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86218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识别方法包括S1:采集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建立虚拟图像模型;S2:采集眼动数据,根据眼动数据判断虚拟图像模型中任意一坐标的注视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是,则将该坐标标记为基准点并为基准点记录标记时间;S3:根据基准点的标记时间对多个基准点进行依次连线,判断多个基准点间的连线是否构成封闭区域,若是,则将该封闭区域标记为基准区域;S4:对虚拟图像模型中基准区域进行图像识别,以生成基准区域的特征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眼球追踪技术的互动性,同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眼球追踪是通过捕捉眼球运动信息,对其进行建模和模拟后估计视线方向或眼睛注视点位置的技术,通过眼球追踪技术可更好地理解人类对某个事物的反应;但是,现有的眼球追踪技术普遍用于通过眼球追踪反映出用户看到某个物体时的关注点位置,而该过程是单向的,使得现有的眼球追踪技术的互动性较差。再加上,现有的眼球追踪技术只是将用户的眼球运动轨迹转换为计算机语言中的移动路径,无法读取到用户当前正在关注的事物的特征,使得图像中很多细节部分被忽略,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可提高眼球追踪技术的互动性,同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S1:采集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建立虚拟图像模型;/n步骤S2:采集眼动数据,根据眼动数据判断虚拟图像模型中任意一坐标的注视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是,则将该坐标标记为基准点并为基准点记录标记时间;/n步骤S3:根据基准点的标记时间对多个基准点进行依次连线,判断多个基准点间的连线是否构成封闭区域,若是,则将该封闭区域标记为基准区域;/n步骤S4:对虚拟图像模型中基准区域进行图像识别,以生成基准区域的特征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采集图像数据,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建立虚拟图像模型;
步骤S2:采集眼动数据,根据眼动数据判断虚拟图像模型中任意一坐标的注视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若是,则将该坐标标记为基准点并为基准点记录标记时间;
步骤S3:根据基准点的标记时间对多个基准点进行依次连线,判断多个基准点间的连线是否构成封闭区域,若是,则将该封闭区域标记为基准区域;
步骤S4:对虚拟图像模型中基准区域进行图像识别,以生成基准区域的特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数据包括二维图像数据和三维图像数据,根据二维图像数据建立二维的虚拟图像模型,根据三维图像数据建立三维的虚拟图像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动数据中还包括眼动路径,根据所述眼动路径在虚拟图像模型中创建与眼动路径相匹配的移动光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眼球追踪的图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判断多个基准点间的连线是否构成封闭区域的方法为:
判断是否存在不同标记时间的两个基准点相互重合,若存在,则基准点间的连线必定存在封闭区域;或,
判断是否存在不同标记时间的两个基准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若存在,则基准点间的连线必定存在封闭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贵勇岑加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朗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