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平衡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平衡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作为新一代的代步工具,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电动平衡车基于“动态稳定”的原理,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通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适当的指令,驱动电机进行姿态调整,保持系统的平衡。由于平衡车内含有电子元器件,因此平衡车的壳体必须密封,以防止在使用平衡车时外部的液体渗入至壳体内,而损坏壳体内的电子元器件。现有平衡车的壳体防水性能差,壳体中的上、下壳体相连接的位置处存在间隙。在雨天行驶时,雨水会顺着这些间隙渗入壳体内部,进而会影响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使用,影响平衡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平衡车的壳体,该壳体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渗入至壳体内,可有效保护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边缘设有第一突起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设有第一突起部(11),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突起部(11)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突起部(11)能够嵌入至所述第一凹槽(21)内;和/或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设有第一台阶(12),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12)相对应的第二台阶(22),所述第二台阶(22)能够与所述第一台阶(12)交错抵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设有第一突起部(11),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突起部(11)对应设置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突起部(11)能够嵌入至所述第一凹槽(21)内;和/或所述第一壳体(10)的边缘设有第一台阶(12),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台阶(12)相对应的第二台阶(22),所述第二台阶(22)能够与所述第一台阶(12)交错抵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连接形成有内部中空的安装腔(30);当所述第一壳体(10)及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突起部(11)及所述第一凹槽(21)时,所述第一凹槽(21)的第一侧壁(211)靠近所述安装腔(30),所述第一凹槽(21)的第二侧壁(212)远离所述安装腔(30),所述第一侧壁(211)与所述第二侧壁(212)相间隔,且所述第一侧壁(21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侧壁(212)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连接形成内部中空的安装腔(30);当所述第一壳体(10)及所述第二壳体(20)的边缘分别设有第一台阶(12)及第二台阶(22)时,所述第二台阶(22)的台阶面一(221)靠近所述安装腔(30),所述第二台阶(22)的台阶面二(222)远离所述安装腔(30),且所述台阶面一(221)高度高于所述台阶面二(222)的高度;
及所述第一台阶(12)的台阶面三(121)靠近所述安装腔(30),所述第一台阶(12)的台阶面四(122)远离所述安装腔(30),所述台阶面三(121)抵紧于所述台阶面一(221)时,所述台阶面四(122)抵紧于所述台阶面二(222)。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设有所述第一突起部(11)及所述第一台阶(12),所述第一突起部(11)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侧面边缘,所述第一台阶(12)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轴向端面;所述第二壳体(20)设有第一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传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尔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