充电电路包括:均衡电压比较模块,在连接的电芯电压大于预设的均衡电压时,通过一充电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在所有的自均衡充电电路检测的电芯电压均大于所述均衡电压时,通过一结束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充电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开启小电流充电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结束充电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可实现对电池组充电时自动小电流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现有电池制造水平和工艺的制约,各个电池单体之间会存在细微的差别,即存在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会使电池单体的各项参数大相径庭,进而导致各个电池单体的输出电压不一样。根据需要,如果要将多个电池单体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电池组,则需要采用电压均衡手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升电池组的性能。而在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自放电程度以及部位温度等原因,也会导致电池单体出现不一致性现象,从而影响了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现有的充电器大部分缺乏对电池的有效控制,而单独的智能充电器在价格上又比较昂贵,这些原因都制约了对电池组的均压管理,从而会影响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如何实现对电池组充电时自动小电流均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于电芯,且与至少另一路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所述自均衡充电电路包括:均衡电压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连接于电芯,且与至少另一路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n所述自均衡充电电路包括:/n均衡电压比较模块,在连接的电芯电压大于预设的均衡电压时,通过一充电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在所有的自均衡充电电路检测的电芯电压均大于所述均衡电压时,通过一结束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n所述充电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开启小电流充电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n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结束充电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均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连接于电芯,且与至少另一路自均衡充电电路连接;
所述自均衡充电电路包括:
均衡电压比较模块,在连接的电芯电压大于预设的均衡电压时,通过一充电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在所有的自均衡充电电路检测的电芯电压均大于所述均衡电压时,通过一结束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充电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开启小电流充电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一外部控制器发出结束充电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关控制管;所述开关控制管为mos管,栅极连接于所述所述均衡电压比较模块连接,源极连接于电芯负极,漏极连接于所述结束信号发送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电压比较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基准电压源以及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芯的正负极;
所述基准电压源与所述第三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芯的正负极之间,并根据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确定所述均衡电压;
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基准电压源之间,当电芯电压大于均衡电压时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源为TL4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均衡充电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涛江涛欧阳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