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947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包括能够跟踪胸片架上的平板探测器运动轨迹的防护仪(1),该防护仪(1)的移动底座(101)与伸缩驱动机构(2)的连接件(201)的前端相连接,且伸缩驱动机构(2)通过线路与电气控制箱(3)相连接并接收电气控制箱(3)发出的控制信号;医生通过与电气控制箱(3)无线连接的遥控器或与电气控制箱(3)有线连接且安装在控制台上的按钮控制伸缩驱动机构(2)的启停,将防护仪(1)回收至指定位置或推送至防护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能对未拍摄部位起到有效的散射线防护作用,在长骨拼接多幅图像拍摄时,还能够稳定受检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X射线防护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医用射线全自动防护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DR立位拍摄时,如果使用申请人研发的全自动X射线防护仪(CN206214117U),由于平板探测器和全自动X射线防护仪之间用于受检者站立的位置距离大约只有30-40CM(因为该距离太大会影响防护效果)。此距离对站立不稳需要他人扶着拍摄、或需要坐在轮椅上等特殊情况的受检者来说是明显不够的,这时候医生就需要把全自动X射线防护仪推到旁边不影响拍摄的地方去,特殊患者拍摄完毕,还需要把全自动X射线防护仪手动推到原有的放置位置,非常麻烦。普通X线平板探测器最大的有效成像范围为43CM*43CM,长骨拼接X线DR检查技术是将连续拍摄的两幅或更多的相邻X线图像通过电脑技术拼接成一幅完整图像的技术,主要用于人体生理角度测量、人体负重生物立线及双下肢长骨等长性测量,特别对于双下肢大范围病变、脊柱侧弯畸形等患者术前准备及术后随访追踪,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由于长骨拼接需要多次曝光,散射线防护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长骨拼接多副图像连续拍摄时,为了不让受检者身体发生位移,需要专用的装置固定受检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医用射线全自动防护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包括能够跟踪胸片架上的平板探测器运动轨迹的防护仪,该防护仪的移动底座与伸缩驱动机构的连接件的前端相连接,且伸缩驱动机构通过线路与电气控制箱相连接并接收电气控制箱发出的控制信号;医生通过与电气控制箱无线连接的遥控器或与电气控制箱有线连接且安装在控制台上的按钮控制伸缩驱动机构的启停,将防护仪回收至指定位置或推送至防护位置。所述的伸缩驱动机构采用电子推杆时,电子推杆的推杆作为连接件与移动底座相连接。所述伸缩驱动机构的安装座通过坦克链与移动底座相连接。所述的移动底座上设有通过线路与电气控制箱相连接的电动机,该电动机的驱动端设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传动带与安装在铅帘上卷轴的转动轴上的被动齿轮相连接、或者与安装在铅帘下卷轴的转动轴上的被动齿轮相连接,铅帘上卷轴的转动轴和铅帘下卷轴的转动轴的两端皆设置有传动齿轮且铅帘上卷轴两端的传动齿轮和铅帘下卷轴两端的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条相连接,铅帘上卷轴和铅帘下卷轴分别通过防护铅帘与照射框架的上下侧相连接;电气控制箱通过电动机带动铅帘上卷轴卷收照射框架上侧的防护铅帘以带动照射框架上行且此时铅帘下卷轴跟随舒放照射框架下侧的防护铅帘、或者电气控制箱通过电动机带动铅帘上卷轴舒放照射框架上侧的防护铅帘以带动照射框架下行且此时铅帘下卷轴跟随卷收照射框架下侧的防护铅帘、或者电气控制箱通过电动机带动铅帘下卷轴卷收照射框架下侧的防护铅帘以带动照射框架下行且此时铅帘上卷轴跟随舒放照射框架上侧的防护铅帘、或者电气控制箱通过电动机带动铅帘下卷轴舒放照射框架下侧的防护铅帘以带动照射框架上行且此时铅帘上卷轴跟随卷收照射框架上侧的防护铅帘。所述的移动底座上设有拉绳电位器/激光测距装置,电气控制箱内的控制电路始终比对反映照射框架位置的拉绳电位器/激光测距装置和反映胸片架上的平板探测器实时位置的外接电位器/激光测距装置的数值、并通过电动机驱动照射框架与胸片架上的平板探测器同步升降,从而确保DR的束光器、照射框架与胸片架上的平板探测器的中心点始终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实现曝光时产生的射线能够无遮挡地通过照射框架投射到需要拍摄的部位及平板探测器上。所述的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框架的正面顶端设有摄像头、背面顶端设有显示屏,且显示屏和摄像头分别通过各自的线路与电气控制箱相连接,所述的摄像头位于框架邻近平板探测器的正面,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可以实时显示在医生控制机房的显示器上,以便于医生观察患者拍摄时的状况。所述框架的正面两侧处皆设有供患者握住的扶手,该扶手位于摄像头的下方两侧,用于长骨拼接拍摄时患者的辅助固定。所述框架的背面一侧设有急停按钮且框架的背面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升按钮、下降按钮和模式切换按钮,其中模式切换按钮能够切换该防护仪的手动模式、自动跟踪模式和长骨拼接模式;上述的急停按钮、上升按钮、下降按钮和模式切换按钮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线路与电气控制箱相连接。所述框架的两侧设有一致的防护屏,框架侧壁设置的滑轨能够嵌入防护屏内侧设置的滑槽中。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能够在不需要拍摄时用遥控器或控制台上的按钮将防护仪自动回收至指定位置、需要时又可以快速将防护仪移动到防护位置。本技术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在长骨拼接多副图像连续拍摄时,既能够稳定受检者、又能对未拍摄部位起到有效射线防护作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仪的结构示意图之一;附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仪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附图4为附图3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3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防护仪的升降控制电路的电路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和胸片架配合使用状态图;附图8为附图7去掉胸片架和单侧防护屏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和胸片架、DR配合使用状态图。其中:1—防护仪;101—移动底座;102—电动机;103—主动齿轮;104—传动带;105—被动齿轮;106—转动轴;107—铅帘上卷轴;108—铅帘下卷轴;109—传动齿轮;110—传动链条;111—防护铅帘;112—照射框架;113—拉绳电位器/激光测距装置;114—框架;115—显示屏;116—摄像头;117—扶手;118—急停按钮;119—上升按钮;120—下降按钮;121—模式切换按钮;122—防护屏;2—伸缩驱动机构;201—连接件;202—安装座;203—坦克链;3—电气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该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包括能够跟踪胸片架上的平板探测器运动轨迹的防护仪1,该防护仪1的移动底座101与伸缩驱动机构2的连接件201的前端相连接,且伸缩驱动机构2通过线路与电气控制箱3相连接并接收电气控制箱3发出的控制信号;伸缩驱动机构2的安装座202通过坦克链203与移动底座101相连接,坦克链203用于排布电气控制箱3与防护仪1之间的电线、控制线等线路,以防止防护仪1来回往返中损坏线路。医生通过与电气控制箱3无线连接的遥控器或与电气控制箱3有线连接且安装在控制台上的按钮控制伸缩驱动机构2的启停,将防护仪1回收至指定位置或推送至防护位置。当伸缩驱动机构2采用电子推杆时,电子推杆的推杆作为连接件201与移动底座101相连接。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包括能够跟踪胸片架上的平板探测器运动轨迹的防护仪(1),该防护仪(1)的移动底座(101)与伸缩驱动机构(2)的连接件(201)的前端相连接,且伸缩驱动机构(2)通过线路与电气控制箱(3)相连接并接收电气控制箱(3)发出的控制信号;医生通过与电气控制箱(3)无线连接的遥控器或与电气控制箱(3)有线连接且安装在控制台上的按钮控制伸缩驱动机构(2)的启停,将防护仪(1)回收至指定位置或推送至防护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包括能够跟踪胸片架上的平板探测器运动轨迹的防护仪(1),该防护仪(1)的移动底座(101)与伸缩驱动机构(2)的连接件(201)的前端相连接,且伸缩驱动机构(2)通过线路与电气控制箱(3)相连接并接收电气控制箱(3)发出的控制信号;医生通过与电气控制箱(3)无线连接的遥控器或与电气控制箱(3)有线连接且安装在控制台上的按钮控制伸缩驱动机构(2)的启停,将防护仪(1)回收至指定位置或推送至防护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驱动机构(2)采用电子推杆时,电子推杆的推杆作为连接件(201)与移动底座(10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2)的安装座(202)通过坦克链(203)与移动底座(10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立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底座(101)上设有通过线路与电气控制箱(3)相连接的电动机(102),该电动机(102)的驱动端设置主动齿轮(103),主动齿轮(103)通过传动带(104)与安装在铅帘上卷轴(107)的转动轴(106)上的被动齿轮(105)相连接、或者与安装在铅帘下卷轴(108)的转动轴(106)上的被动齿轮(105)相连接,铅帘上卷轴(107)的转动轴(106)和铅帘下卷轴(108)的转动轴(106)的两端皆设置有传动齿轮(109)且铅帘上卷轴(107)两端的传动齿轮(109)和铅帘下卷轴(108)两端的传动齿轮(109)通过传动链条(110)相连接,铅帘上卷轴(107)和铅帘下卷轴(108)分别通过防护铅帘(111)与照射框架(112)的上下侧相连接;电气控制箱(3)通过电动机(102)带动铅帘上卷轴(107)卷收照射框架(112)上侧的防护铅帘(111)以带动照射框架(112)上行且此时铅帘下卷轴(108)跟随舒放照射框架(112)下侧的防护铅帘(111)、或者电气控制箱(3)通过电动机(102)带动铅帘上卷轴(107)舒放照射框架(112)上侧的防护铅帘(111)以带动照射框架(112)下行且此时铅帘下卷轴(108)跟随卷收照射框架(112)下侧的防护铅帘(111)、或者电气控制箱(3)通过电动机(102)带动铅帘下卷轴(108)卷收照射框架(112)下侧的防护铅帘(111)以带动照射框架(112)下行且此时铅帘上卷轴(107)跟随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军孙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医工宝仪器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