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735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包括四面所围的钢板桩,相邻两根钢板桩锁口相扣,钢板桩所围区域内设有施工完成的桩基钢护筒,相邻钢板桩锁口的外侧喷涂有泡沫胶层,相邻的钢板桩锁口的内侧填充有棉絮掺和植筋胶的混合物,相邻钢板桩锁口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细砂,钢板桩所围区域内的基底中插设有一组桩基钢护筒,钢板桩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两层圈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支撑体系通过低潮位安装,可尽量降低内支撑体系的标高,使围堰结构设计更合理;围堰堵漏采用三重组合方法,确保了在海域潮汐变化影响下围堰的止水效果;围堰封底采用低水潮位抽水干封,在基底铺设一层竹胶板,可以防止封底时翻浆,有效地保证了封底厚度,确保了封底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属于桥梁钢板桩围堰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蓬勃发展,跨江跨海桥梁建设日益增多,而基础施工作为建设中的关键控制环节,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进展。钢板桩围堰作为基础施工的一种方法,具有防水性能好、截面抗弯性能强、适用各类土层等优点,现场施工可以根据基础形式组成各种形状的围堰,同时材料可周转,成本相对较低,被广泛地用于水域施工中。在海域滩涂区或浅海区采用钢板桩围堰结构进行深水基础施工,由于施工工况复杂,安全风险高,不可控因素多,传统施工中未对海域区钢板桩围堰进行总结和推广。目前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设计中未考虑海域潮汐的影响,造成围堰结构设计相对不合理,施工成本高;围堰受潮汐冲刷影响,锁口填充的细砂流失,止水效果差;围堰处于淤泥层,封底时存在翻浆,无法保证封底厚度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通过低潮位安装内支撑体系,尽量降低内支撑体系的标高,使围堰结构设计更合理;围堰堵漏采用三重组合方法,确保了在海域潮汐变化影响下围堰的止水效果;围堰封底采用低水潮位抽水干封,在基底铺设一层竹胶板,可以防止封底时翻浆,有效地保证了封底厚度,确保了封底质量。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包括四面所围的钢板桩,相邻两根钢板桩锁口相扣,钢板桩所围区域内设有施工完成的桩基钢护筒,相邻钢板桩锁口的外侧喷涂有泡沫胶层,相邻的钢板桩锁口的内侧填充有棉絮掺和植筋胶的混合物,相邻钢板桩锁口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细砂,钢板桩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两层圈梁,分别为第一层圈梁和第二层圈梁,其中第一层圈梁由固定在第一层圈梁下部的与钢板桩内壁连接的第一层圈梁固定牛腿支撑,第二层圈梁由固定在第二层圈梁下部的与钢板桩内壁连接的第二层圈梁固定牛腿支撑,第一层圈梁上架设有第一层内支撑,第一层内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层内支撑的相邻边,第二层圈梁上架设有第二层内支撑,第二层内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层内支撑的相邻边。桩基钢护筒成梅花式分布。基底由下至上包括黏土基层、竹胶板层以及封底混凝土层。桩基钢护筒上悬挂有循环使用临时牛腿。循环使用临时牛腿包括立柱以及立柱上由上至下设置的上方环和下方环,下方环的前侧面设有第一横杆,上方环的前侧面设有下端与第一横杆连接的第一斜杆,第一横杆、第一斜杆和立柱形成三角形结构,下方环的下表面设有挡块,挡块和第一横杆之间设有第二斜杆,第二斜杆、第一横杆和挡块形成三角形结构,立柱的后侧面设有底部支撑梁,底部支撑梁和立杆之间设有第三斜杆,底部支撑梁、立杆和第三斜杆形成三角形结构。上方环和下方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立柱上,立柱的侧壁设有标尺。立柱的顶部设有端头挡板,端头挡板上开设有吊装孔。本技术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利用低潮位安装有内支撑体系,尽量降低内支撑体系的标高,使围堰结构设计更合理;(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的围堰堵漏采用三种组合方法,确保了在海域潮汐变化影响下围堰的止水效果;(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封底采用低水潮位抽水干封,在基底铺设一层竹胶板,防止封底时翻浆,有效地保证了封底厚度,确保了封底质量;(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采用了可周转的临时牛腿,悬挂于桩基钢护筒壁体上用于围堰内圈梁安放及固定,待固定牛腿安装完毕后,可及时进行临时牛腿的周转循环使用;(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结构施工安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翻浆,确保了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施工过程中的钢板桩围堰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施工过程中的钢板桩围堰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第一层内支撑体系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层内支撑体系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钢板桩圈梁固定牛腿大样图。图6是钢板桩锁口封堵示意图。图7是循环使用临时牛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板桩,2-第一层圈梁,3-循环使用临时牛腿安装,31、立柱,32、上方环,33、下方环,34、第一斜杆,35、第一横杆,36、挡块,37、第二斜杆,38、底部支撑梁,39、第三斜杆,310、标尺,311、端头挡板,312、吊装孔,313、紧固螺栓,4-第一层圈梁固定牛腿,5-第二层圈梁,6-第二层圈梁固定牛腿,7-承台,8-封底混凝土层,9-黏土基层,10-桩基钢护筒,11-第一层内支撑,12-第二层内支撑,13-细砂,14-棉絮掺和植筋胶的混合物,15-泡沫胶层,16-竹胶板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参照图1至图7,包括四面所围的钢板桩1,相邻两根钢板桩锁口相扣,钢板桩所围区域内设有施工完成的桩基钢护筒桩基钢护筒10,相邻钢板桩锁口的外侧喷涂有泡沫胶层15,相邻的钢板桩锁口的内侧填充有棉絮掺和植筋胶的混合物14,相邻钢板桩锁口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细砂13,钢板桩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两层圈梁,分别为第一层圈梁2和第二层圈梁5,其中第一层圈梁由固定在第一层圈梁下部的与钢板桩内壁连接的第一层圈梁固定牛腿4支撑,第二层圈梁由固定在第二层圈梁下部的与钢板桩内壁连接的第二层圈梁固定牛腿6支撑,第一层圈梁上架设有第一层内支撑,第一层内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层内支撑的相邻边,第二层圈梁上架设有第二层内支撑,第二层内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层内支撑的相邻边。其中桩基钢护筒成梅花式分布。基底由下至上包括黏土基层9、竹胶板层16以及封底混凝土层8。循环使用临时牛腿包括立柱31以及立柱上由上至下设置的上方环32和下方环33,下方环的前侧面设有第一横杆35,上方环的前侧面设有下端与第一横杆连接的第一斜杆34,第一横杆、第一斜杆和立柱形成三角形结构,下方环的下表面设有挡块36,挡块和第一横杆之间设有第二斜杆37,第二斜杆、第一横杆和挡块形成三角形结构,立柱的后侧面设有底部支撑梁38,底部支撑梁和立杆之间设有第三斜杆39,底部支撑梁、立杆和第三斜杆形成三角形结构。挡板和立柱之间的空间a形成卡槽结构,能够将循环使用临时牛腿卡装在桩基钢护筒上。上方环和下方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313固定在立柱上,立柱的侧壁设有标尺310。立柱的顶部设有端头挡板311,端头挡板上开设有吊装孔3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施工:(1)内支撑体系标高确定:根据钢板桩围堰所处的地层和水位情况,确定钢板桩围堰内支撑体系的标高;(2)循环使用临时牛腿安装:在低潮水位状态下,将循环使用临时牛腿3悬挂于桩基钢护筒10的顶部,然后将第一层圈梁安装在循环使用临时牛腿的底部支撑梁的上表面,作为钢板桩插打时的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包括四面所围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钢板桩锁口相扣,钢板桩所围区域内设有施工完成的桩基钢护筒,相邻钢板桩锁口的外侧喷涂有泡沫胶层,相邻的钢板桩锁口的内侧填充有棉絮掺和植筋胶的混合物,相邻钢板桩锁口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细砂,钢板桩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两层圈梁,分别为第一层圈梁和第二层圈梁,其中第一层圈梁由固定在第一层圈梁下部的与钢板桩内壁连接的第一层圈梁固定牛腿支撑,第二层圈梁由固定在第二层圈梁下部的与钢板桩内壁连接的第二层圈梁固定牛腿支撑,第一层圈梁上架设有第一层内支撑,第一层内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层内支撑的相邻边,第二层圈梁上架设有第二层内支撑,第二层内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层内支撑的相邻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包括四面所围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钢板桩锁口相扣,钢板桩所围区域内设有施工完成的桩基钢护筒,相邻钢板桩锁口的外侧喷涂有泡沫胶层,相邻的钢板桩锁口的内侧填充有棉絮掺和植筋胶的混合物,相邻钢板桩锁口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细砂,钢板桩的内壁由上至下设有两层圈梁,分别为第一层圈梁和第二层圈梁,其中第一层圈梁由固定在第一层圈梁下部的与钢板桩内壁连接的第一层圈梁固定牛腿支撑,第二层圈梁由固定在第二层圈梁下部的与钢板桩内壁连接的第二层圈梁固定牛腿支撑,第一层圈梁上架设有第一层内支撑,第一层内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层内支撑的相邻边,第二层圈梁上架设有第二层内支撑,第二层内支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层内支撑的相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其特征在于:桩基钢护筒成梅花式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域潮汐区钢板桩围堰,其特征在于:基底由下至上包括黏土基层、竹胶板层以及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银超许平华李校峰李维肖明伟吴冰李宁周小刚简毛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