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86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该校准装置包括安装在主油路中的润滑油箱、主油泵与除泡模块,以及并接在主油路中的标准油路与待测油路,标准油路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一稳压缓冲罐、标准颗粒度传感器、第一循环油泵;待测油路上依次安装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计、第二稳压缓冲罐、待测颗粒度传感器、第二循环油泵。该方法包括:将标准油路与待测油路中影响因素调整一致,当已知颗粒度的润滑油在装置中循环达到稳态,分别对标准颗粒度传感器、待测颗粒度传感器进行读值,根据读值,得到校准数据,分析待测颗粒度传感器准确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
,涉及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设备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和智能化发展,鉴于传统的数据采集和实验室分析信息滞后、效率低,作为一种实时监控设备安全可靠性的技术手段,润滑油在线监测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动。其中,精密的传感技术是实现润滑油品质及设备运行状态的前提,传感器是远程监测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润滑油颗粒度能够给出油中所含颗粒尺寸及数量,是判断机械设备磨损总量、磨损的严重程度和磨损类型的依据,同时也是是润滑油污染度分析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润滑油颗粒度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目前市场上各厂家提供的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质量参差不齐,颗粒度传感器工程化应用研究较少,需要搭建在线监测模拟平台,对传感器进行精度校准与评价才能放心投入使用,该测量
的方案几乎为空白,专业的技术与装备也难以实现,因此提供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旨在为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校准与准确度评价提供思路与方法,在操作简单、成本低的基础上,满足实际需求,提高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为动态工况下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校准以及准确度检测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测量精度高、性能优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包括润滑油箱、主油泵、主油路、除泡模块、标准油路、待测油路、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一稳压缓冲罐、第二稳压缓冲罐、标准颗粒度传感器、待测颗粒度传感器、第一计量泵、第二计量泵、标准数据传输线、待测数据传输线、上位机。其中,所述润滑油箱、主油泵与除泡模块依次安装在主油路中,所述标准油路与待测油路并接在主油路中,位于除泡模块与润滑油箱之间,所述标准油路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一稳压缓冲罐、标准颗粒度传感器、第一计量泵;所述待测油路上依次安装有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计、第二稳压缓冲罐、待测颗粒度传感器、第二计量泵。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箱竖直设置,顶部设有油液注入口、油液进口,侧面设有搅拌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箱上部为圆柱形或四方体形,下部为圆锥形或四棱体形;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箱油液出口位于圆锥形或四棱锥尖顶部位,并与主油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与第二流量调节阀的规格与型号均相同;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的规格与型号均相同;第一稳压缓冲罐与第二稳压缓冲罐的规格与型号均相同;第一计量泵与第二计量泵规格与型号均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油路与待测油路管材、管径、长度均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油路与待测油路水平放置,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标准油路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一稳压缓冲罐、第一计量泵与待测油路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计、第二稳压缓冲罐、第二计量泵安装在相对对应的相同位置上,对应连线与油液流经方向垂直,水平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稳压缓冲罐与第二稳压缓冲罐为圆柱形,管径至少为标准油路/待测油路管径的3倍;进一步地,所述主油路管径至少为标准油路/待测油路的2倍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标准颗粒度传感器、待测颗粒度传感器通过标准数据传输线、待测数据传输线与上位机USB接口连接,上位机接收并显示检测数据;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完成,并将装置冲洗干净;步骤S2:将配样好的已知颗粒粒径及浓度范围的润滑油通过油液注入口倒入润滑油箱内,将润滑油箱密封,开启搅拌装置;步骤S3:开启主油泵、除泡模块标准油路和待测油路中的各流量调节阀、流量计、计量泵、传感器;步骤S4:观察第一流量计与第二流量计示数,流量不一致时,调节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使标准油路与待测油路流量相同;步骤S5:待润滑油在装置中循环足够时间达到稳态时,即两只传感器读数波动幅度很小后,记录至少5次相邻连续时间段内的颗粒度检测数据并取平均值;步骤S6:通过比较分析标准颗粒度传感器与待测颗粒度传感器的读值,计算待测颗粒度传感器在该颗粒粒径及浓度范围内的示值误差,拟合颗粒度偏差和斜率,得到校准数据,判断待测传感器的准确度;步骤S7:改变润滑油颗粒浓度范围及添加颗粒的粒径范围,重复步骤二到六,进行不同条件下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装置结构简单易实现,方法准确简明易操作。模拟润滑油真实循环系统,控制变量唯一,对比分析润滑油流动状态下的检测数据,从而实现颗粒度传感器校准的目的,有效减少干扰因素与不确定因素,保障结果的可参考性,提高系统适用性,同时也能够分析其准确度,便于工作人员选型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含义如下:1-润滑油箱、2-主油泵、3-主油路、4-除泡模块、5-标准油路、6-待测油路、7-第一流量调节阀、8-第二流量调节阀、9-第一流量计、10-第二流量计、11-第一稳压缓冲罐、12-第二稳压缓冲罐、13-标准颗粒度传感器、14-待测颗粒度传感器、15-第一计量泵、16-第二计量泵、17-标准数据传输线、18-待测数据传输线、19上位机、101-油液注入口、102-搅拌装置、103-油液进口、104-油液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具体地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包括润滑油箱1、主油泵2、主油路3、除泡模块4、标准油路5、待测油路6、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二流量调节阀8、第一流量计9、第二流量计10、第一稳压缓冲罐11、第二稳压缓冲罐12、标准颗粒度传感器13、待测颗粒度传感器14、第一计量泵15、第二计量泵16、标准数据传输线17、待测数据传输线18、上位机19。具体的连接方式是润滑油箱1、主油泵2与除泡模块4依次安装在主油路3中,除泡模块将系统内气泡去除,避免影响检测结果;所述标准油路5与待测油路6并接在主油路3中,位于除泡模块4与润滑油箱1之间,所述标准油路4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一流量计9、第一稳压缓冲罐11、标准颗粒度传感器13、第一计量泵15;所述待测油路上依次安装有第二流量调节阀8、第二流量计10、第二稳压缓冲罐12、待测颗粒度传感器14、第二计量泵16。优选地,所述润滑油箱1上部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下部为圆锥形或四棱体形;润滑油箱1竖直设置,顶部设有油液注入口101、油液进口103,侧面设有搅拌装置102;润滑油箱1油液出口104位于圆锥形或四棱锥尖顶部位,并与主油路3相连。优选地,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二流量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校准装置包括润滑油箱(1)、主油泵(2)、主油路(3)、除泡模块(4)、标准油路(5)、待测油路(6)、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二流量调节阀(8)、第一流量计(9)、第二流量计(10)、第一稳压缓冲罐(11)、第二稳压缓冲罐(12)、标准颗粒度传感器(13)、待测颗粒度传感器(14)、第一计量泵(15)、第二计量泵(16)、标准数据传输线(17)、待测数据传输线(18)、上位机(19),所述润滑油箱(1)、主油泵(2)与除泡模块(4)依次安装在主油路(3)中,所述标准油路(5)与待测油路(6)并接在主油路(3)中,位于除泡模块(4)与润滑油箱(1)之间,所述标准油路(4)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一流量计(9)、第一稳压缓冲罐(11)、标准颗粒度传感器(13)、第一计量泵(15);所述待测油路上依次安装有第二流量调节阀(8)、第二流量计(10)、第二稳压缓冲罐(12)、待测颗粒度传感器(14)、第二计量泵(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校准装置包括润滑油箱(1)、主油泵(2)、主油路(3)、除泡模块(4)、标准油路(5)、待测油路(6)、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二流量调节阀(8)、第一流量计(9)、第二流量计(10)、第一稳压缓冲罐(11)、第二稳压缓冲罐(12)、标准颗粒度传感器(13)、待测颗粒度传感器(14)、第一计量泵(15)、第二计量泵(16)、标准数据传输线(17)、待测数据传输线(18)、上位机(19),所述润滑油箱(1)、主油泵(2)与除泡模块(4)依次安装在主油路(3)中,所述标准油路(5)与待测油路(6)并接在主油路(3)中,位于除泡模块(4)与润滑油箱(1)之间,所述标准油路(4)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一流量计(9)、第一稳压缓冲罐(11)、标准颗粒度传感器(13)、第一计量泵(15);所述待测油路上依次安装有第二流量调节阀(8)、第二流量计(10)、第二稳压缓冲罐(12)、待测颗粒度传感器(14)、第二计量泵(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箱(1)上部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下部为圆锥形或四棱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箱(1)竖直设置,顶部设有油液注入口(101)、油液进口(103),侧面设有搅拌装置(102),油液出口(104)位于圆锥形或四棱锥尖顶部位,并与主油路(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7)与第二流量调节阀(8)的规格与型号均相同;第一流量计(9)与第二流量计(10)的规格与型号均相同;第一稳压缓冲罐(11)与第二稳压缓冲罐(12)的规格与型号均相同;第一计量泵(15)与第二计量泵(16)规格与型号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润滑油颗粒度传感器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油路(5)上的第一流量调节阀(7)、第一流量计(9)、第一稳压缓冲罐(11)、第一计量泵(15)与待测油路(6)上的第二流量调节阀(8)、第二流量计(10)、第二稳压缓冲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萌萌郭万军宋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