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093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包括由上至下按序依次设置的激光发生部件、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激光反射部件,还包括一个用于发生、反射并射出引导光束的引导光源部件;激光发生部件、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激光反射部件三者的光路相连通,由激光发生部件产生的激光束经激光聚焦部件的聚焦后射入激光反射部件中并实现射出;由引导光源部件射出的引导光束与由激光反射部件射出的激光束相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引导光源直接指示的方式,使得操作者能够实时、实地、直观地观察激光加工设备所发射出激光束的方向、角度,不仅提升了激光加工的作业效率,而且充分地保证了激光加工过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
本技术为一种透镜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属于激光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激光雕刻、激光焊接等激光加工设备,就其本质而言都属于一种光学仪器。这些激光加工设备在工作时,会发射出对应的激光束对不同厚度、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加工处理。为了确保激光加工的精度,对于激光加工设备所发射出激光束的方向、角度控制,也就成为了当前各加工企业都需要掌握的一项技术。由于激光加工设备所发射出的高频激光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于激光束方向、角度的观察,无法通过人工观察的方式进行。在常规的技术方案中,想要掌握激光加工设备所发射出激光束的方向、角度,需要利用设备检测或软件模拟。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操作方式并不直接,很难做到实时、实地的信息获取。而且这些辅助技术手段的技术实现难度较高,很多小规模企业受限于成本投入的原因,无法将这些技术手段应用于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针对以上问题,目前业界也出现了一些对应的技术解决方案,但是这些现有技术在实现时仍然存在着设备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等问题,综上所述,如何基于上述现状,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也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具体如下。一种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包括由上至下按序依次设置的激光发生部件、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激光反射部件,还包括一个用于发生、反射并射出引导光束的引导光源部件;所述激光发生部件、所述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三者的光路相连通,由所述激光发生部件产生的激光束经所述激光聚焦部件的聚焦后射入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中并实现射出;由所述引导光源部件射出的引导光束与由所述激光反射部件射出的激光束相重合。优选地,所述激光发生部件包括一个激光防护套以及穿设于所述激光防护套内部的激光光源,所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发生端位于所述激光防护套的下端面位置。优选地,所述激光聚焦部件设置于第一部件外壳内,所述第一部件外壳的上端面与所述激光防护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外壳内开设有一条垂直方向的光路通道,所述激光光源的激光发生端位于所述第一部件外壳内光路通道的正上方;所述激光聚焦部件包括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外壳的光路通道内的聚焦镜连接座以及嵌设于所述聚焦镜连接座中心的聚焦镜,由所述激光光源发射出的激光束穿过所述聚焦镜的焦点。优选地,在所述激光聚焦部件与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二者之间还设置有光路阻隔部件,所述光路阻隔部件设置于第二部件外壳内,所述第二部件外壳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部件外壳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外壳内开设有一条垂直方向的光路通道,所述第二部件外壳与所述第一部件外壳二者内部的光路通道连通且共轴;所述光路阻隔部件为一块可翻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外壳内部的光路遮挡板,通过所述光路遮挡板的翻转运动,所述第二部件外壳内部的光路通道可实现开闭。优选地,所述激光反射部件设置于第三部件外壳内,所述第三部件外壳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二部件外壳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部件外壳内开设有一个内部空腔以及两条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光路通道,所述第三部件外壳内所开设的两条光路通道相垂直,其中一条光路通道与所述第二部件外壳内部的光路通道连通且共轴、另一条光路通道与所述第二部件外壳内部的光路通道相垂直。优选地,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为一块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部件外壳的内部空腔内的二向色镜,由所述激光发生部件产生的激光束不穿透所述二向色镜,在所述二向色镜的反射作用下,由所述第三部件外壳内一条光路通道射入的激光束经过反射,由所述第三部件外壳内另一条光路通道射出。优选地,所述引导光源部件与所述第三部件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三部件外壳内还开设有一个内部引导空腔以及两条与所述内部引导空腔相连通的引导光路通道,两条所述引导光路通道相垂直,其中一条引导光路通道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部件外壳内部并与所述内部引导空腔相连通、另一条引导光路通道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三部件外壳内部并实现所述第三部件外壳内部的内部空腔与内部引导空腔二者的连通。优选地,所述引导光源部件包括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部件外壳上方的红光引导光源以及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内部引导空腔内部的反射镜;所述红光引导光源的引导光束发生端位于所述第三部件外壳的上端面位置,由所述红光引导光源产生的引导光束经所述反射镜的反射、射向并穿透所述二向色镜;在所述反射镜与所述二向色镜二者的配合作用下,由所述红光引导光源射出的引导光束与由所述激光光源射出的激光束二者的光路相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技术所提出的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采用引导光源直接指示的方式,使得操作者能够实时、实地、直观地观察激光加工设备所发射出激光束的方向、角度,不仅提升了激光加工的作业效率,而且充分地保证了激光加工过程的准确性,避免了因未能及时发现激光束的角度偏差而导致的产品加工缺陷问题。同时,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所使用的部件也均为市面上常见的通用件,使用者可以通过对现有材料和部件的简单改装、组合而获得本技术的完整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而且本技术的适配性强,能够装配于各类激光加工设备上,从而进一步地丰富了本技术的应用场景。此外,本技术还为激光指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和深入研究,行业应用前景广阔。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拆解状态下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状态下完整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激光防护套;2、激光光源;3、第一部件外壳;4、聚焦镜连接座;5、聚焦镜;6、第二部件外壳;7、光路遮挡板;8、第三部件外壳;9、二向色镜;10、红光引导光源;11、反射镜。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一种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具体方案如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包括由上至下按序依次设置的激光发生部件、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激光反射部件,还包括一个用于发生、反射并射出引导光束的引导光源部件。所述激光发生部件、所述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三者的光路相连通,由所述激光发生部件产生的激光束经所述激光聚焦部件的聚焦后射入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中并实现射出。由所述引导光源部件射出的引导光束与由所述激光反射部件射出的激光束相重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操作者通过观察引导光束即可获知激光束的角度、作用位置等信息。所述激光发生部件包括一个激光防护套1以及穿设于所述激光防护套1内部的激光光源2,所述激光光源2的激光发生端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包括由上至下按序依次设置的激光发生部件、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激光反射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发生、反射并射出引导光束的引导光源部件;/n所述激光发生部件、所述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三者的光路相连通,由所述激光发生部件产生的激光束经所述激光聚焦部件的聚焦后射入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中并实现射出;/n由所述引导光源部件射出的引导光束与由所述激光反射部件射出的激光束相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包括由上至下按序依次设置的激光发生部件、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激光反射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于发生、反射并射出引导光束的引导光源部件;
所述激光发生部件、所述激光聚焦部件以及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三者的光路相连通,由所述激光发生部件产生的激光束经所述激光聚焦部件的聚焦后射入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中并实现射出;
由所述引导光源部件射出的引导光束与由所述激光反射部件射出的激光束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生部件包括一个激光防护套(1)以及穿设于所述激光防护套(1)内部的激光光源(2),所述激光光源(2)的激光发生端位于所述激光防护套(1)的下端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聚焦部件设置于第一部件外壳(3)内,所述第一部件外壳(3)的上端面与所述激光防护套(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外壳(3)内开设有一条垂直方向的光路通道,所述激光光源(2)的激光发生端位于所述第一部件外壳(3)内光路通道的正上方;
所述激光聚焦部件包括一个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外壳(3)的光路通道内的聚焦镜连接座(4)以及嵌设于所述聚焦镜连接座(4)中心的聚焦镜(5),由所述激光光源(2)发射出的激光束穿过所述聚焦镜(5)的焦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引导光源的激光透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激光聚焦部件与所述激光反射部件二者之间还设置有光路阻隔部件,所述光路阻隔部件设置于第二部件外壳(6)内,所述第二部件外壳(6)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部件外壳(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部件外壳(6)内开设有一条垂直方向的光路通道,所述第二部件外壳(6)与所述第一部件外壳(3)二者内部的光路通道连通且共轴;
所述光路阻隔部件为一块可翻转的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外壳(6)内部的光路遮挡板(7),通过所述光路遮挡板(7)的翻转运动,所述第二部件外壳(6)内部的光路通道可实现开闭。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庆亚
申请(专利权)人:英普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