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947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包括金属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底板(2)上设有用铅当量不低于0.5mmPb的材料制成的锥形的防护罩(3),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皆设置有通过任意停铰链(18)铰接在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上方的防护挡板(11)和/或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通过在X射线照射口与DR或移动DR的束光器的对接处增加能够改变倾斜角度的防护挡板和/或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在手出入防护罩的通道增加柔性防护压缩气囊,使得该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对散射线的防护更精准、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X射线防护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降低漏射线风险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暴露于X射线辐射中会有损健康,因此对患者检查部位以外的人体部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免暴露于主射束下。X射线辐射的某些影响是累积的,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才表现出来。对于X射线操作人员而言,最好的安全准则是“避免在任何时候直接暴露于主射束中”。目前,对于骨龄检测,主流医院要么使用普通DR或移动DR拍摄,用铅衣局部保护,效果很差、效率太低,还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虽然,也有医疗器械厂商推出了专门用于骨龄检测的一体机,但是成本很高,不能把医院现有X光机使用起来,同时手伸进去的地方漏射线,且无消毒装置,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漏射线风险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包括金属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底板上设有用铅当量不低于0.5mmPb的材料制成的锥形的防护罩,防护罩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皆设置有通过任意停铰链铰接在防护罩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上方的防护挡板和/或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所述的防护挡板上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时,该柔性防护材料外罩采用双层防护材料制成的布罩,以降低防护挡板之间以及防护挡板和防护罩的X射线照射口接缝处的漏射线风险。所述防护罩的手臂进出口处设有柔性防护气囊,柔性防护气囊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包裹手臂以避免缝隙漏射线的危害。所述的柔性防护气囊采用双层整体式柔性防护气囊。所述的金属底板上分别设有充气气泵和排气气泵,充气气泵和排气气泵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气路与柔性防护气囊相连接;所述柔性防护气囊的旁侧设有控制充气气泵启停的气囊充气按钮以及控制排气气泵启停的气囊排气按钮。所述的金属底板安装在升降推车的升降顶端,升降推车的升降机构采用电子推杆或者带自锁的气弹簧。所述防护罩的内壁上设有灭菌灯,该灭菌灯位于防护罩的X射线照射口定位板下侧的防护罩的内壁上,且控制该灭菌灯启停的灭菌灯开关按钮位于防护罩的侧壁底部。所述防护罩的内壁上设有摄像头,摄像头位于防护罩的X射线照射口定位板下侧的防护罩的内壁上;所述防护罩的正面设有能够实时显示摄像头所监控的手放置位置和拍摄时状态的显示屏。所述的金属底板上还有开关电源,且控制该开关电源的电源开关位于防护罩的侧壁底部。所述金属底板的两侧设有抽屉导轨,位于防护罩背部下方的抽屉与抽屉导轨活动连接,该抽屉用于放置平板探测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通过在X射线照射口与DR或移动DR的束光器对接处增加防护挡板,挡住由于对接缝隙带来的漏射线危害;且通过铅帘内衬的设置,进一步降低防护挡板和防护罩的X射线照射口接缝处的漏射线风险;使得该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的防护更全面。本技术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通过采用双层整体式柔性防护气囊布置在手臂进出口处,柔性防护气囊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充气包裹手臂、避免缝隙漏射线,大大降低了散射线泄漏的几率,使得该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对散射线的防护更精准、更安全。本技术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通过在防护罩内部增加消毒用的灭菌灯,定时消毒能够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更安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金属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升降推车;2—金属底板;3—防护罩;4—抽屉;5—电源开关;6—灭菌灯开关按钮;7—气囊充气按钮;8—气囊排气按钮;9—柔性防护气囊;10—显示屏;11—防护挡板;12—灭菌灯;13—摄像头;14—充气气泵;15—开关电源;16—排气气泵;17—抽屉导轨;18—任意停铰链;19—X射线照射口定位板;20—平板探测器;21—柔性防护材料外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包括金属底板2,金属底板2上设有用铅当量不低于0.5mmPb的材料制成的锥形的防护罩3,该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皆设置有通过任意停铰链18铰接在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上方的防护挡板11和/或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当防护挡板11上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时,该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采用双层防护材料制成的布罩,以降低防护挡板11之间以及防护挡板11和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接缝处的漏射线风险。根据需要,也可以取消四块防护挡板11,直接在双层柔性防护外罩21的射线入口处加装橡皮筋收口,在实际使用时直接把装有橡皮筋收口的双层铅布罩套到DR或移动DR的束光器上去即可。上述的金属底板2安装在升降推车1的升降顶端,升降推车1的升降机构采用电子推杆或者带自锁的气弹簧,采用电子推杆时,在防护罩3上设有如图1所示的上升和下降按钮(在灭菌灯开关按钮6的旁侧);如果采用气弹簧,则另外配置一个自锁开关。有了升降功能,医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让受检者站着或坐着拍摄,不同身高还能及时调整。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防护罩3的手臂进出口处设有柔性防护气囊9,柔性防护气囊9采用双层整体式柔性防护气囊;柔性防护气囊9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包裹手臂以避免缝隙漏射线的危害。如图1-2所示,在金属底板2上分别设有充气气泵14和排气气泵16,充气气泵14和排气气泵16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气路与柔性防护气囊9相连接;在柔性防护气囊9的旁侧设有控制充气气泵14启停的气囊充气按钮7以及控制排气气泵16启停的气囊排气按钮8。进一步的,在防护罩3的内壁上设有灭菌灯12,该灭菌灯12位于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定位板19下侧的防护罩3的内壁上,且控制该灭菌灯12启停的灭菌灯开关按钮6位于防护罩3的侧壁底部。另外防护罩3的内壁上设有摄像头13,摄像头13皆位于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定位板19下侧的防护罩3的内壁上,根据需要还可在防护罩3内设置照明灯;另外在防护罩3的正面设有能够实时显示摄像头13所监控的手放置位置和拍摄时状态的显示屏10。如图2所示,在金属底板2上还有开关电源15,且控制该开关电源15的电源开关5位于防护罩3的侧壁底部。另外在金属底板2的两侧设有抽屉导轨17,位于防护罩3背部下方的抽屉4与抽屉导轨17活动连接,该抽屉4用于放置平板探测器20。本技术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使用的步骤如下:1、首先将DR或移动DR的束光器与本技术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的X射线照射口对接,并用套上双层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的防护挡板11与束光器进行更好地吻合,以防止散射线在此处泄漏;2、打开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的电源开关5,将平板探测器20由抽屉4放入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内;3、被测人员将需要拍摄的手通过柔性防护气囊9伸进防护罩3内部,放置到平板探测器20上指定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包括金属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底板(2)上设有用铅当量不低于0.5mmPb的材料制成的锥形的防护罩(3),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皆设置有通过任意停铰链(18)铰接在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上方的防护挡板(11)和/或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包括金属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底板(2)上设有用铅当量不低于0.5mmPb的材料制成的锥形的防护罩(3),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皆设置有通过任意停铰链(18)铰接在防护罩(3)的X射线照射口四周上方的防护挡板(11)和/或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挡板(11)上套置有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时,该柔性防护材料外罩(21)采用双层防护材料制成的布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的手臂进出口处设有用具有X线防护效能材料制成的柔性防护气囊(9),柔性防护气囊(9)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包裹手臂以避免缝隙漏射线的危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防护气囊(9)采用双层整体式柔性防护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部X线摄影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底板(2)上分别设有充气气泵(14)和排气气泵(16),充气气泵(14)和排气气泵(16)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气路与柔性防护气囊(9)相连接;所述柔性防护气囊(9)的旁侧设有控制充气气泵(14)启停的气囊充气按钮(7)以及控制排气气泵(16)启停的气囊排气按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军孙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医工宝仪器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