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6926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包括底支架和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安装有注塑设备,所述底支架上安装有合模组件;所述合模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支架上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板;所述操作台上位于两个第一侧板中间的位置对称设有滑动通槽,两个滑动通槽之间设有与所述操作台一体成型的中间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其中通过合模组件中的零件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调节模具腔尺寸的目的,可以根据需要将模具腔调节成不同的规格用以注塑,调节方式简单快捷,从而避免人工更换整个模具,省事省力,降低人工操作成本,提高注塑机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目前,用于注塑机的模具多数是独立设置的,根据加工产品的需求进行人工更换模具,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人工成本较高,同时也影响注塑机的加工效率,另外,各个规格的模具也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面积,不仅增加了前期生产投入的成本,也增加了模具间切换的操作难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避免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其中通过合模组件中的零件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调节模具腔尺寸的目的,可以根据需要将模具腔调节成不同的规格用以注塑,调节方式简单快捷,从而避免人工更换整个模具,省事省力,降低人工操作成本,提高注塑机的加工效率。本技术避免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包括底支架和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安装有注塑设备,所述底支架上安装有合模组件。所述合模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支架上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板;所述操作台上位于两个第一侧板中间的位置对称设有滑动通槽,两个滑动通槽之间设有与所述操作台一体成型的中间块,所述中间块的内部对称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滑动连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与所述内槽之间连接有对接弹簧。所述操作台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内部均设有轴承,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操作台下端正对所述中间块的位置设置有过渡块,所述过渡块内部也安装有轴承,且所述调节杆通过轴承与所述过渡块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过渡块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调节杆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过渡块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调节杆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过渡块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调节杆上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过渡块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互为反向设置。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上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调节杆上位于所述第二螺纹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移动块均伸至所述滑动通槽内部,且与所述滑动通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上端面均设置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位于所述操作台表面,且所述第二侧板与两个第一侧板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支架上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面设置有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连接有压制板,所述压制板中间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注塑设备中的注塑口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杆伸出至所述第二固定块外端,且所述调节杆伸出部分安装有调节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其中通过合模组件中的零件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调节模具腔尺寸的目的,可以根据需要将模具腔调节成不同的规格用以注塑,调节方式简单快捷,从而避免人工更换整个模具,省事省力,降低人工操作成本,提高注塑机的加工效率。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其中由中间块、两个对接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组成无盖模具腔,通过中间块、两个对接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之间相互配合实现调节,在无盖模具腔内放置有相匹配的硅胶膜,无盖模具腔的特殊结构使得第二侧板无论移动到任何位置,都能保持无盖模具腔下表面较为平整不会出现漏洞,加上硅胶垫的作用保证了注塑产品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合模组件俯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合模组件仰视角度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支架、2上支架、21固定板、22电动推杆、23压制板、24软管、3注塑设备、4合模组件、40轴承、41操作台、410第一固定块、4100第二固定块、42第一侧板、43滑动通槽、44中间块、440过渡块、441内槽、442对接板、443对接弹簧、45调节杆、451第一限位块、452第一螺纹、453第二限位块、454第二螺纹、46第一移动块、47第二移动块、48第二侧板、49调节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阅图1-图3,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包括底支架1和上支架2,上支架2上安装有注塑设备3,底支架1上安装有合模组件4。参阅图1,合模组件4包括位于底支架1上的操作台41,操作台41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板42;操作台41上位于两个第一侧板42中间的位置对称设有滑动通槽43,两个滑动通槽43之间设有与操作台41一体成型的中间块44,中间块44的内部对称设有内槽441,内槽441内滑动连接有对接板442,对接板442与内槽441之间连接有对接弹簧443,对接弹簧443与对接板442均对称设置在两个内槽441内部,且对接板442与内槽441相匹配。操作台41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块410和第二固定块4100,第一固定块410和第二固定块4100内部均设有轴承40,第一固定块410与第二固定块4100之间通过轴承40转动连接有调节杆45,调节杆45伸出至第二固定块4100外端,且调节杆45伸出部分安装有调节盘49。操作台41下端正对中间块44的位置设置有过渡块440,过渡块440内部也安装有轴承40,且调节杆45通过轴承40与过渡块440转动连接;调节杆45上位于第一固定块410与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块451,调节杆45上位于第一限位块451与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螺纹452。参阅图2-图3,调节杆45上位于第二固定块4100与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块453,第一限位块451与第二限位块453对称设置;调节杆45上位于第二限位块453与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454,第一螺纹452与第二螺纹454互为反向设置。调节杆45上位于第一螺纹452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块46,调节杆45上位于第二螺纹454的位置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47,第一移动块46与第二移动块47对称设置,第一移动块46与第二移动块47均伸至滑动通槽43内部,且与滑动通槽43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块46与第二移动块47的上端面均设置有第二侧板48,第二侧板48位于操作台41表面,且第二侧板48与两个第一侧板42滑动连接。在具体工作时,旋转调节盘49,调节盘49带动调节杆45转动,由于调节杆45与第一移动块46和蒂耶日移动块之间的关系,使得调节杆45在转动的同时第一移动块46与第二移动块47同时向中间块44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包括底支架(1)和上支架(2),所述上支架(2)上安装有注塑设备(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架(1)上安装有合模组件(4);/n所述合模组件(4)包括位于所述底支架(1)上的操作台(41),所述操作台(41)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板(42);所述操作台(41)上位于两个第一侧板(42)中间的位置对称设有滑动通槽(43),两个滑动通槽(43)之间设有与所述操作台(41)--体成型的中间块(44),所述中间块(44)的内部对称设有内槽(441),所述内槽(441)内滑动连接有对接板(442),所述对接板(442)与所述内槽(441)之间连接有对接弹簧(443);/n所述操作台(41)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块(410)和第二固定块(4100),所述第一固定块(410)和所述第二固定块(4100)内部均设有轴承(40),所述第一固定块(410)与所述第二固定块(4100)之间通过轴承(40)转动连接有调节杆(45);/n所述操作台(41)下端正对所述中间块(44)的位置设置有过渡块(440),所述过渡块(440)内部也安装有轴承(40),且所述调节杆(45)通过轴承(40)与所述过渡块(440)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45)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10)与所述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块(451),所述调节杆(45)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451)与所述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螺纹(452);/n所述调节杆(45)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4100)与所述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块(453),所述调节杆(45)上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块(453)与所述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454),所述第一螺纹(452)与所述第二螺纹(454)互为反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用合模装置,包括底支架(1)和上支架(2),所述上支架(2)上安装有注塑设备(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架(1)上安装有合模组件(4);
所述合模组件(4)包括位于所述底支架(1)上的操作台(41),所述操作台(41)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侧板(42);所述操作台(41)上位于两个第一侧板(42)中间的位置对称设有滑动通槽(43),两个滑动通槽(43)之间设有与所述操作台(41)--体成型的中间块(44),所述中间块(44)的内部对称设有内槽(441),所述内槽(441)内滑动连接有对接板(442),所述对接板(442)与所述内槽(441)之间连接有对接弹簧(443);
所述操作台(41)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块(410)和第二固定块(4100),所述第一固定块(410)和所述第二固定块(4100)内部均设有轴承(40),所述第一固定块(410)与所述第二固定块(4100)之间通过轴承(40)转动连接有调节杆(45);
所述操作台(41)下端正对所述中间块(44)的位置设置有过渡块(440),所述过渡块(440)内部也安装有轴承(40),且所述调节杆(45)通过轴承(40)与所述过渡块(440)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45)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10)与所述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块(451),所述调节杆(45)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块(451)与所述过渡块(440)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螺纹(452);
所述调节杆(45)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块(4100)与所述过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建徐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力松注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