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152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CT射线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射线防护设备
,尤其涉及
CT
机的防护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不影响
CT
成像质量

防护效果更好

使用更方便的可调式
CT
射线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Computed Tomography)
,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放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成像

人体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对
X
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最后就能够形成密度不同的影像,
CT
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对人体的各脏器进行检查,要比普通
X
线检查对各脏器疾病的分辨率更高

所获得的影像学信息更多,对疾病诊断也更加有利

相对于普通
X
线检查,
CT
曝光时间更长,受检者受到的辐射损伤也会更大

[0003]从
CT
球管发出的原发射线,进入肢体后一部分透过组织,另一部分与肢体作用产生光电效应

康普顿等效应,这些效应同时进行

经过吸收后的
X
线,成为两种射线从肢体射出:

减弱的原发射线,即带有信息的有用射线;

光电效应的
X
线全部消耗在体内

康普顿效应的
X
线,一部分消耗在体内,一部分则成为散射线

[0004]X
线照射在探测器

机架

建筑物等上时,也会产生散射线

另外,
CT
球管焦点外也会产生
X
线,有时能占原发射线的
25%
,其射线能量与方向同散射线相似,有实验证明,焦点外
X
线对照片质量的影响与散射线相同,所以,也应当作散射线处理
。CT
球管使用后,阳极靶面会不同程度发生龟裂,使用时间越长越严重

这时,从靶面上也会辐射出与主射线方向不一致的散乱射线

[0005]上述散射线大部分和主射线行进方向不一致,会通过
CT
机的孔径

机架外壳辐射到受检者未检查部位,对受检者危害很大

[0006]法规明确规定
CT
检查时,必须为受检者未扫查部位提供有效的遮挡,以避免辐射损伤

常用的防护铅衣重量较大,穿戴挡都不太方便,而且由于防护部位有限,防护效果不好

由于
CT
扫查的位置是动态变化的,在实际检查时不可能动态调整铅衣遮挡的部位,所以即使使用铅衣遮挡,防护效果也非常差

不同病人穿戴同一套防护铅衣,如不及时对铅衣进行消毒杀菌,还存在着交叉感染等更严重的安全隐患

[0007]市面现有的一体化
CT
防护装置在主射线行进路径有物理连接部件,会对
CT
图像质量造成的一定的影响

一体化
CT
防护装置还会降低
CT
的孔径大小,影响受检者的检查

在进行头部等部位扫查时,
CT
机架需要调整一定的角度,一体化
CT
防护装置使用后,
CT
机架将无法实现原有的这一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影响
CT
成像质量

防护效果更好

使用更方便的可调式
CT
射线防护装置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0010]一种可调式
CT
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CT
射线防护装置包括能够布置在
CT
机的扫描窗口前侧和
/
或后侧的支撑圈,在支撑圈的圆周外侧分布有多个防护支撑片,沿支撑圈径向延伸布置的防护支撑片的尾端通过对应的根部阻尼铰链连接在支撑圈的周侧,且防护支撑片上包裹有能够阻挡
X
射线的柔性防护层,上述包裹有柔性防护层的防护支撑片能够沿
CT
机的扫描窗口前侧和
/
或后侧的
CT
孔壁延伸布置

[0011]沿支撑圈径向延伸布置有多个防护支撑片,沿支撑圈径向布置的各相邻防护支撑片之间通过中间阻尼铰链连接,通过中间阻尼铰链调节各防护支撑片之间的角度

使得防护支撑片更加贴合
CT
孔壁,且所有防护支撑片上皆包裹有柔性防护层

[0012]所述的柔性防护层一一对应包裹在每个防护支撑片上

或者整体包裹在全部的防护支撑片上

[0013]所述的防护支撑片至少布置在支撑圈的
2/3
圆周外侧上,此时防护支撑片位于支撑圈的圆周中上部

使得防护支撑片构成带有缺口的环状支撑结构;且在支撑圈上空缺防护支撑片的位置处布置有能够扩大防护面积的柔性防护布

[0014]进一步的,还可在支撑圈上包裹柔性防护层

[0015]所述支撑圈的内壁后沿设有朝向
CT
机扫描窗口的摄像头;所述防护支撑片的外延在
CT
机的激光定位灯

控制面板和显示屏处留有缺口

[0016]所述的支撑圈通过支撑件与移动底座相连接,支撑圈连接支撑件的位置处布置防护支撑片或者不布置防护支撑片,当防护支撑片不布置在支撑圈连接支撑件的位置处时

防护支撑片构成带有缺口的环状支撑结构;为提高防护效果,一般在支撑圈和支撑件的连接处包裹有柔性防护层

[0017]所述的支撑件为支撑臂时,所述的移动底座包括底座和脚轮,在底座上设有呈十字型的滑槽,每个脚轮对应的脚轮臂嵌置安装在滑槽内且脚轮臂能够沿滑槽的设置方向移动

以扩大或缩小各个脚轮之间的间距;间距的调整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机型,同样底座内连接走线装置的宽度亦不一样

[0018]所述的支撑件为支撑板时,所述的移动底座具备能够与
CT
孔下沿相吻合的高度

[0019]所述支撑圈的内壁上部设有向下垂落的柔性防护帘

或者所述支撑圈的内壁上部设有向下垂落的柔性防护帘且柔性防护帘的下方设有柔性防护块,柔性防护帘和柔性防护块相互衔接构成一环绕支撑圈内壁的柔性防护圈

[0020]所述的柔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调式
CT
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CT
射线防护装置包括能够布置在
CT
机的扫描窗口前侧和
/
或后侧的支撑圈(1),在支撑圈(1)的圆周外侧分布有多个防护支撑片(2),沿支撑圈(1)径向延伸布置的防护支撑片(2)的尾端通过对应的根部阻尼铰链(3)连接在支撑圈(1)的周侧,且防护支撑片(2)上包裹有能够阻挡
X
射线的柔性防护层(4),上述包裹有柔性防护层(4)的防护支撑片(2)能够沿
CT
机的扫描窗口前侧和
/
或后侧的
CT
孔壁延伸布置;防护支撑片(2)选择金属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
CT
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支撑圈(1)径向延伸布置有多个防护支撑片(2),沿支撑圈(1)径向布置的各相邻防护支撑片(2)之间通过中间阻尼铰链(7)连接,通过中间阻尼铰链(7)调节各防护支撑片(2)之间的角度

使得防护支撑片(2)更加贴合
CT
孔壁,且所有防护支撑片(2)上皆包裹有柔性防护层(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
CT
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防护层(4)一一对应包裹在每个防护支撑片(2)上

或者整体包裹在全部的防护支撑片(2)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
CT
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支撑片(2)至少布置在支撑圈(1)的
2/3
圆周外侧上,此时防护支撑片(2)位于支撑圈(1)的圆周中上部

使得防护支撑片(2)构成带有缺口的环状支撑结构;且在支撑圈(1)上空缺防护支撑片(2)的位置处布置有能够扩大防护面积的柔性防护布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
CT
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1)的内壁后沿设有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医工宝仪器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