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智能装卸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智能装卸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智能装卸机器人。
技术介绍
工业化步伐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机械化设备逐渐代替人力工作,其中机器人设备作为代替人力工作的主要设备之一。现有的智能装卸机器人,可以自动装卸货物,现有的智能装卸机器人在进行装卸货物采用夹持的方式对货物进行装卸,由于货物有一定的重量,同时在移动时震动容易导致夹持的货物松动,进而容易导致货物脱离夹持处掉落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智能装卸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智能装卸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智能装卸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移动轮、驱动装置、蓄电池和机器人控制器,所述机器人主体底部四周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所述机器人主体顶部固定设置有外壳,所述蓄电池固定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机器人控制器设置在外壳顶部,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右侧通过连接架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智能装卸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移动轮(2)、驱动装置(3)、蓄电池(5)和机器人控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底部四周均设置有移动轮(2),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内,所述机器人主体(1)顶部固定设置有外壳(4),所述蓄电池(5)固定设置在外壳(4)内,所述机器人控制器(6)设置在外壳(4)顶部,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右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调节架组件(7),所述调节架组件(7)内设置有夹持机构(8),所述夹持机构(8)底部设置有定位结构组件(9),所述定位结构组件(9)包括固定在夹持机构(8)底部右侧前后端的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智能装卸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移动轮(2)、驱动装置(3)、蓄电池(5)和机器人控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底部四周均设置有移动轮(2),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内,所述机器人主体(1)顶部固定设置有外壳(4),所述蓄电池(5)固定设置在外壳(4)内,所述机器人控制器(6)设置在外壳(4)顶部,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右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调节架组件(7),所述调节架组件(7)内设置有夹持机构(8),所述夹持机构(8)底部设置有定位结构组件(9),所述定位结构组件(9)包括固定在夹持机构(8)底部右侧前后端的电动伸缩杆二(92),两组所述电动伸缩杆二(92)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3),所述夹持机构(8)的后侧外壁固定设置有横向架,且横向架底部焊接有竖向架(91),所述竖向架(91)处于连接架内,所述安装板(93)底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板(94),所述安装板(93)顶部中部固定设置有微型伺服电机,且微型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95),且安装板(93)上中部上下贯穿开设有与主动齿轮(95)配合的活动口,所述定位板(94)顶部中部横向开设有凹槽,且凹槽槽底均匀设置有与主动齿轮(95)啮合的齿牙(97),所述定位板(94)顶部右侧固定设置有侧板(98),所述定位板(94)的左侧前后端均活动插接有支撑柱(96),两组所述支撑柱(96)左端均与竖向架(91)右侧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智能装卸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组件(7)包括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呈U形的承接架(71),所述承接架(71)的前后侧内壁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镶块,且两组镶块顶部均通过轴承活动设置有丝杠(72),且两组丝杠(72)顶部均通过轴承与承接架(71)顶部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叶茂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