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5556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属于永固紫生产废气治理技术领域。设置废气收集总管、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第一吸附炭箱、第二吸附炭箱及脱附气处理装置,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依次经过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洗涤除去废气中携带的灰尘、苯硫醇及酸性物质,降低废气的恶臭程度。然后经过第一吸附炭箱及第二吸附炭箱,脱除废气中携带的邻二氯苯、苯硫醇等有机组分,从而使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达标排放,降低恶臭程度,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第一吸附炭箱、第二吸附炭箱吸附饱和后脱附,脱附气相进入脱附气处理装置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尾气达标排放。系统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永固紫生产废气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永固紫RL,分子式为C34H22Cl2N4O2,是一种色泽鲜艳的蓝光紫色粉末,具有很高的着色力,优异的耐热性、耐晒性和耐升华性。可用于涂料、油墨、橡胶和塑料的着色以及合成纤维的原液着色。永固紫RL的生产主要是以咔唑为原料,经过烷基化、硝化、还原、缩合、闭环及球磨的工艺过程,生产永固紫RL。永固紫RL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卸料或发生物料泄漏时,大量的无组织有害气体产生并逸散于生产车间内,造成生产车间环境恶化。永固紫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无组织有害气体主要含有氯苯、邻二氯苯、苯硫醇等物质,通常地,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永固紫RL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无组织有害气体进行处置,这种处置方式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运行成本高,且处理效率低,外排尾气难以达标排放,导致环境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处理效率低、处理过程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包括废气收集总管、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第一吸附炭箱、第二吸附炭箱及脱附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收集总管、所述第一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所述第一吸附炭箱、所述第二吸附炭箱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炭箱与所述第二吸附炭箱上连接有脱附气相出料管,所述脱附气相出料管连接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的进料端,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的尾气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入口端。优选地,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包括: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所述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的底部设置有液碱储槽,所述液碱储槽内充装有中和碱液,所述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的中部设置有催化填料层,上部设置有净化尾气排出管,所述净化尾气排出管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的进料端;所述脱附气相出料管连接所述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且入口处位于所述催化填料层的下方;臭氧发生组件,所述臭氧发生组件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液碱储槽的底部;以及循环喷淋组件,所述循环喷淋组件包括循环喷淋泵、循环喷淋管及喷淋分布器,所述循环喷淋泵的入口连通所述液碱储槽,所述循环喷淋管连接所述循环喷淋泵的出口,所述喷淋分布器设置于所述催化填料层的上方,且进料端连接所述循环喷淋管。优选地,所述催化填料层包括若干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催化填料分层,相邻两个所述催化填料分层之间具有喷淋间隔,所述喷淋分布器设置于所述喷淋间隔内。优选地,所述喷淋分布器为管式分布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附炭箱上设置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所述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吸附炭箱的前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吸附炭箱的前端,所述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上设置有第一切断阀。优选地,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洗涤液槽,所述第一洗涤液槽上设置有第一循环喷淋泵,所述第一循环喷淋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循环喷淋管。优选地,所述第二洗涤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洗涤液槽,所述第二洗涤液槽上设置有第二循环喷淋泵,所述第二循环喷淋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循环喷淋管。优选地,所述第一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内填充有液相分配填料,所述液相分配填料为拉西环、阶梯环、鲍尔环、矩鞍环、铁丝网中的任意一种。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其有益效果是:依次设置所述废气收集总管、所述第一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所述第一吸附炭箱、所述第二吸附炭箱,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被汇集到所述废气收集总管中,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洗涤除去废气中携带的灰尘、苯硫醇及酸性物质,降低废气的恶臭程度。然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附炭箱及第二吸附炭箱,脱除废气中携带的邻二氯苯、苯硫醇等有机组分,从而使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达标排放,降低恶臭程度,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所述第一吸附炭箱、第二吸附炭箱中的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经脱附后,含有高浓度有机组分的脱附气相汇集于所述脱附气相出料管中,进入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尾气进过所述第一洗涤塔及第二洗涤塔洗涤后,达标排放。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依次经过两级喷淋洗涤吸收、两级活性炭吸附,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所述第一吸附炭箱、第二吸附炭箱吸附饱和后,进行脱附,重复利用,从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附图说明图1是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中: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10、废气收集总管100、第一吸附炭箱200、第一吸附炭箱跨线管210、第一切断阀211、第二吸附炭箱300、第一洗涤塔400、第一洗涤液槽410、第一循环喷淋泵420、第一循环喷淋管430、第二洗涤塔500、第二洗涤液槽510、第二循环喷淋泵520、第二循环喷淋管530、脱附气处理装置600、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610、液碱储槽611、催化填料层612、净化尾气排出管613、臭氧发生组件620、循环喷淋泵631、循环喷淋管632、喷淋分布器633、脱附气相出料管7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请参看图1,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10,用于达标处理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包括废气收集总管100、第一洗涤塔400、第二洗涤塔500、第一吸附炭箱200、第二吸附炭箱300及脱附气处理装置600,所述废气收集总管100、所述第一洗涤塔400、所述第二洗涤塔500、所述第一吸附炭箱200、所述第二吸附炭箱300、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炭箱200与所述第二吸附炭箱300上连接有脱附气相出料管700,所述脱附气相出料管700连接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600的进料端,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600的尾气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400的入口端。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被汇集到所述废气收集总管100中,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洗涤塔400、第二洗涤塔500,洗涤除去废气中携带的灰尘、苯硫醇及酸性物质,降低废气的恶臭程度。然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吸附炭箱200及第二吸附炭箱300,脱除废气中携带的邻二氯苯、苯硫醇等有机组分,从而使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达标排放,降低恶臭程度,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所述第一吸附炭箱200、第二吸附炭箱300中的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经脱附后,含有高浓度有机组分的脱附气相汇集于所述脱附气相出料管700中,进入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600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尾气进过所述第一洗涤塔400及第二洗涤塔洗涤500后,达标排放。来自永固紫生产车间的无组织排放废气依次经过两级喷淋洗涤吸收、两级活性炭吸附,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所述第一吸附炭箱200、第二吸附炭箱300吸附饱和后,进行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收集总管、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第一吸附炭箱、第二吸附炭箱及脱附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收集总管、所述第一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所述第一吸附炭箱、所述第二吸附炭箱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炭箱与所述第二吸附炭箱上连接有脱附气相出料管,所述脱附气相出料管连接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的进料端,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的尾气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入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收集总管、第一洗涤塔、第二洗涤塔、第一吸附炭箱、第二吸附炭箱及脱附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收集总管、所述第一洗涤塔、所述第二洗涤塔、所述第一吸附炭箱、所述第二吸附炭箱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炭箱与所述第二吸附炭箱上连接有脱附气相出料管,所述脱附气相出料管连接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的进料端,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的尾气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的入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气处理装置包括:
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所述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的底部设置有液碱储槽,所述液碱储槽内充装有中和碱液,所述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的中部设置有催化填料层,上部设置有净化尾气排出管,所述净化尾气排出管连接所述第一洗涤塔的进料端;所述脱附气相出料管连接所述催化氧化喷淋中和塔,且入口处位于所述催化填料层的下方;
臭氧发生组件,所述臭氧发生组件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液碱储槽的底部;以及
循环喷淋组件,所述循环喷淋组件包括循环喷淋泵、循环喷淋管及喷淋分布器,所述循环喷淋泵的入口连通所述液碱储槽,所述循环喷淋管连接所述循环喷淋泵的出口,所述喷淋分布器设置于所述催化填料层的上方,且进料端连接所述循环喷淋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固紫生产车间无组织排放废气高效处理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迪勇孙涛宁亮姚鹏飞汪国建王国青吴声王忠群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百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