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图像识别方法一般是将图像数据导入软件后,软件对图像画面进行图像识别以识别出画面中的所有物体及物体的动作或表情等特征信息,若想对图像画面中的局部位置进行识别,则需要使用鼠标光标框出画面的局部位置,再对框住的局部区域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该方法虽然可实现局部识别的目的,但是其趣味性较差。而现有推出了眼球追踪技术,其普遍用于通过眼球追踪反映出用户看到某个物体时的关注点位置,但是该过程是单向的,无法根据眼球运动控制计算机做出对应的操作,用户在关注图像中的事物时无法读取到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可提高眼球追踪技术的互动性,同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提高趣味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眼球追踪系统中,包括:/n步骤S1:采集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建立虚拟图像模型;/n步骤S2:采集至少包含有注视坐标和注视时长的眼动数据,当在任意一注视坐标上的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在虚拟图像模型表面以所述注视坐标为原点生成基准标识框,根据注视时长将基准标识框沿虚拟图像模型表面进行放大,以获得最终识别范围;/n步骤S3:对最终识别范围内的图像进行识别,以生成最终识别范围内图像的特征信息并对其进行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眼球追踪系统中,包括:
步骤S1:采集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建立虚拟图像模型;
步骤S2:采集至少包含有注视坐标和注视时长的眼动数据,当在任意一注视坐标上的注视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在虚拟图像模型表面以所述注视坐标为原点生成基准标识框,根据注视时长将基准标识框沿虚拟图像模型表面进行放大,以获得最终识别范围;
步骤S3:对最终识别范围内的图像进行识别,以生成最终识别范围内图像的特征信息并对其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对最终识别范围内的图像进行图像放大,再对放大后的图像进行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最终识别范围内的图像进行图像放大后,还包括:将放大后的图像进行像素还原,再对像素还原后的放大图像进行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数据包括二维图像数据和三维图像数据,根据二维图像数据建立二维的虚拟图像模型,根据三维图像数据建立三维的虚拟图像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动数据包括眼动路径,根据所述眼动路径在虚拟图像模型中创建与眼动路径相匹配的移动标识线,且所述移动标识线具有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贵勇,岑加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