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91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7
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及控温装置,上模座及下模座上分别设置有上模及下模;控温装置包括导热组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分转动机构及洒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加热管和冷却管内分别设置有两组互相联动的转动机构,加热管内转动机构与洒水机构动力连接,加热时,转动机构带动洒水机构向加热管内洒水增加水蒸气进而提高温度;冷却时,转动机构带动洒水机构向加热管内洒水降温,同时转动机构转动将热量快速散发,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保温箱的成型工艺大体分为四类,分别是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滚塑成型、蒸汽高压成型,其中蒸汽高压成型工艺通过原料预发后,再通过水蒸气、压力挤压成型,产品的壁厚可随意调节,产品自重非常轻、产品的内部结构变化容易,并且生产效率极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268358.8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蒸汽加热及水冷却式泡沫成型上模具,属于泡沫成型模具
,其包括上模框,在上模框底部安装有上模,在上模框底部开设有至少三个矩型结构的加热孔,在上模框内部套有中空结构的导热铝框,导热铝框内设置有蒸汽加热管线,在导热铝框底部向下延伸出有与加热孔相匹配的凸块,导热铝框的边框内横向开设有冷却水通道,冷却水通道左侧连通冷却出水管线,冷却水通道右侧连通冷却进水管线,在冷却出水管线与冷却进水管线之间依次设置有水箱、输送泵和冷却器。通过本技术,其结构简单,方便了泡沫成型的模具设计,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在水箱、输送泵和冷却器的配合作用下,大大缩短了产品成型后的降温时间,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设备在冷却时,加热管线中的热量难以散发,导致散热效果差,导致冷却效果下降,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其通过在加热管和冷却管内分别设置有两组互相联动的转动机构,加热管内转动机构与洒水机构动力连接,加热时,转动机构带动洒水机构向加热管内洒水增加水蒸气进而提高温度;冷却时,转动机构带动洒水机构向加热管内洒水降温,同时转动机构转动将热量快速散发,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上模座及下模座上分别设置有上模及下模,还包括: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座内且与所述上模连接的导热组件、穿设在所述导热组件内的加热组件及冷却组件以及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及冷却组件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加热组件及所述冷却组件内且通过传动组件动力连接的两组转动机构以及与所述加热组件连通且与所述转动机构动力连接的洒水机构。作为改进,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导热组件内的加热管,该加热管与外部蒸汽设备连通。作为改进,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沿所述加热管延伸路径设置在其下方的冷却管,该冷却管与外部冷凝水设备连通。作为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环以及与所述转动环同轴固定的叶轮,且两个所述转动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管及所述冷却管的进口处。作为改进,所述洒水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模座顶端的水箱、连接所述水箱及所述加热管的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水管末端的出水单元。作为改进,所述出水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加热管内的限位环以及开设在所述限位环上且与所述水管的出水口可对齐设置的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散热时冷凝水通过冷却管时带动叶轮转动,进而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加热管中的叶轮转动,进而带动限位环转动,进而使水箱中的水洒入加热管内对加热管进行降温,同时加热管内叶轮转动产生气流将热气快速排出加热管,大大减少了降温时间,提高降温效率;(2)本技术中加热时水蒸气通过加热管时带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限位环转动,水箱中的水可洒入加热管内,进而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提高模具的升温效果,提高生产效率;(3)本技术中水蒸气通过加热管时,冷却管内空气被加热,此时冷却管内的叶轮处于转动状态,其使热空气在冷却管内流动,进一步的提高了升温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加热冷却效率高等优点,尤其保温箱的发泡成型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4为出水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及下模座2,上模座1及下模座2上分别设置有上模11及下模21,还包括:控温装置3,所述控温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内且与所述上模11连接的导热组件31、穿设在所述导热组件31内的加热组件32及冷却组件33以及连接所述加热组件32及冷却组件33的调节组件34;所述调节组件34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加热组件32及所述冷却组件内且通过传动组件30动力连接的两组转动机构341以及与所述加热组件32连通且与所述转动机构341动力连接的洒水机构34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热组件31为铝制材料,可提高热传递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32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导热组件31内的加热管321,该加热管321与外部蒸汽设备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33包括沿所述加热管321延伸路径设置在其下方的冷却管331,该冷却管331与外部冷凝水设备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管331沿所述加热管321的轨迹设置,可提高冷却效果,且所述冷却管331及所述加热管321的延伸路径可设置为如图5所示的方式。更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所述加热管321及所述冷却管331中的介质流动,所述加热管321及所述冷却管331自进口向出口延伸方向为倾斜向下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机构341包括转动环3411以及与所述转动环3411同轴固定的叶轮3412,且两个所述转动环3411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管321及所述冷却管331的进口处。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所述传动组件30为锥形齿传动组件,其驱动所述冷却管331沿所述加热管321中的两个所述叶轮3412互为反向运动。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及下模座(2),上模座(1)及下模座(2)上分别设置有上模(11)及下模(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控温装置(3),所述控温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内且与所述上模(11)连接的导热组件(31)、穿设在所述导热组件(31)内的加热组件(32)及冷却组件(33)以及连接所述加热组件(32)及冷却组件(33)的调节组件(34);/n所述调节组件(34)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加热组件(32)及所述冷却组件内且通过传动组件(30)动力连接的两组转动机构(341)以及与所述加热组件(32)连通且与所述转动机构(341)动力连接的洒水机构(3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1)及下模座(2),上模座(1)及下模座(2)上分别设置有上模(11)及下模(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温装置(3),所述控温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内且与所述上模(11)连接的导热组件(31)、穿设在所述导热组件(31)内的加热组件(32)及冷却组件(33)以及连接所述加热组件(32)及冷却组件(33)的调节组件(34);
所述调节组件(34)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加热组件(32)及所述冷却组件内且通过传动组件(30)动力连接的两组转动机构(341)以及与所述加热组件(32)连通且与所述转动机构(341)动力连接的洒水机构(3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32)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导热组件(31)内的加热管(321),该加热管(321)与外部蒸汽设备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箱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33)包括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钊陈军陈娣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