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蛋白酶控制释放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蛋白酶控制释放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响应型纳米控释材料是指可在外界刺激下发生结构或性质改变的纳米材料,从小分子如染料、荧光团到大分子如蛋白质、DNA等都可被装载于纳米材料中。当其暴露在某种刺激下,根据物质与纳米控释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强度不同,释放时间为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不等,这类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生物成像、药物递送等领域。在某些领域,受控物质加速释放在实现快速检测、药物快速递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生物酶可以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但是将纳米控释材料与生物酶结合时,由于蛋白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释放速度慢,将其用于分子的即时检测较困难。据知,目前还没有关于蛋白质快速释放的控释材料被报道。DNA纳米结构由于可编程性强使得其在多个领域显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由于三维功能核酸(3DDNA)具有高度有序和灵活的多孔结构,已被用于蛋白质包覆;但是其释放的应用和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蛋白酶控制释放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包含了可与待测物质碱基互补配对的核苷酸序列的三维功能核酸或者包含了可与待测物质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的三维功能核酸,三维功能核酸包裹蛋白酶,利用待测物质与三维功能核酸上核苷酸序列或适配体结合过程中三维功能核酸结构尺度的变化,以释放被包裹的蛋白酶,蛋白酶进行催化反应进而实现待测物质的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蛋白酶控制释放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包含了可与待测物质碱基互补配对的核苷酸序列的三维功能核酸或者包含了可与待测物质特异性结合的适配体的三维功能核酸,三维功能核酸包裹蛋白酶,利用待测物质与三维功能核酸上核苷酸序列或适配体结合过程中三维功能核酸结构尺度的变化,以释放被包裹的蛋白酶,蛋白酶进行催化反应进而实现待测物质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蛋白酶控制释放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物质包括DNA、RNA、艰难梭菌毒素B、ATP、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当待测物质为DNA或RNA时,三维功能核酸上的核苷酸序列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待测物质结合,当待测物质为艰难梭菌毒素B、ATP或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时,三维功能核酸上的适配体通过特异性结合的方式与待测物质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蛋白酶控制释放的材料,其特征在于:蛋白酶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葡萄糖氧化酶GOx、碱性磷酸酶ALP、脲酶。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蛋白酶控制释放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线性DNA模板环状化,得到环状DNA模板,纯化环状DNA模板,并将纯化的环状DNA模板溶于灭菌水中;
b)、向反应容器中添加环状DNA模板、引物、蛋白酶、φ29DNA聚合酶、φ29DNA聚合酶缓冲液和水,于30~32℃反应,并于65~67℃灭活酶,室温放置12~14h,离心获得包裹了蛋白酶的三维功能核酸protein@3DDNA,使用灭菌水重悬沉淀,所得沉淀物即为用于蛋白酶控制释放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纯化的环状DNA模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向反应容器中添加线性DNA模板、T4多聚核苷酸激酶、T4多聚核苷酸激酶缓冲溶液、ATP和水,27~39℃下反应30~40min,再于90~95℃将T4多聚核苷酸激酶灭活2~5min,得5’端磷酸化线性DNA;
②向5’端磷酸化线性DNA体系中添加辅助环化的引物、缓冲溶液和水,经高温处理,将DNA链全部展开,置于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猛,张郁新,石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