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超薄玻璃中Fe2+和Fe3+含量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698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薄/超薄玻璃中Fe↑[2+]和Fe↑[3+]含量的测试方法,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玻璃原片叠加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出玻璃在350nm~1100nm波长段的吸光度,利用1mm玻璃在波长1050nm处的吸光度与770nm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得出玻璃中Fe↑[2+]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Fe↑[2+]含量的计算公式为:Fe↑[2+](Wt%)=3.001(K↓[1050]-K↓[770])/d+0.0009;对350nm~1100nm波长段的吸光度曲线进行二阶求导,得到波长为370nm~390nm之间吸光度二阶导数的最大值K↓[d]↑[Ⅱ],经厚度折算为1mm玻璃吸光度的二阶导数最大值K↑[Ⅱ],计算得出玻璃中Fe↑[3+]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Fe↑[3+]含量的计算公式为:Fe↑[3+](Wt%)=495.66K↓[d]↑[Ⅱ]/d+0.0033。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过程简单,操作简便,数据准确性、重复性好,测试过程一次完成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的测试方法
,主要涉及的是薄/超薄玻璃中Fe2+和Fe3+含量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玻璃熔窑中,玻璃中的铁含量是一个重要参数,在玻璃中铁是以Fe2+和Fe3+两种价态存在的,二者的比值可以表征玻璃的氧化还原状态,而玻璃的氧化还原状态又和玻璃成品的气泡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且玻璃中的Fe2+能强烈地吸收红外线,Fe3+能强烈地吸收紫外线,Fe2+的含量对玻璃熔制过程的热传递有明显作用,将直接影响熔窑内玻璃液的温度分布,从而影响玻璃的熔制与澄清,同时,二者之间的比值,又是玻璃液氧化还原状态的直接反映。超薄浮法玻璃的成分要求,玻璃中的铁含量比普通浮法玻璃低,生产过程中铁含量的微小波动对熔窑池底温度、玻璃液液流的稳定影响就会很大,生产难以控制,容易产生气泡、波筋等缺陷,对玻璃板面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快速检测薄/超薄玻璃中Fe2+和Fe3+的含量,对监控玻璃生产过程中氧化还原状态,反馈工艺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整,提高玻璃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玻璃生产中对玻璃中FeO与Fe2O3含量的分析测试,是用化学湿法分析测试。即将所要分析的玻璃研磨成细粉,烘干,然后用酸处理变成溶液,再通过化学滴定法或比色测得结果。这个过程时间比较长,大约需用8个小时;Fe2+和Fe3+的分析是两个不同的操作程序,工作量大;由于过程复杂,容易产生误差,特别是Fe2+的分析,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操作方法较难掌握,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差。显然,用这种方法控制生产,不能及时、准确反馈玻璃中亚铁/总铁变化、生产工艺变化的信息,延误问题解决的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薄/超薄玻璃中Fe2+和Fe3+含量的测试方法,使该测试方法具有过程简单,操作简便,数据准确性、重复性好,测试过程一次完成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完成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玻璃原片叠加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出玻璃在350nm~1100nm波长段的吸光度,利用1mm玻璃在波长1050nm处的吸光度与770nm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得出玻璃中Fe2+的含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Fe2+含量的计算公式为Fe2+(Wt%)=3.001(K1050-K770)/d+0.0009;对350nm~1100nm波长段的吸光度曲线进行二阶求导,得到波长为370nm~390nm之间吸光度二阶导数的最大值KdII,经厚度折算为1mm玻璃吸光度的二阶导数最大值KII,计算得出玻璃中Fe3+的含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Fe3+含量的计算公式为Fe3+(Wt%)=495.66KdII/d+0.0033,公式中,d为玻璃厚度,以1mm作为单位,(K1050-K770)/d为1mm玻璃在波长1050nm处的吸光度与770nm处吸光度的差值,KdII/d为1mm玻璃吸光度的二阶导数最大值。由于薄/超薄玻璃即2.5mm以下玻璃的测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350~1100nm的扫描曲线上看,原来在1050nm与770nm之间应有的吸光度差异异常微小,甚至出现负差值;从求导曲线看,370nm~390nm之间的吸收峰不明显,淹没在其他杂峰之中,这就导致薄玻璃原片的测试准确度大大降低,厚度在1.7mm以下的玻璃根本无法测试;由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玻璃原片叠加进行测试,以增加玻璃厚度,并使每块玻璃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消除玻璃面之间的干涉现象。根据不同金属离子在不同波长对光的吸收能力不同的特性,专利技术人利用分光光度计通过测定玻璃在某波长的吸光度,来确定玻璃中某金属离子或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二价铁离子Fe2+在400nm~800nm处吸收很弱,在红外区吸收较强,在1000nm~1100nm波段有稳定的吸收,经研究发现玻璃中Fe2+的含量与玻璃在770nm和1050nm这两个波段处的吸光度之差有关。对于白玻,除铁以外的其他元素对任何波长的吸收都是均匀的,因此对于同一厚度的玻璃,Fe2+的含量越高,则玻璃在波长为770nm和1050nm处的吸光度之差越大,也就是说Fe2+的含量与单位厚度玻璃在波长为770nm和1050nm处的吸光度之差成正比,有线性关系y=a(K1050-K770)+b。专利技术人取13个不同厚度的玻璃样品,多块叠加后分别进行分析,利用的分析方法是比色法和滴定法,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将结果相近的9个样做为标样。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得770nm和1050nm处的吸光度,结果如表1。表1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把玻璃厚度转换为1mm,折算方法有两种,分别如下1)对于厚度为d的玻璃,透过率为Td,吸光度为Kd,转换为1mm厚玻璃的透过率T和吸光度K,有T=(Td92.16)1d×92.16]]>Kd=lnTdd--K=lnTd]]>得到K=Kdd+4.5235(d-1)d2]]>将9个标样测试后,计算玻璃(1mm)在770nm和1050nm处的吸光度K770和K1050的差值,通过线性回归,得到Fe2+含量的回归方程式为y=2.9815(K1050-K770)+0.0014 (1)R2=0.9985R2——均方差(反映回归曲线的接近程度),R2=1-Σ(yi-y^)2Σ(yi-y‾)2;]]>yi——第I点Fe2+分析值; ——由式(1)的计算值; y——Fe2+分析值的平均值。2)对于厚度为d的玻璃,吸光度为Kd,转换为1mm厚玻璃的吸光度K,有K=Kdd.]]>通线性回归后,所得的线性方程为y=3.001(K1050-K770)+0.0009 (2)R2=0.9995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其第2种的均方差R2更接近1,说明该方法的线性关系更好,计算也更简便。因此,我们采用第2种计算方法。三价铁离子Fe3+的吸收由紫外至400nm之间,在380nm附近有一个特征吸收峰(见附图说明图1),因此玻璃中Fe3+的含量与玻璃在380nm处的吸光度有关。由图1可以看出380nm处的吸收峰头部比较圆滑,位于370nm~390nm之间,很难找出变化的极大点(这主要是色心的干扰),为排除色心的影响,我们对曲线进行二阶求导,使Fe3+的吸收峰最值更尖锐、明显,求导后的曲线如图2。玻璃(1mm)中Fe3+的含量与370nm~390nm之间吸光度求导后最大高度成正比。将以上分析的13个样,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得铁的总含量(以三氧化二铁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取11个样品的结果做为标样。本方法中以ICP结果为准,结果如表2。表2 利用本专利技术Fe2+的测试方法,测得1#-11#样品中FeO的含量,表2中利用ICP所测试的总铁含量,分别减去各自的Fe2+含量,即为标准样品的三价铁含量。在分光光度计上测试标准样品的吸光度曲线并对其进行二阶求导,得到波长为370nm-390nm之间吸光度二阶导数的最大值KdII,再经过厚度折算为1mm玻璃吸光度的二阶导数最大值KII。在以KII值为横坐标,三价铁含量为纵坐标的坐标上得到11个点,这些点成线性关系。玻璃厚度的折算方法同Fe2+,用方法1计算结果得到的Fe3+的回归曲线如图3,均方差R2=0.9907;由方法2计算结果得到的F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超薄玻璃中Fe↑[2+]和Fe↑[3+]含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玻璃原片叠加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出玻璃在350nm~1100nm波长段的吸光度,利用1mm玻璃在波长1050nm处的吸光度与770nm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得出玻璃中Fe↑[2+]的含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Fe↑[2+]含量的计算公式为:Fe↑[2+](Wt%)=3.001(K↓[1050]-K↓[770])/d+0.0009;对350nm~1100nm波长段的吸光度曲线进行二阶求导,得到波长为370nm~390nm之间吸光度二阶导数的最大值K↓[d]↑[Ⅱ],经厚度折算为1mm玻璃吸光度的二阶导数最大值K↑[Ⅱ],计算得出玻璃中Fe↑[3+]的含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Fe↑[3+]含量的计算公式为:Fe↑[3+](Wt%)=495.66K↓[d]↑[Ⅱ]/d+0.0033,公式中,d为玻璃厚度,以1mm作为单位,(K↓[1050]-K↓[770])/d为1mm玻璃在波长1050nm处的吸光度与770nm处吸光度的差值,K↓[d]↑[Ⅱ]/d为1mm玻璃吸光度的二阶导数最大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超薄玻璃中Fe2+和Fe3+含量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玻璃原片叠加后,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出玻璃在350nm~1100nm波长段的吸光度,利用1mm玻璃在波长1050nm处的吸光度与770nm处吸光度的差值,计算得出玻璃中Fe2+的含量;本发明提出的Fe2+含量的计算公式为Fe2+(Wt%)=3.001(K1050-K770)/d+0.0009;对350nm~1100nm波长段的吸光度曲线进行二阶求导,得到波长为370nm~390nm之间吸光度二阶导数的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宏王桂荣赵会峰马洁郭晓丽原宏峰郅晓周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