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桩支护基坑管涌的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16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现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钢板桩支护基坑管涌的治理方法,若仅采用钢板桩进行支护,钢板桩埋深过深穿越地下含水层时,在地下水的压力过大下,钢板桩会发生变形,向基坑内发生位移,故出现基坑底管涌的现象;因此本方案在钢板桩外侧附加钢管做围堰,放入导管引排水,加入反滤料并进行注浆成钢管桩,在坑内涌水处加入反滤料,涌水处两侧做钢管桩,待基坑底部钢管桩完成后,在基坑底铺设混凝土垫层;在钢板桩、钢管桩打孔斜插锚杆,将锚杆与钢支撑焊接,以保证钢板桩的稳定,克服基坑管涌的目的,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桩支护基坑管涌的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现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桩支护基坑管涌的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稀缺,引起人们往地下空间发展,各类超大、超深基坑不断涌现,基坑施工风险及施工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复杂多变的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常常给施工带来更多困难,尤其在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承压水水头高的场地,基坑内管涌现象常有发生,故从施工方面提出支护、止水和降水的最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治理基坑管涌方面的措施多以坑外在涌水点两侧布置高压旋喷桩作止水帷幕,坑内注浆封堵,在该涌水治理方法中,高压旋喷桩制作前需进行打孔再进行水泥浆的喷射,在打桩孔时若遇到压力较大的地下时水桩内容易发生塌孔现象,增加施工难度;又坑内注浆封堵时,需考虑涌水量的大小进行水泥浆比例控制。因此,如何在基坑出现管涌时既能找到快速的止水方法又能维持支护结构的稳定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板桩支护基坑管涌的治理方法,既能达到快速止水的效果,彻底消除涌水的现象,又能保证基坑支护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桩支护基坑管涌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地勘报告确定第一个桩孔位置,先进行辅助导向桩的插打施工,设置导向架,然后吊起第一根钢管桩插入导向架,并将其打入土里;/n步骤二:拆除导向架,拔出辅助导向桩,重复上述步骤,沿钢板桩支护在基坑外依次打入钢管桩作为围堰,且保证钢管桩与基坑内钢板桩长相同;/n步骤三:挖空钢管桩内土体,在挖空土体的空心钢管内插入导管进行引流水,钢管内加入反滤料,直至钢管内不再有涌水的现象,再在钢管内喷射混凝土,一层反滤料加一层混凝土依次叠加成桩;/n步骤四:在坑内涌水点两侧重复上述步骤打入钢管桩围堰,且在坑内涌水处加反滤料,直至停止涌水,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桩支护基坑管涌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地勘报告确定第一个桩孔位置,先进行辅助导向桩的插打施工,设置导向架,然后吊起第一根钢管桩插入导向架,并将其打入土里;
步骤二:拆除导向架,拔出辅助导向桩,重复上述步骤,沿钢板桩支护在基坑外依次打入钢管桩作为围堰,且保证钢管桩与基坑内钢板桩长相同;
步骤三:挖空钢管桩内土体,在挖空土体的空心钢管内插入导管进行引流水,钢管内加入反滤料,直至钢管内不再有涌水的现象,再在钢管内喷射混凝土,一层反滤料加一层混凝土依次叠加成桩;
步骤四:在坑内涌水点两侧重复上述步骤打入钢管桩围堰,且在坑内涌水处加反滤料,直至停止涌水,再在基坑底部铺设混凝土垫层;
步骤五:根据基坑加钢板桩后的丈量尺寸,对钢支撑进行吊装,施加预应力,采用加腹板后电焊连接;
步骤六:将锚杆插入钢板桩及钢管桩预留孔内,进行孔内注浆处理,锚杆从坑内钢支撑穿出,在锚杆与钢支撑接触处施焊钢板进行锚杆与钢支撑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桩支护基坑管涌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明郑雯张旭海马国松朱连臣樊延祥关辉刘正伟朱向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张旭海马国松朱连臣樊延祥关辉刘正伟朱向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