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40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包括气缸盖、设于气缸盖上的气门导管搭子和设于气门导管搭子上的气门导管安装孔,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内插装在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上的气门导管,所述气缸盖内部的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的设置的第一冷却水腔、第二冷却水腔,所述气门导管的管壁上设有螺旋冷却槽,所述气门导管搭子一侧的底部设有进口冷却通道,所述气门导管搭子另一侧的顶部设有出口冷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属于气门导管冷却技术领域,通过湿式冷却,既保证了冷却液接触面积,两个水腔之间的冷却液能够充分的对流,带走热量,又保证了气门导管搭子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门导管冷却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
技术介绍
发动机气门导管能对气门的运动进行导向作用,另外,气门盘部的部分热量通过气门盘部-气门杆-气门导管散发出去,从而减少气门杆受热膨胀与气门导管之间的卡滞风险。如附图2所示,气门导管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缸盖气门导管搭子上,气门导管搭子浸泡在气缸盖水套中,由于搭子壁厚较厚,缸盖水套能带走的导管热量有限,气门导管的冷却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气门导管的搭子对气门导管进行封闭的导向作用,气门导管和气门导管安装孔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气门导管与冷却液不接触,导管的冷却效果差,容易发生气门与气门导管卡滞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某些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包括气缸盖、设于气缸盖上的气门导管搭子和设于气门导管搭子上的气门导管安装孔,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内插装在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上的气门导管,所述气缸盖内部的一侧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的一侧设置的第一冷却水腔,所述气缸盖内部的另一侧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冷却水腔,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螺旋冷却槽,所述气门导管搭子一侧的底部设有将所述螺旋冷却槽的底部与所述冷却水套内腔连通的进口冷却通道,所述气门导管搭子另一侧的顶部设有将所述螺旋冷却槽的顶部与所述冷却水套内腔连通的出口冷却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套一侧的内腔底面位置低于其另一侧内腔的底面,所述出口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冷却水套另一侧的内腔。更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冷却槽设于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的中部。更进一步的,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顶部及底部的内壁为与所述气门导管的外壁相适应的内圆柱面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气门导管的顶部及底部与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过盈配合。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在气门导管搭子的上下端分别出口冷却通道、进口冷却通道,两个冷却通道分别连接第二冷却水腔、第一冷却水腔,气门导管安装孔孔壁上的螺旋冷却槽即可连通两个水腔,既保证了冷却液接触面积,两个水腔之间的冷却液能够充分的对流,实现对气门导管的湿式冷却,带走热量,又保证了气门导管搭子的强度;气门导管的中部与螺旋冷却槽处的冷却液接触,气门导管的其余部分保持圆柱形状,即保证了过盈段的长度,又加大了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同时满足过盈量的需求和导管的冷却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气缸盖的气门导管冷却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气缸盖;2、气门导管安装孔;3、气门导管;4、螺旋冷却槽;5、第一冷却水腔;6、进口冷却通道;7、环绕气门导管搭子;8、出口冷却通道;9、第二冷却水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包括气缸盖1、设于气缸盖1上的气门导管搭子7和设于气门导管搭子7上的气门导管安装孔2,气门导管安装孔2内插装在气门导管安装孔2上的气门导管3,气缸盖1内部的一侧设有环绕气门导管搭子7的一侧设置的第一冷却水腔5,气缸盖1内部的另一侧设有环绕气门导管搭子7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冷却水腔9,气门导管安装孔2的孔壁上设有螺旋冷却槽4,气门导管搭子7一侧的底部设有将螺旋冷却槽4的底部与冷却水套5内腔连通的进口冷却通道6,气门导管搭子7另一侧的顶部设有将螺旋冷却槽4的顶部与冷却水套5内腔连通的出口冷却通道8。本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中,在气门导管搭子7的上下端分别出口冷却通道8、进口冷却通道6,两个冷却通道分别连接第二冷却水腔9、第一冷却水腔5,气门导管安装孔2孔壁上的螺旋冷却槽4即可连通两个水腔,既保证了冷却液接触面积,两个水腔之间的冷却液能够充分的对流,带走热量,又保证了气门导管搭子7的强度。气门导管3的中部与螺旋冷却槽4处的冷却液接触,气门导管3的其余部分保持圆柱形状,即保证了过盈段的长度,又加大了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同时满足过盈量的需求和导管的冷却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套5一侧的内腔底面位置低于其另一侧内腔的底面,出口冷却通道8连通冷却水套5另一侧的内腔。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冷却槽4设于气门导管安装孔2孔壁的中部。螺旋冷却槽4的形式有多种,可圆周局部、轴向错落布置,也可以圆周方向整圆开槽。增加气门导管3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气门导管安装孔2顶部及底部的孔壁为与气门导管3的外壁相适应的内圆柱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气门导管3的顶部及底部与气门导管安装孔2过盈配合。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包括气缸盖(1)、设于气缸盖(1)上的气门导管搭子(7)和设于气门导管搭子(7)上的气门导管安装孔(2),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2)内插装在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2)上的气门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内部的一侧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7)的一侧设置的第一冷却水腔(5),所述气缸盖(1)内部的另一侧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7)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冷却水腔(9),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2)的孔壁上设有螺旋冷却槽(4),所述气门导管搭子(7)一侧的底部设有将所述螺旋冷却槽(4)的底部与所述冷却水套(5)内腔连通的进口冷却通道(6),所述气门导管搭子(7)另一侧的顶部设有将所述螺旋冷却槽(4)的顶部与所述冷却水套(5)内腔连通的出口冷却通道(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包括气缸盖(1)、设于气缸盖(1)上的气门导管搭子(7)和设于气门导管搭子(7)上的气门导管安装孔(2),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2)内插装在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2)上的气门导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内部的一侧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7)的一侧设置的第一冷却水腔(5),所述气缸盖(1)内部的另一侧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7)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冷却水腔(9),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2)的孔壁上设有螺旋冷却槽(4),所述气门导管搭子(7)一侧的底部设有将所述螺旋冷却槽(4)的底部与所述冷却水套(5)内腔连通的进口冷却通道(6),所述气门导管搭子(7)另一侧的顶部设有将所述螺旋冷却槽(4)的顶部与所述冷却水套(5)内腔连通的出口冷却通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荧均潘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