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60781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由酚酸与多肽通过酰胺键连接,其中,所述酚酸主要包括没食子酸、迷迭香酸、阿魏酸、咖啡酸、原儿茶酸、绿原酸、芥子酸和香草酸;所述多肽氨基酸序列为KLVFFAED;其制备方法如下:(1)使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KLVFFAED多肽;(2)在惰性氛围保护下,将酚酸溶液、催化剂及碱性试剂溶于DMF中与树脂进行偶联,反应后,使用切割试剂将多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得到酚酸多肽偶联物粗品;(3)经分离纯化,冻干得到酚酸多肽偶联物。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相比于未经修饰的酚酸,既能提高脂溶性和稳定性,使其更易被细胞摄取,又能实现靶向效果,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高效发挥药物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酚酸类化合物是指同一苯环上含有若干个酚羟基的有机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根、茎、叶中。由于分子内含有一个或多个酚羟基,能与氧化自由基反应生成半醌式自由基,因此可通过不同机制体现出抗氧化作用、抗自由基作用、抗炎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神经保护作用等。然而,酚酸类化合物由于具有酚羟基及羧基,分子中烷烃链较短,同时含有双键,因此导致其亲水性强,脂溶性差,难以透过生物脂质双分子膜,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其应用范围。对酚酸结构进行修饰以增加脂溶性,例如将脂溶性分子与酚酸类化合物进行连接,是扩大酚酸类化合物应用范围,提高作用效果的有效途径。传统修饰方法包括利用长链脂肪酸与酚酸羟基反应形成酚酸酯,或利用长链脂肪醇与酚酸羧基反应形成酚酸酯。然而由于酚酸分子内同时含有羧基和羟基,在酯化反应条件下,易形成酚酸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酯化,导致副产物多,产率偏低。形成的酚酸酯具有与表面活性剂类似的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可能通过类表面活性剂作用破坏细胞膜,安全性低,限制其应用范围。此外,由于酚羟基是酚酸类化合物中发挥生理活性的主要基团,针对酚羟基进行修饰可能导致生理活性的降低或丧失。因此,在保持原生理活性基团的基础上对酚酸进行更为稳定高效的修饰,具有重要意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theReceptorof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RAGE)参与众多疾病的病理过程,如阿尔兹海默症、肿瘤、糖尿病等,分布广泛,在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神经元细胞核小胶质细胞表面都有表达。RAGE属于多配体受体,Aβ为天然配体之一。在某些疾病条件下如阿尔兹海默症中,患者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RAGE表达显著增高,外周Aβ与RAGE结合后,促使Aβ跨越血脑屏障在脑部聚集形成具有神经毒性的Aβ寡聚体,进而引起一系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研究发现Aβ与RAGE结合域主要是位于Aβ序列16-23位的八个氨基酸,由这八个氨基酸组成的八肽因而具有良好的RAGE靶向效果。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固相合成法将酚酸类化合物与RAGE靶向肽偶联形成酚酸多肽偶联物,探索酚酸修饰新方式,改善酚酸类化合物的溶解性和体内分布行为,保留活性的同时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更易于在作用部位富集并被细胞摄取,高效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由酚酸与多肽通过酰胺键连接,其中,所述酚酸主要包括没食子酸、迷迭香酸、阿魏酸、咖啡酸、原儿茶酸、绿原酸、芥子酸和香草酸;所述多肽氨基酸序列为KLVFFAED。本专利技术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的结构具体如式Ⅰ所示:其中,R为酚酸除羧基外的其他结构,酚酸中R相连的羧基与多肽的氨基连接形成酰胺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酚酸多肽偶联物,将酚酸与多肽相连,相比于单独的酚酸化合物,可以改善酚酸溶解性及稳定性,使其更易于通过细胞膜。在特定疾病中,还可借助多肽的靶向功能使药物在病灶部位高度富集,这样就能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发挥活性而不影响其他正常组织的生理功能,增加药物利用度的同时降低了药物在全身给药时造成正常器官受到损伤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多肽序列为KLVFFAED,由人体内源性物质Aβ与RAGE结合结构域中筛选得出,是RAGE的靶向多肽。其结构中含有五个连续的疏水性氨基酸序列Leu-Val-Phe-Phe-Ala(LVFFA),导致其疏水性较强。因而将多肽与水溶性的酚酸相连接后,相比于未经多肽修饰的酚酸,所得酚酸多肽偶联物的脂溶性得到提高,更易于穿过细胞脂质双分子膜。优选地,所述酚酸为没食子酸。示例性的如:当酚酸类化合物为没食子酸时,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的结构具体如式II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酚酸通过羧基与多肽连接,既不影响酚酸的抗氧化功能,也不影响多肽的RAGE靶向功能,且不会由于修饰多肽的存在对细胞造成毒性作用。作为优选,酚酸的连接位点选择为自由羧基,多肽的连接位点选择为N端的自由氨基。如果酚酸的其他位置与多肽相连,则酚酸的生理活性将降低甚至丧失。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KLVFFAED多肽;(2)多肽合成结束后,在惰性氛围保护下,将酚酸溶液、催化剂及碱性试剂溶于有机溶剂中与树脂进行偶联,使酚酸羧基与多肽N端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相连接,反应反应8-24h后,使用切割试剂将多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得到酚酸多肽偶联物粗品;(3)酚酸多肽偶联物粗品经分离纯化,冻干得到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优选地,步骤(1)及(2)中所述固相合成法所用树脂为2-氯三苯基氯树脂。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DMF。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选自4-二甲氨基吡啶(DMAP),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PyBOP),1-羟基苯并三唑(HOBt),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磷(PyBOP)或4-二甲氨基吡啶(DMAP)。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酚酸、多肽的摩尔比为2-5:1-2:1,优选为3:1.5-2:1;例如可以是2:1:1、2:1.5:1、3:2:1、3:1.5:1。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碱性试剂选自N,N-二异丙基乙胺(DIEA),三乙胺(TEA),吡啶(Py)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碱性试剂为N,N-二异丙基乙胺(DIEA)。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碱性试剂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3:1,例如可以是1:1、1.5:1、2:1、2.5:1或3:1,更优选为1:1。优选地,步骤(2)中酚酸与多肽偶联反应时间为12h。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切割试剂为TFA/TIA/水,比例为2.5:2.5:95。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分离纯化步骤主要为洗涤、干燥、HPLC纯化。更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分离纯化方法中洗涤方式为使用冷乙醚洗涤,所述纯化方式为采用反向HPLC进行纯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酚酸多肽偶联物的应用包括:(1)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脑卒中,淀粉样脑血管病中的应用;(2)在制备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脑卒中,淀粉样脑血管病制剂中的应用;(3)在清除活性氧物质,缓解氧化应激中的应用;(4)在制备高表达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相关疾病靶向药物中的应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利用疏水性多肽修饰亲水性酚酸类化合物,提高了药物的亲脂性,使其更易于被细胞摄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由酚酸与多肽通过酰胺键连接,其中,所述酚酸主要包括没食子酸、迷迭香酸、阿魏酸、咖啡酸、原儿茶酸、绿原酸、芥子酸和香草酸;所述多肽氨基酸序列为KLVFFAED。/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112 CN 20211003875461.一种酚酸多肽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由酚酸与多肽通过酰胺键连接,其中,所述酚酸主要包括没食子酸、迷迭香酸、阿魏酸、咖啡酸、原儿茶酸、绿原酸、芥子酸和香草酸;所述多肽氨基酸序列为KLVFFAE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酚酸多肽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的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R为酚酸除羧基外的其他结构,酚酸中R相连的羧基与多肽的氨基连接形成酰胺键。


3.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酚酸多肽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KLVFFAED多肽;
(2)多肽合成结束后,在惰性氛围保护下,将酚酸溶液、催化剂及碱性试剂溶于有机溶剂中与树脂进行偶联,使酚酸羧基与多肽N端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相连接,反应8-24h后,使用切割试剂将多肽从树脂上切割下来,得到酚酸多肽偶联物粗品;
(3)酚酸多肽偶联物粗品经分离纯化,冻干得到所述酚酸多肽偶联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酚酸多肽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选自4-二甲氨基吡啶,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杨张华清季艺周建平白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