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740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20
一种升降梯,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空腔;以及设置于底座上方的载人平台;还包括转动升降装置,所述转动升降装置包括穿设于空腔内外的支撑柱、安装于载人平台底部与支撑柱之间的升降机构以及安装于空腔内的转动机构,所述支撑柱转动设置于空腔底部的内壁上,所述载人平台滑动套设于支撑柱上,所述转动机构与支撑柱相连;驱动升降机构使得载人平台沿支撑柱轴向上下运动,达到升降的作用;当需要变换工作位置时,驱动转动机构带动支撑柱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机构与载人平台围绕支撑柱转动,使得工作人员在载人平台上能够具有较大工作范围,能够缩短施工时间,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梯
本技术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梯。
技术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到高处进行安装施工,通常是工作人员使用普通梯子或者使用升降梯爬到高处进行安装施工,但是普通梯子的高度不可调节,施工高度会受到限制;而现有的升降梯使用过程中,仅能在高度上进行调节,但是能够辐射到的施工范围较小,当施工位置不同时,需要移动升降梯的位置再进行施工,移动升降梯时为了人员安全需要降下升降梯,然后移动到位后再重新升起进行施工,延长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劳动强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的升降梯施工范围小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升降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空腔;以及设置于底座上方的载人平台;还包括转动升降装置,所述转动升降装置包括穿设于空腔内外的支撑柱、安装于载人平台底部与支撑柱之间的升降机构以及安装于空腔内的转动机构,所述支撑柱转动设置于空腔底部的内壁上,所述载人平台滑动套设于支撑柱上,所述转动机构与支撑柱相连;驱动升降机构使得载人平台沿支撑柱轴向上下运动,驱动转动机构带动支撑柱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机构与载人平台围绕支撑柱转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驱动升降机构使得载人平台沿支撑柱轴向上下运动,达到升降的作用;当需要变换工作位置时,驱动转动机构带动支撑柱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机构与载人平台围绕支撑柱转动,使得工作人员在载人平台上能够具有较大工作范围,能够缩短施工时间,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支撑柱轴向安装于支撑柱侧壁上的齿条、固定连接于载人平台底部固定板、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上的固定架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架上并与齿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固定安装于载人平台底部的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优选地,所述固定架有两个,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两固定架之间。优选地,所述齿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上,所述转动轴与滑动卡接于支撑柱上的卡箍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空腔内壁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套设于第一电机动力输出端上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固定套设于支撑柱上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位于齿条下方。优选地,所述载人平台的一侧设有安全门,并且载人平台内安装有用以控制第一电机转动与第二电机转动的控制台。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安装有爬梯,并且所述爬梯位于安全门正下方。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标号依次为:1、底座;11、爬梯;12、空腔;2、载人平台;21、安全门;22、控制台;3、转动升降装置;31、支撑柱;32、齿条;33、转动机构;331、第一电机;332、第一锥齿轮;333、第二锥齿轮;34、升降机构;341、第二电机;342、蜗杆;343、固定板;344、固定架;345、齿轮;346、转动轴;35、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空腔12;以及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载人平台2;还包括转动升降装置3,所述转动升降装置3包括穿设于空腔12内外的支撑柱31、安装于载人平台2底部与支撑柱31之间的升降机构34以及安装于空腔12内的转动机构33,所述支撑柱31转动设置于空腔12底部的内壁上,所述载人平台2滑动套设于支撑柱31上,所述转动机构33与支撑柱31相连;驱动升降机构34使得载人平台2沿支撑柱31轴向上下运动,达到升降的作用;当需要变换工作位置时,驱动转动机构33带动支撑柱31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机构34与载人平台2围绕支撑柱31转动,使得工作人员在载人平台2上能够具有较大工作范围,能够缩短施工时间,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升降梯,对其包括的升降机构34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机构34包括沿支撑柱31轴向安装于支撑柱31侧壁上的齿条32、固定连接于载人平台2底部固定板343、转动连接于固定板343上并与齿条32啮合的齿轮345、固定安装于固定板343上的固定架344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架344上并与齿轮345啮合的蜗杆342,所述蜗杆342远离支撑柱31的一端与固定安装于载人平台2底部的第二电机34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需要使用升降梯工作时,操作人员站在载人平台2上,驱动第二电机341转动,使得与第二电机341动力输出端相连的蜗杆342转动,从而带动与蜗杆342啮合的齿轮345转动,由于齿轮345与齿条32啮合,使得齿轮345转动时通过齿轮345与齿条32配合带动载人平台2在支撑柱31上升降。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升降梯,对其包括的升降机构34中的固定架344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架344有两个,所述蜗杆342转动连接于两固定架344之间;通过两个固定架344能够更好的对蜗杆342进行支撑,保证蜗杆342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升降梯,对其包括的升降机构34中的齿轮345进一步优化,所述齿轮345通过转动轴346转动连接于固定板343上,所述转动轴346与滑动卡接于支撑柱31上的卡箍35固定连接;转动机构33带动支撑柱31转动时,通过卡箍35能够保证齿轮345能够跟随支撑柱31一起转动,而不与齿条32脱离。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升降梯,对其包括的转动机构33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机构33包括固定安装于空腔12内壁上的第一电机331、固定套设于第一电机331动力输出端上的第一锥齿轮332以及固定套设于支撑柱31上的第二锥齿轮333,所述第一锥齿轮332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33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333位于齿条32下方;当工作人员在载人平台2上工作需要更换位置时,驱动第一电机331转动,带动与第一电机331动力输出端相连的第一锥齿轮332转动,使得与第一锥齿轮33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33带动支撑柱31转动,由于齿轮345与支撑柱31通过卡箍35相连,因此支撑柱31转动能够齿轮345转动,从而通过固定板343带动载人平台2围绕支撑柱31转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工作情况而随时跟换工作位置,提高工作效率。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升降梯,对其包括的载人平台2进一步优化,所述载人平台2的一侧设有安全门21,并且载人平台2内安装有用以控制第一电机331转动与第二电机341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梯,包括:/n底座(1),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空腔(12);以及/n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载人平台(2);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转动升降装置(3),所述转动升降装置(3)包括穿设于空腔(12)内外的支撑柱(31)、安装于载人平台(2)底部与支撑柱(31)之间的升降机构(34)以及安装于空腔(12)内的转动机构(33),所述支撑柱(31)转动设置于空腔(12)底部的内壁上,所述载人平台(2)滑动套设于支撑柱(31)上,所述转动机构(33)与支撑柱(31)相连;/n驱动升降机构(34)使得载人平台(2)沿支撑柱(31)轴向上下运动,驱动转动机构(33)带动支撑柱(31)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机构(34)与载人平台(2)围绕支撑柱(3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梯,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空腔(12);以及
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载人平台(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动升降装置(3),所述转动升降装置(3)包括穿设于空腔(12)内外的支撑柱(31)、安装于载人平台(2)底部与支撑柱(31)之间的升降机构(34)以及安装于空腔(12)内的转动机构(33),所述支撑柱(31)转动设置于空腔(12)底部的内壁上,所述载人平台(2)滑动套设于支撑柱(31)上,所述转动机构(33)与支撑柱(31)相连;
驱动升降机构(34)使得载人平台(2)沿支撑柱(31)轴向上下运动,驱动转动机构(33)带动支撑柱(31)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机构(34)与载人平台(2)围绕支撑柱(3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4)包括沿支撑柱(31)轴向安装于支撑柱(31)侧壁上的齿条(32)、固定连接于载人平台(2)底部的固定板(343)、转动连接于固定板(343)上并与齿条(32)啮合的齿轮(345)、固定安装于固定板(343)上的固定架(344)以及转动连接于固定架(344)上并与齿轮(345)啮合的蜗杆(342),所述蜗杆(342)远离支撑柱(31)的一端与固定安装于载人平台(2)底部的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华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