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健营专利>正文

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659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其结构包括底座、主体、连接孔,底座的顶端设有主体,连接孔设置在主体的前端,主体包括电路板、进风口、滤网、导料装置、出风口、旋转风机,导料装置包括支撑框、安装片、伸缩装置、顶料装置,伸缩装置包括安装槽、卡合槽、伸缩杆、滚轮、复位块,复位块包括伸缩软管、固定座、通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未受到气流冲击的时候,伸缩软管复位带动伸缩杆往回移动,使得安装片能够带动顶料装置穿过滤网将毛屑捅出,让毛屑从滤网的端面脱落,避免毛屑粘附在滤网的端面,从而不会影响驱动器散热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系统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
技术介绍
伺服驱动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驱动器在工作的时候,通过电路板与线路对信号进行输出,从而达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用在纺织厂的伺服电机驱动器,在工作的时候风机旋转对带动内部的热浪往外进行排放,从而让驱动器达到冷却的效果,而风机旋转产生的气流会带动纺织厂中的毛屑附在驱动器的进风口,使得毛屑附在进风口的滤网中,减小驱动器进风口的宽度,从而降低冷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其结构包括底座、主体、连接孔,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主体,所述连接孔设置在主体的前端,所述主体包括电路板、进风口、滤网、导料装置、出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其结构包括底座(1)、主体(2)、连接孔(3),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主体(2),所述连接孔(3)设置在主体(2)的前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2)包括电路板(21)、进风口(22)、滤网(23)、导料装置(24)、出风口(25)、旋转风机(26),所述电路板(2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体(2)的上下两端,所述进风口(22)位于主体(2)的右侧,所述滤网(23)安装在进风口(22)的外侧,所述导料装置(24)位于滤网(23)的内侧,所述出风口(25)设置在主体(2)的左侧,所述旋转风机(26)安装在出风口(25)的内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其结构包括底座(1)、主体(2)、连接孔(3),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有主体(2),所述连接孔(3)设置在主体(2)的前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2)包括电路板(21)、进风口(22)、滤网(23)、导料装置(24)、出风口(25)、旋转风机(26),所述电路板(2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主体(2)的上下两端,所述进风口(22)位于主体(2)的右侧,所述滤网(23)安装在进风口(22)的外侧,所述导料装置(24)位于滤网(23)的内侧,所述出风口(25)设置在主体(2)的左侧,所述旋转风机(26)安装在出风口(25)的内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装置(24)包括支撑框(241)、安装片(242)、伸缩装置(243)、顶料装置(244),所述支撑框(241)嵌固在进风口(22)的内部,所述安装片(242)设置在支撑框(241)的正中间,所述伸缩装置(243)设有四个,且环绕于安装片(242)的侧端排列,并与支撑框(241)活动配合,所述顶料装置(244)设有七个以上,且横向安装在安装片(242)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系统控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243)包括安装槽(a1)、卡合槽(a2)、伸缩杆(a3)、滚轮(a4)、复位块(a5),所述安装槽(a1)设置在支撑框(241)的内部,所述卡合槽(a2)设置在安装槽(a1)的上端,所述伸缩杆(a3)的一端卡合于卡合槽(a2),且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营
申请(专利权)人:陈健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