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078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利用surfactin发酵液的酸沉物,加入醇溶液振荡或超声10min后,过滤,得醇过滤液;醇过滤液与正己烷、乙酸乙酯、水构建萃取体系a,调pH为1.5‑4萃取,分层,取上层有机相;另将正己烷、乙酸乙酯、水和醇混合构建萃取体系b,静置分层,取下层,获得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将上层有机相与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按体积比1:1混合,调节pH为7‑8,振荡,静置分层,取下层水相冷冻干燥后,即得surfactin纯化物,充分利用了surfactin酸性条件下不溶于水,但易溶于复配有机溶剂,且中性条件下易溶于水,但不溶于复配有机溶剂的特性,使得纯化物中,surfactin含量≥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工
,尤其是一种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
技术介绍
Surfactin是由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肽和13-15个碳原子链长的β-羟基脂肪酸酯化而成,于1968年被Arima等首次从枯草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经研究表面:Surfactin在抗菌、抗病毒、抗癌、溶血栓等方面表面出极好的生物活性,在化妆品、医药、食品、乳化剂、保湿剂、精细化工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是,目前市场上Surfactin的商品价格昂贵,Surfactin标准品的价格超过200元/mg,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①现有Surfactin生产主要依靠生物发酵,发酵生产的产量极低,致使生物发酵产物中的Surfactin含量低,维持在mg-g/L的水准;②Surfactin为小分子脂肽化合物,与培养基的杂质成分类似,分离纯化困难。经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发现有许多集中在环脂抗菌肽分离提纯的研究,但是未注重对分离物中Surfactin的含量提升,以便于后续进一步精制研究,例如:刘佳欣等.枯草芽孢杆菌HS-A38产抗菌脂肽BacillomycinD的组分分析与鉴定[J].工业微生物,2017年04月,第47卷第2期,公开了将HS-A38发酵液离心分离上清液,酸沉淀、醇抽提、甲醇溶液减压旋蒸,获得固态粗提物,得出粗提物棕黄色粉末,产率1.956g/L,然而,该研究并未公开最终提取物surfactin的含量。再例如:林青荣.枯草芽孢杆菌脂肽类物质的分离纯化鉴定与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2:12-15,公开了将发酵液在8000r/min条件下离心20min除去菌体,得到上清液,再从上清液中提取脂肽类物质:①甲醇直接抽提,静置12h;②乙醇直接抽提,静置12h(同甲醇,);③6mol/L盐酸调pH沉淀,离心收集沉淀,除去水分,加入甲醇萃取,搅拌,滤去沉淀,得甲醇提取液;④6mol/L盐酸调pH沉淀,离心收集沉淀,除去水分,加入乙醇抽提沉淀。再将①、②、③、④处理中所得的溶液加入适量蒸馏水,调整pH至7.0,50℃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黄色粉末样品,采用正己烷洗涤三次,除去游离脂肪酸,得样品;得出:第③组提取脂肽获得量达到最优,利用标样,HPLC测定脂肽提取的平均回收率为91.65%,该研究也未公开提取物中surfactin的含量。除上述缺陷之外,现有研究中的分离提纯手段,主要采用的是:酸沉淀、吸附分离、膜过滤、絮凝、色谱分离等,但这些分离纯化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①所得产品中Surfactin含量不高,例如酸沉淀;②所得产品的成本高昂,工艺要求高,例如:膜过滤、超滤等;③仅适用于试验室小批量生产,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操作,例如色谱分离;④带来新的杂质,影响后续精制工艺,例如絮凝,带入絮凝剂杂质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利用surfactin酸性条件下不溶于水,但易溶于复配有机溶剂,且中性条件下易溶于水,但不溶于复配有机溶剂的特性,实现萃取-反萃取工艺分离纯化surfactin,此专利技术适宜工业化纯化surfactin,为后面进一步精制surfactin提供条件,步骤简单,耗能低,设备要求低,且降低废液排放量,不消耗大量酸碱,可实现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降低surfactin产品分离纯化成本。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surfactin发酵液离心除菌,得到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酸,固液分离收集沉淀,得酸沉物;(2)向酸沉物中加入甲醇或乙醇,振荡或超声10min,过滤,得醇过滤液;(3)将醇过滤液与正己烷、乙酸乙酯、水混合构建萃取体系a,调节萃取体系a的pH为1.5-4,振荡,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4)将正己烷、乙酸乙酯、水和醇混合构建萃取体系b,静置分层,取下层,获得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5)将步骤(3)中的上层有机相与步骤(4)中的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按体积比1:1混合,调节pH为7-8,振荡,静置分层,取下层水相;冷冻干燥,即得含量≥65%的surfactin纯化物。优选,所述的萃取体系a和所述萃取体系b均是以正己烷、乙酸乙酯、醇和水按照体积比为1:1:1:1或6:1:6:1或1:2:1:1混合而成。更优选,所述的萃取体系a和所述萃取体系b均是以正己烷、乙酸乙酯、醇和水按照体积比为1:1:1:1,在该配合比下,一是能够起到更好的分层效果,二是surfactin在酸性下易溶于有机相、不溶于水相,中性条件下易溶于水相,不溶于有机相,保障了分离纯化效果,提高萃取、反萃取的回收率。优选,所述的醇为甲醇或乙醇。优选,所述的步骤(3),调节pH为2。优选,所述的步骤(4),调节pH为7。优选,所述的步骤(3),所述萃取体系a的温度为40-50℃;和/或所述步骤(4),所述萃取体系b的温度为40-50℃。能够解决乳化效应,防止萃取体系发生乳化,保障萃取和反萃取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回收率和纯度。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的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制备的含surfactin的纯化物,所述纯化物中surfactin含量≥65%。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用萃取体系,以正己烷、乙酸乙酯、醇和水按照体积比为1:1:1:1或6:1:6:1或1:2:1:1混合而成。该萃取体系能够经过调节pH值,使得pH值在酸性时,将surfactin萃取至有机相层,pH值在中性时,将surfactin反萃取至水相层,实现分离纯化surfactin的目的,且能够使得纯化物中surfactin含量≥6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①适用于液态发酵的surfactin分离纯化,也适合与固态发酵生产的surfactin分离纯化。②醇过滤液与正己烷、乙酸乙酯、水构建萃取体系a,调pH为1.5-4萃取,分层,取上层有机相;另将正己烷、乙酸乙酯、水和醇混合构建萃取体系b,静置分层,取下层,获得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将上层有机相与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按体积比1:1混合,调节pH为7-8,振荡,静置分层,取下层水相冷冻干燥后,即得surfactin纯化物,充分利用了surfactin酸性条件下不溶于水,但易溶于复配有机溶剂,且中性条件下易溶于水,但不溶于复配有机溶剂的特性,使得纯化物中,surfactin含量≥65%。③纯化surfactin步骤简单,发酵液酸沉物,仅仅通过液液萃取、反萃取操作,可得到含量达到65%以上的surfactin,且surfactin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为surfactin后续进一步精制提供了条件,适用于工业生产。④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萃取-反萃取技术,因为是对发酵液酸沉物进行萃取-反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含surfactin发酵液离心除菌,得到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酸,固液分离收集沉淀,得酸沉物;/n(2)向酸沉物中加入甲醇或乙醇,振荡或超声10min,过滤,得醇过滤液;/n(3)将醇过滤液与正己烷、乙酸乙酯、水混合构建萃取体系a,调节萃取体系a的pH为1.5-4,振荡,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n(4)将正己烷、乙酸乙酯、水和醇混合构建萃取体系b,静置分层,取下层,获得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n(5)将步骤(3)中的上层有机相与步骤(4)中的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按体积比1:1混合,调节pH为7-8,振荡,静置分层,取下层水相,冷冻干燥,即得含量≥65%的surfactin纯化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surfactin发酵液离心除菌,得到上清液;向上清液中加入酸,固液分离收集沉淀,得酸沉物;
(2)向酸沉物中加入甲醇或乙醇,振荡或超声10min,过滤,得醇过滤液;
(3)将醇过滤液与正己烷、乙酸乙酯、水混合构建萃取体系a,调节萃取体系a的pH为1.5-4,振荡,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
(4)将正己烷、乙酸乙酯、水和醇混合构建萃取体系b,静置分层,取下层,获得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
(5)将步骤(3)中的上层有机相与步骤(4)中的萃取体系b下层水相按体积比1:1混合,调节pH为7-8,振荡,静置分层,取下层水相,冷冻干燥,即得含量≥65%的surfactin纯化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反萃取分离纯化surfactin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体系a和所述萃取体系b均是以正己烷、乙酸乙酯、醇和水按照体积比为1:1:1:1或6:1:6:1或1:2:1:1混合而成。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美忠陈敏邬小兰郁建生张华琦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