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具有防龋齿病的植物乳杆菌LP220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0948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具有防龋齿病的植物乳杆菌LP220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P220于2018年07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46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P220在制备抗龋病的药物或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植物乳杆菌LP220在BMR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以抑制变异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体生长、耐受2mg/mL的溶菌酶、具有很好的自聚及共聚能力,对羟基磷灰石降解、胞外多糖生物膜、变异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双菌形成生物膜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酸、盐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易于在口腔中定植,具有改善口腔环境,减少口腔致龋,防治龋齿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具有防龋齿病的植物乳杆菌LP220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具有防龋齿病的植物乳杆菌LP220及应用。
技术介绍
龋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一个连续矿化和脱矿化交替变化的过程。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是龋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它是一种典型的生物膜,是由细菌分泌的物质和细菌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是公认的人类口腔中最主要的致龋细菌(HaoWang等人,AMBExpress,2017,7(1):204-213.),它能高效利用蔗糖代谢产生乳酸,破坏牙体组织;并且具有很强的粘附能力和产多糖能力,会促进牙齿表面致龋性生物膜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儿童患龋情况已呈现上升态势。此外,中年人龋齿患病率为88.1%,老年人龋齿患病率为98.4%,龋齿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现阶段防治龋病的主要方法有糖化替品的使用、含氟牙膏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频率、定期口腔保健等。但糖替代品的使用要求具有较强的识别观念、含氟牙膏摄入过量时会导致氟斑牙,机械去除牙菌斑的方法需考虑到个体的接受性,定期口腔保健及风险评估对个人健康意识和经济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龋病防治方法对口腔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能通过抑制致病菌定植、调节黏膜免疫等机制对龋齿、牙周病、口臭等口腔疾病的治疗发挥作用。乳酸菌作为一种益生菌,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认定是对人体有利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植物乳杆菌作为乳酸菌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保健食品、活体药物等行业。其中植物乳杆菌对调理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研究较多,但植物乳杆菌对变异链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形成的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和口腔的益生特性研究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株具有防龋齿病的植物乳杆菌LP220,其能改善口腔微生态环境,减少口腔致龋,防治龋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植物乳杆菌LP220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植物乳杆菌LP220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株植物乳杆菌LP220,其于2018年07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465。本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P220是从天津农家玉米秆中分离纯化得到。植物乳杆菌LP220在BMRS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菌落大小中等、乳白色、向上凸起、菌落边缘较为整齐。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下呈阳性,扫描电镜下呈杆状。将分离得到的乳酸菌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进行16SrRNA鉴定,通过采用细菌通用引物27F和1492R对其16SrDNA进行扩增,将扩增后的16SrRNA序列输入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与Genebank中的标准菌株Lactobacillusplantarumsubsp.plantarumATCC14917相似率达100%,可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植物乳杆菌LP220的16SrNA鉴定序列如SEQID.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220在制备抗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220在制备抗龋病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药物包括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所述功能性食品包括具有抑菌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本专利技术的植物乳杆菌LP220,对变异链球菌CGMCC1.2499的抑菌圈直径为(16.32±0.55)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的抑菌圈直径为(16.50±0.55)mm,高于阳性对照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药物包括对羟基磷灰石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所述功能性食品包括对羟基磷灰石有抑制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乳杆菌LP220,对羟基磷灰石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80.5%。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药物包括抑制细菌胞外多糖的药物。所述功能性食品包括抑制细菌胞外多糖的功能性食品。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乳杆菌LP220,6小时介导时,胞外多糖的减少量可达50.6%,效果非常显著。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技术方案中,所述药物包括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物膜形成的药物。所述功能性食品包括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物膜形成的功能性食品。本专利技术植物乳杆菌LP220与变异链球菌CGMCC1.24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混合培养后,视野中致病菌大量减少,生物膜中细菌多为杆菌,同时结构变得比较疏松,胞外多糖含量明显减少,抑制了双菌生物膜的形成,从而防治龋病的形成。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乳杆菌LP220菌株生长迅速、菌体量大,吸光度值OD600在10h达到7.80,在18h可最高达到9.34。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乳杆菌LP220对溶菌酶的最高耐受浓度为2mg/mL,对酸、盐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易于在口腔中定植。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乳杆菌LP220,通过自聚及共聚能力试验表明,该菌株具有很强的自聚集能力在6h达到15.05%,同时与变异链球菌CGMCC1.2499、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的共聚能力在6h达到43.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植物乳杆菌LP220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与治疗剂一同给药的稀释剂、辅剂、赋形剂或媒介物,并且其在合理的医学判断的范围内适于接触人类和/或其它动物的组织而没有过度的毒性、刺激、过敏反应或与合理的益处/风险比相应的其它问题或并发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乳杆菌LP220在BMR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以抑制变异链球菌CGMCC1.24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菌体生长、耐受2mg/mL的溶菌酶、具有很好的自聚及共聚能力,对羟基磷灰石降解、胞外多糖生物膜、变异链球菌CGMCC1.24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双菌形成生物膜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对酸、盐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易于在口腔中定植,具有商业化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乳杆菌LP220具有改善口腔微生态环境,减少口腔致龋,防治龋齿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植物乳杆菌LP220在BMRS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图;图2为植物乳杆菌LP220革兰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形态图(10*1000倍);图3为植物乳杆菌LP220扫描电镜图;图4A为植物乳杆菌LP220对变异链球菌CGMC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具有防龋齿病的植物乳杆菌LP220,其特征在于,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4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具有防龋齿病的植物乳杆菌LP220,其特征在于,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846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220在制备抗龋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P220在制备抗龋病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对羟基磷灰石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小平刘梅舒梨邓燕谢建将景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