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06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4
一种焊接件,焊接件上设有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布置的多个沉台,沉台内设有焊接通孔,相邻的焊接通孔相对于焊接线的轴线交错布置。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两个相对侧。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内外两侧。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上下两侧。焊接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且用于与另一焊接件贴合的第二表面,沉台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沉台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冲压形成。沉台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焊接线为轴对称图形或者中心对称图形。焊接通孔为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设置的腰型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件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件。
技术介绍
理论上,所有加热焊接的过程中,因为要向接头区域输入很多的热量,在焊缝附近区域形成加热和冷却过程,这对靠近焊缝热影响区的组强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引起热影响区硬度、强度、韧性等力学参数的变化。热焊接导致的焊接变形不可避免。特别是焊接件零件之间的焊接,因材料厚度较低,大面积焊接件平面内通常布置大量的焊缝,因结构设计的原因,常常无法对这些焊缝进行合理的排布。翘曲变形是影响焊接成品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见的控制焊接件翘曲变形的手段有以下几种:1.反变形,将需要焊接的两个构件装配成和焊接变形相反的方向进行预先反变形。但这个方法需要精确计算变形量,对工艺CAE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且反变形措施并不能在所有的结构中应用。2.刚性固定,将构件加以固定来限制焊接变形,对于结构刚度较小的构件,可以采用工装临时支撑,焊接时抑制住变形。这种方法实际上增加了焊接成品的内应力。实际上绝大部份焊接变形是随着焊接构件冷却一起发生的,而冷却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采用这种方法抑制变形,通常需要大量的临时支撑工装,不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3.通过选择合适的板厚、增加加强肋等方法避免变形。这些方法都要以牺牲结构成本为代价来换取抑制产品的变形,对汽车焊接件结构来讲,力学性能和成本是比焊接变形更加重要的设计元素。这样的做法只能在不影响结构机械性能和成本的前提下有限采用。4.选择合理的焊接件、焊接参数、装配焊接顺序,或者采用火焰纠正法等制造工艺方法来控制焊接变形。这些方式虽然可以解决部分焊接变形,但通常会造成工序增加。在实际生产中将焊接参数、焊接顺序等调试到最佳状态,焊接件、焊接参数的最大作用是保证焊接牢固性、熔核形状、熔核大小等,一般不用焊接参数来优化焊接变形。火焰纠正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焊接变形,但需要增加生产工序,且一次只能纠正一个位置,效率低下,火焰法的另一个弊端是该方法会改变材料性能。以上列举的焊接件变形翘曲的改善方法,要么会增加成本,要么效果不明显,要么产生内应力,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焊接件因焊接带来的翘曲变形是成品件尺寸误差的最主要的来源,控制焊接变形是解决成品件尺寸误差的首要问题。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焊接变形的焊接件。本技术提供一种焊接件,所述焊接件上设有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布置的多个沉台,所述沉台内设有焊接通孔,相邻的焊接通孔相对于焊接线的轴线交错布置。进一步地,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两个相对侧。进一步地,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内外两侧。进一步地,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上下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焊接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且用于与另一焊接件贴合的第二表面,所述沉台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进一步地,所述沉台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冲压形成。进一步地,所述沉台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线为轴对称图形或者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通孔为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设置的腰型孔。本技术提供的焊接件,可有效解决翘曲变形问题的同时,不增加模具、工装、焊接工序,在没有任何成本的变化下,提高焊接件焊接零件产品精度。零件翘曲变形被锁止在焊接通孔区域,不影响最终成品的尺寸精度。不借助其它辅助手段,巧妙利用内部结构消化翘曲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焊接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焊接通孔的布置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焊接线、沉台和焊接通孔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焊接线、沉台和焊接通孔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中焊接线、沉台和焊接通孔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焊接线、沉台和焊接通孔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焊接件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且用于与另一焊接件贴合的第二表面。焊接件上设有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沉台,沉台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凹陷,且沉台通过自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冲压的方式形成,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表面上直接挖出多个沉台,沉台的设置可以增加焊接区域的结构强度。沉台内设有焊接通孔,可在在焊接通孔处采用焊条进行融化焊的工艺焊接。本实施例中的焊接通孔为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设置的腰型孔,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焊接通孔也可以为其它的矩形孔、弧形孔等其它长条形通孔。请进一步参阅图2,相邻的焊接通孔相对于焊接线的轴线交错布置,分布于焊接线轴线的两个相对侧。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焊接线为将两个焊接件焊接在一起的各个焊接部位的整体轮廓线,例如,图1中的a1、b1、c1均为焊接线,本技术中的焊接线轴线为各焊接线的轴线,其距离各焊接线的各焊缝的距离大致相同,例如图2中的X1、X2均为焊接线轴线,在图2中,焊接线轴线X1两侧的焊接通孔(特别是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X1的内外两侧,焊接线轴线X2两侧的焊接通孔(特别是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X2的上下两侧,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使焊缝分布于焊接线轴线的两个相对侧,可以从相反的方向抵抗变形,不但有利于提高被焊接的两个焊接件的连接强度,而且热变形方向可以从相反的方向互相抵抗,使焊接变形达到动态平衡。为了保证焊接变形的动态平衡,更为优选地是,将焊接线尽量设置为轴对称图形或者中心对称图形。图3至图6所示为焊接线的几种设置方式,在图3至图6中的线条代表焊接线,圆形代表焊点,由于本实施例的焊接通孔为腰形孔,因此,图3至图6中的焊点实际上为条状的焊缝,在图3至图6对应的焊接件中,焊缝变形虽然依然存在,但只发生在局部,焊缝阵列全局变形几乎可以消除。焊缝长度在保证焊接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短,因为烧蚀时间越长,对被焊接材料的破坏也越深,而短小的焊缝,可以降低烧蚀时间,将烧蚀伤害降到最低。综上,本技术通过在焊接件上设置沉台,并在沉台内设置焊接通孔,从而利用沉台的刚度强化作用将焊接变形限定在沉台区域内,防止焊接时因对焊接区域烧灼产生的焊接变形向外扩展,提高了焊接强度;并且,通过将焊接通孔布置成相对于焊接线轴线交错设置,使焊缝位于焊接线轴线的两个相对侧,可以从相反的方向抵抗变形,使焊接变形达到动态平衡;再者,本技术通过将常规的长条形焊缝分隔成多个短焊缝,可以尽量降低烧蚀时间,将烧蚀伤害降到最低,起到进一步减小焊接变形的作用。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元件的序列形容词“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并不意味着这样描述的元件必须依照给定的顺序,或者时间、空间、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件上设有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布置的多个沉台,所述沉台内设有焊接通孔,相邻的焊接通孔相对于焊接线的轴线交错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件上设有沿焊接线的延伸方向布置的多个沉台,所述沉台内设有焊接通孔,相邻的焊接通孔相对于焊接线的轴线交错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两个相对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内外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焊接通孔分别布置于焊接线轴线的上下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邹新远胡思明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