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619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成型机,包括机架,还包括冲压成型机构和送料机构,冲压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冲压气缸和定模,冲压气缸的丝杆与动模连接且能带动其上下滑动,动模上设置有上模槽,定模上设置有下模槽且下模槽位于上模槽的正下方,送料机构包括传送架、滑动设置在传送架上且用于放置料板的置物框,传送架位于机架相对应的两架臂之间,置物框位于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上料的压力成型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压力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成型机。
技术介绍
压力机是一种结构精巧的通用性压力机,压力机可广泛应用于切断、冲孔、落料、弯曲、铆合和成形等工艺,通过对金属坯件施加强大的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和断裂来加工成零件。目前现有的压力成型机在对料板进行加工时,都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人工上料慢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于一种压力成型机,不能自动上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上料的压力成型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成型机,包括机架,还包括冲压成型机构和送料机构,冲压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冲压气缸和定模,冲压气缸的丝杆与动模连接且能带动其上下滑动,动模上设置有上模槽,定模上设置有下模槽且下模槽位于上模槽的正下方,送料机构包括传送架、滑动设置在传送架上且用于放置料板的置物框,传送架位于机架相对应的两架臂之间,置物框位于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本技术一种压力成型机的有益效果是,人只需要将料板放在置物框上,置物框会在传送架上滑动。当置物框滑动至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时,置物框会暂时停止滑动,冲压气缸会带动将动模下滑动,进而带动上模槽下滑动。上模槽下滑动与料板接触后继续下移将部分料板冲压至定模的下模槽,上模槽与下模槽之间形成冲压成品的工件。冲压气缸会带动动模上滑动恢复到原始位置,上模槽与成品的工件分开,成品的工件位于下模槽上。料板剩余的废料还位于置物框上,置物框继续滑动离开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的区域后,人将废料取走,置物框再反向滑动至初始位置,人工再次进行上料。这种结构的压力成型机,代替了人手动上料,同时提高了上料的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取料机构,取料机构包括吸料气缸和滑动设置在机架架臂上的位移气缸,位移气缸的丝杆与吸料气缸连接且能带动其前后滑动,吸料气缸的丝杆与真空吸盘连接且能带动其上下滑动,吸料气缸位于上模槽的前侧。当成品的工件加工完成后,成品的工件位于下模槽上。位移气缸先带动吸料气缸后滑动,使吸料气缸位于下模槽的正下方,这时吸料气缸带动真空吸盘下滑动,真空吸盘将成品后的工件吸住。之后吸料气缸、位移气缸再依次原路返回,位移气缸在机架架臂上的滑动,当位移气缸滑动出架臂区域后,人工可以将真空吸盘将吸住的成品后的工件取下来,进行收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机架架臂上设置有导轨且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位移气缸的气缸座与滑块连接。通过导轨和滑块,位移气缸可以在架臂上左右滑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和设置在传送架上的直线模组,支撑框架一端与直线模组的驱动块连接,支撑框架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传送架上,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置物框的一端连接,支撑框架上转动设置有转轴,置物框的另一端与转轴连接。通过直线模组,支撑框架可以滑动,进而实现支撑框架上的置物框滑动,同时旋转电机可以带动置物框转动。当成品的工件完成加工后,料板剩余的废料随置物框移动至远离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的区域后,旋转电机可以带动置物框转动,料板剩余的废料朝向地面废料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脱落,实现废料自动分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丝杆与下压板连接且能带动其前后滑动,下压板位于置物框的上方且下压板和置物框之间存有仅能使料板放置的间隙。当料板放在置物框时,驱动气缸带动下压板前滑动,下压板与料板接触并将其稳定在置物框上,使料板在进行冲压时保持稳定。当成品的工件完成加工后,驱动气缸带动下压板后滑动,下压板与料板剩余的废料分离后,旋转电机再带动置物框转动,进行废料分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还包括废料收集桶,废料收集桶位于传送架一侧的下方。废料收集桶可以对剩余的废料进行收集。当料板剩余的废料随置物框移动至废料收集桶上方后,旋转电机再带动置物框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置物框有多个。可以使定模和动模不间断的进行料板冲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定模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定模的结构图。图中:1-机架;2-冲压气缸;3-动模;4-定模;5-传送架;6-置物框;7-吸料气缸;8-位移气缸;9-真空吸盘;10-导轨;11-直线模组;12-支撑框架;13-旋转电机;14-驱动电机;15-下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压力成型机,包括机架1,还包括冲压成型机构和送料机构,冲压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冲压气缸2和定模4,冲压气缸2的丝杆与动模3连接且能带动其上下滑动,动模3上设置有上模槽,定模4上设置有下模槽且下模槽位于上模槽的正下方,送料机构包括传送架5、滑动设置在传送架5上且用于放置料板的置物框6,传送架5位于机架1相对应的两架臂之间,置物框6位于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本实施例还包括取料机构,取料机构包括吸料气缸7和滑动设置在机架1架臂上的位移气缸8,位移气缸8的丝杆与吸料气缸7连接且能带动其前后滑动,吸料气缸7的丝杆与真空吸盘9连接且能带动其上下滑动,吸料气缸7位于上模槽的前侧。当成品的工件加工完成后,成品的工件位于下模槽上。位移气缸8先带动吸料气缸7后滑动,使吸料气缸7位于下模槽的正下方,这时吸料气缸7带动真空吸盘9下滑动,真空吸盘9将成品后的工件吸住。之后吸料气缸7、位移气缸8再依次原路返回,位移气缸8在机架1架臂上的滑动,当位移气缸8滑动出架臂区域后,人工可以将真空吸盘9将吸住的成品后的工件取下来,进行收集。本实施例的机架1架臂上设置有导轨10且导轨10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位移气缸8的气缸座与滑块连接。通过导轨10和滑块,位移气缸8可以在架臂上左右滑动。本实施例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框架12和设置在传送架5上的直线模组11,支撑框架12一端与直线模组11的驱动块连接,支撑框架12另一端滑动设置在传送架5上,支撑框架12上设置有旋转电机13,旋转电机13的输出轴与置物框6的一端连接,支撑框架12上转动设置有转轴,置物框6的另一端与转轴连接。通过直线模11组,支撑框架12可以滑动,进而实现支撑框架12上的置物框6滑动,同时旋转电机13可以带动置物框6转动。当成品的工件完成加工后,料板剩余的废料随置物框6移动至远离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的区域后,旋转电机13可以带动置物框6转动,料板剩余的废料朝向地面废料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脱落,实现废料自动分离。本实施例的支撑框架12上设置有驱动气缸14,驱动气缸14的丝杆与下压板15连接且能带动其前后滑动,下压板15位于置物框6的上方且下压板15和置物框6之间存有仅能使料板放置的间隙。当料板放在置物框6时,驱动气缸14带动下压板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成型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压成型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冲压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冲压气缸(2)和定模(4),所述冲压气缸(2)的丝杆与动模(3)连接且能带动其上下滑动,所述动模(3)上设置有上模槽,所述定模(4)上设置有下模槽且下模槽位于上模槽的正下方,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送架(5)、滑动设置在传送架(5)上且用于放置料板的置物框(6),所述传送架(5)位于机架(1)相对应的两架臂之间,所述置物框(6)位于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成型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压成型机构和送料机构,所述冲压成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冲压气缸(2)和定模(4),所述冲压气缸(2)的丝杆与动模(3)连接且能带动其上下滑动,所述动模(3)上设置有上模槽,所述定模(4)上设置有下模槽且下模槽位于上模槽的正下方,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传送架(5)、滑动设置在传送架(5)上且用于放置料板的置物框(6),所述传送架(5)位于机架(1)相对应的两架臂之间,所述置物框(6)位于上模槽和下模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力成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吸料气缸(7)和滑动设置在机架(1)架臂上的位移气缸(8),所述位移气缸(8)的丝杆与吸料气缸(7)连接且能带动其前后滑动,所述吸料气缸(7)的丝杆与真空吸盘(9)连接且能带动其上下滑动,所述吸料气缸(7)位于上模槽的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压力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架臂上设置有导轨(10)且导轨(10)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位移气缸(8)的气缸座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杰陈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盛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