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
,具体是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
技术介绍
采用自顶向下,即TOP-DOWN的冷却方式的发动机气缸盖,因为取消了出水管,在气缸盖的中间设计有带中隔板的结构,来提升底层下水套水流的流动。同时为生产制造,特别是砂芯成型和堆放工艺考虑,中隔板一般采用平行于缸盖底板的隔断式结构。对于传统气缸体到缸盖的冷却方式来说中隔板水平不会对水流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对于TOP-DOWN的冷却方式来说,现有单纯水平且隔断的中隔板会导致冷却液流阻增大,对缸盖气门鼻梁区的冷却起到的是阻碍作用,因此容易使气缸盖受交变热应力影响而产生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能够提高缸盖气门间鼻梁区的冷却液流速,降低气缸盖鼻梁区温度,提高发动机动力性,降低油耗。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包括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上水套和下水套;以及喷油器衬套,所述喷油器衬套穿过中隔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包括中隔板(1),所述中隔板(1)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上水套(2)和下水套(3);以及喷油器衬套(4),所述喷油器衬套(4)穿过中隔板(1),其外表面与所述中隔板(1)固定连接;还包括两个以上的气道(5),两个以上的所述气道(5)围绕所述喷油器衬套(4)开设;其特征在于:/n所述中隔板(1)由外到内包括倾斜角度依次增大的斜面(6)和斜槽(7),所述斜面(6)沿所述喷油器衬套(4)方向向下倾斜;在与喷油器衬套(4)的外表面连接处的所述中隔板(1)上设置有与各气道(5)之间形成鼻梁区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两个以上所述斜槽(7),两个以上的所述斜槽(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气缸盖结构,包括中隔板(1),所述中隔板(1)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上水套(2)和下水套(3);以及喷油器衬套(4),所述喷油器衬套(4)穿过中隔板(1),其外表面与所述中隔板(1)固定连接;还包括两个以上的气道(5),两个以上的所述气道(5)围绕所述喷油器衬套(4)开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隔板(1)由外到内包括倾斜角度依次增大的斜面(6)和斜槽(7),所述斜面(6)沿所述喷油器衬套(4)方向向下倾斜;在与喷油器衬套(4)的外表面连接处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元,向本杰,兰棠洁,朱杰,王志刚,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