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1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动机缸头,所述发动机缸头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发动机缸头并延伸至发动机内部的锁紧螺栓,所述发动机缸头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接口,所述发动机缸头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接口。该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当发动机工作产生较多热量时,再通过启动冷却液膨胀箱顶部的水泵使循环冷却管内部的热量循环传至冷却液膨胀箱的内部冷却,然后通过启动冷却风扇将发动机和发动机缸头外表面剩余的热量通过风冷冷却,达到了冷却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发动机缸头冷却效果差导致使用寿命减少或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为一种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通用小型汽油机一般为单缸机,少数为双缸或四缸机,由于通用小型汽油机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所以在各种机具配套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背负式机械之中,通用小型汽油机更是唯一的配套动力,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它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在通用汽油发动机中,发动机是静置在壳体内,只能依靠风扇主动散热,如果仅仅在汽缸头的外部设置若干散热片,往往达不到风冷散热的要求,特别是针对高速通用汽油发动机,其发热量将大于普通的通用汽油发动机,如果不将热量排出至发动机外时可能导致发动机内部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或损坏的情况,因此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故而提出了一种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具备冷却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发动机缸头冷却效果差导致使用寿命减少或损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动机缸头(2),所述发动机缸头(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发动机缸头(2)并延伸至发动机(1)内部的锁紧螺栓(3),所述发动机缸头(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接口(4),所述发动机缸头(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接口(5),所述发动机(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膨胀箱(7),所述冷却液膨胀箱(7)顶部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箱盖(8),所述冷却液膨胀箱(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9),所述水泵(9)与冷却液膨胀箱(7)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机发动机缸头冷却结构,包括发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动机缸头(2),所述发动机缸头(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贯穿发动机缸头(2)并延伸至发动机(1)内部的锁紧螺栓(3),所述发动机缸头(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接口(4),所述发动机缸头(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接口(5),所述发动机(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膨胀箱(7),所述冷却液膨胀箱(7)顶部的左侧螺纹连接有箱盖(8),所述冷却液膨胀箱(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9),所述水泵(9)与冷却液膨胀箱(7)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水泵(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节温器(11),所述水泵(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贯穿进水管接口(4)和出水管接口(5)并延伸至水箱(7)左侧的循环冷却管(12),所述循环冷却管(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并延伸至循环冷却管(12)外部的水温传感器(13),所述循环冷却管(12)与水泵(9)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套(14),所述循环冷却管(12)与发动机缸头(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套(15),所述循环冷却管(12)与冷却液膨胀箱(7)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火龙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