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10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包括腔体前防护机构(3)和腔体后防护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前防护机构(3)的两侧分别安装在旋转机构(2)的一对旋转架(21)的前侧接口上、腔体后防护机构(4)的两侧安装在旋转机构(2)的一对旋转架(21)的后侧接口上,旋转机构(2)偏中心安装在支撑机构(1)上且旋转机构(2)能够相对支撑机构(1)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能够用于不需要打角度扫查的CT,也可以配套用于扫描时机架需要旋转、以便于打角度扫描的CT;使用该装置的CT扫描时产生的散射线被尽可能地阻隔在该装置内,能够有效地保护受检者未检测部位及机房内的陪护人员。地保护受检者未检测部位及机房内的陪护人员。地保护受检者未检测部位及机房内的陪护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射线防护设备
,尤其涉及CT机的防护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其能直观显示JIB1的征象,能够清晰显示疾病的各项情况,能够将硬膜囊的各项变化以及硬膜外脂肪充分显示,CT诊断具有优势,且检出率较高,误诊率以及漏诊率较低,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0003]CT检查为诊断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放射技术,但是其检查过程中的射线易给人体带来危害,X射线能穿透细胞,对DNA产生破坏,从而使人体遗传分子受到破坏,并且难以修复,严重时易导致细胞癌变。在患者实施CT检查过程中,照到受检部的主射线束一部分被人体吸收、一部分穿过人体成为搭载着人体组织密度信息的信号,还有一部分从人体的被检查部位以不同的强度反射出,穿过CT的外壳及扫描孔径对受检者非检查部位进行照射,从而导致这些未检查部位的辐射损伤。辐射对人体被检查和未检查部位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剂量呈正相关关系,若剂量增加,受检者损伤严重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0004]法规要求对受检者非检查部位进行防护,现有的技术是在检查过程中,用铅橡皮对患者非检查区实施覆盖,这对被覆盖部位的防护的确有一定的效果。由于CT工作时球管是围绕着人体进行360
°
扫描,想取得更好的防护效果的做法是用铅橡皮对患者非检查区进行全面包裹,但这样的做法是非常费时费力。另外,CT扫描时,受检者被检查的部位随着扫描床的快速移动,被扫描的部位其实是一直在变化的,所以上述防护方法无法对受检者未检查部位提供更精准和有效的全面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该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能够用于不需要打角度扫查的CT,也可以配套用于扫描时机架需要旋转、以便于打角度扫描的CT。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包括腔体前防护机构和腔体后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前防护机构的两侧分别安装在旋转机构的一对旋转架的前侧接口上、腔体后防护机构的两侧安装在旋转机构的一对旋转架的后侧接口上,旋转机构偏中心安装在支撑机构上且旋转机构能够相对支撑机构转动。
[0007]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的轴心线与CT的扫描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8]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架、旋转轴,旋转架成对设置且任一旋转架的偏中心处设有一旋转轴,两旋转轴的中心点与CT的扫描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9]所述的旋转架呈前端小、底部大的“凸”形顶部开口结构或者“口”形顶部开口结构,旋转架的开口端分别用于连接腔体前防护机构和腔体后防护机构的同一侧。
[0010]所述的旋转架为为空心管或实心材质结构,旋转架采用钢、铝或碳钎维等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
[0011]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杆和轴承座,支撑杆的底部采用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轴承座,在轴承座内设有采用挡圈封装的轴承,轴承用于定位安装旋转机构的旋转轴。
[0012]同一底板上的支撑杆单个设置或成对设置,CT任一侧的旋转机构同时采用单轴承座或双轴承座支撑。
[0013]所述的螺栓采用双螺母定位,其中一个螺母固定在底板的上沿、另一个螺母固定在支撑杆的底部,通过调整双螺母的间距、从而调节轴承座的高度。
[0014]所述的旋转机构单侧采用双轴承座支撑时,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轴承座内的轴承中,任一轴承座内皆成对设置轴承,位于轴承座内腔外侧的轴承采用挡圈封装。
[0015]所述的腔体前防护机构包括前防护圈、铅当量不低于0.25mmpb的柔性辐射防护材料制作而成的前防护罩,碗状结构的前防护罩安装在前防护圈上且碗底的筒状部分向后伸入CT孔中;所述的腔体后防护机构包括后防护圈、铅当量不低于0.25mmpb的柔性辐射防护材料制作而成的后防护罩,碗状结构的后防护罩安装在后防护圈上且碗底的筒状部分向前伸入CT孔中。
[0016]所述前防护罩的筒状部分和后防护罩的筒状部分分别与筒状的CT孔连接件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沿着CT孔的轴向,CT孔连接件的轴向两侧分别大于CT探测器轴向的前后沿1cm~3cm。
[0017]所述的前防护罩内设有前防护帘、所述的后防护罩内设有后防护帘。
[0018]所述的前防护罩上、或者前防护罩和后防护罩上设有激光穿透孔,该激光穿透孔与CT上的激光定位灯对应设置。
[0019]所述的前防护圈的两侧分别设有前防护圈连接杆,前防护圈连接杆用于连接旋转机构的一对旋转架的前侧接口,且前防护圈连接杆被前防护罩的对应部分包裹;所述的后防护圈的两侧分别设有后防护圈连接杆,后防护圈连接杆用于连接旋转机构的一对旋转架的后侧接口,且后防护圈连接杆被后防护罩的对应部分包裹。
[0020]所述的前防护罩内设有前防护帘和/或后防护罩内设有后防护帘,前防护帘、后防护帘采用铅当量不低于0.25mmpb的柔性辐射防护材料制成,前防护帘、后防护帘皆为内层和外层的两层结构,内层的开口处和外层的开口处错开设置。
[0021]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能够用于不需要打角度扫查的CT,也可以配套用于扫描时机架需要旋转、以便于打角度扫描的CT;使用该装置的CT扫描时产生的散射线被尽可能地阻隔在该装置内,能够有效地保护受检者未检测部位及机房内的陪护人员。
[0022]本专利技术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工作时,不需要技师进行额外的工作,简单、方便、有效,和受检者接触的概率小,可显著降低用传统铅衣覆盖而带来二次感染的几率。
[0023]本专利技术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能够快速拆除和快速安装,从而不影响CT设备的定
期保养和不定期维护。
附图说明
[0024]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的支撑机构的剖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的爆炸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的简易结构。
[0025]其中:1—支撑机构;11—底板;12—支撑杆;13—螺栓;14—轴承座;15—轴承;16—挡圈;2—旋转机构;21—旋转架;22—旋转轴;3—腔体前防护机构;31—前防护圈;311—前防护圈连接杆;32—前防护罩;33—前防护帘;4—腔体后防护机构;41—后防护圈;411—后防护圈连接杆;42—后防护罩;43—后防护帘;5—CT孔连接件;6—激光穿透孔。
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如图1

3所示:一种立体CT射线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包括腔体前防护机构(3)和腔体后防护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前防护机构(3)的两侧分别安装在旋转机构(2)的一对旋转架(21)的前侧接口上、腔体后防护机构(4)的两侧安装在旋转机构(2)的一对旋转架(21)的后侧接口上,旋转机构(2)偏中心安装在支撑机构(1)上且旋转机构(2)能够相对支撑机构(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的旋转轴(22)的轴心线与CT的扫描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2)包括旋转架(21)、旋转轴(22),旋转架(21)成对设置且任一旋转架(21)的偏中心处设有一旋转轴(22),两旋转轴(22)的中心点与CT的扫描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架(21)呈前端小、底部大的“凸”形顶部开口结构或者“口”形顶部开口结构,旋转架(21)的开口端分别用于连接腔体前防护机构(3)和腔体后防护机构(4)的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1)、支撑杆(12)和轴承座(14),支撑杆(12)的底部采用螺栓(13)固定在底板(11)上,支撑杆(12)的顶部安装有轴承座(14),在轴承座(14)内设有采用挡圈(16)封装的轴承(15),轴承(15)用于定位安装旋转机构(2)的旋转轴(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底板(11)上的支撑杆(12)单个设置或成对设置,CT任一侧的旋转机构(2)采用单轴承座(14)或双轴承座(14)支撑;所述的螺栓(13)采用双螺母定位,其中一个螺母固定在底板(11)的上沿、另一个螺母固定在支撑杆(12)的底部,通过调整双螺母的间距、从而调节轴承座(14)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CT射线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2)单侧采用双轴承座(14)支撑时,所述旋转机构(2)的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医工宝仪器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