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敏感区域控制基坑顶部位移的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55164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境敏感区域控制基坑顶部位移的支护方法,其步骤为:(1)在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坑边留土后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施工第一道支撑及其上部的传力梁及牛腿,架设型钢支撑;(2)开挖坑边留土,施工剩余第一道支撑至基坑边,开挖至基底后,施工底板结构;(3)在基坑回筑阶段,地下结构回筑至第一道支撑底,设置B1板换撑,将第一道支撑上牛腿位置的型钢支撑转换到B1板的梁板柱节点位置上,拆除第一道支撑,保留第一道支撑上部型钢传力体系;(4)型钢穿外墙处焊接止水片,施工剩余地下结构,在基坑回填后再拆除型钢传力体系。该方法不会影响基坑的开挖与结构的回筑,对基坑边有需要保护的敏感建构筑物可以很好控制其沉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敏感区域控制基坑顶部位移的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中控制基坑顶部位移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基坑施工中,第一道混凝土支撑落低情况下对周边环境敏感区域的保护的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基坑工程中,对于土质较好,开挖深度不深的基坑,往往围护桩悬臂即可满足围护桩及周边环境的受力和变形要求。对于一些开挖较深的基坑,往往需要再设置内支撑或外拉式锚索。混凝土内支撑在基坑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较深的基坑中,通过将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整体下移,可以减小支撑与基底之间的跨度,进而可以优化围护桩的受力与变形,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支撑的受力抗压性能,甚至可以减少混凝土支撑设置的道数,有效降低基坑围护的造价。但是对基坑边局部存在环境敏感的建构筑物,第一道支撑的落低会增加围护结构顶部的位移。为此,需要提出针对第一道支撑落低情况下环境敏感区域控制基坑顶部位移的一种支护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环境敏感区域控制基坑顶部位移的一种支护方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境敏感区域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敏感区域控制基坑顶部位移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在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坑边留土后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施工第一道支撑及其上部的混凝土传力梁及牛腿,架设型钢支撑形成第一道支撑上部型钢传力体系;/nS2:开挖坑边留土,施工剩余第一道支撑至基坑边,继续向下开挖至基底后,浇筑垫层,施工底板结构;/nS3:在基坑回筑阶段,地下结构回筑至第一道支撑底,设置B1板换撑,将第一道支撑上牛腿位置的型钢支撑转换到B1板的梁板柱节点位置上,拆除第一道支撑,保留第一道支撑上部型钢传力体系;/nS4:型钢穿外墙处焊接止水片,施工剩余地下结构,在基坑回填后再拆除型钢传力体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敏感区域控制基坑顶部位移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基坑开挖阶段,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坑边留土后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施工第一道支撑及其上部的混凝土传力梁及牛腿,架设型钢支撑形成第一道支撑上部型钢传力体系;
S2:开挖坑边留土,施工剩余第一道支撑至基坑边,继续向下开挖至基底后,浇筑垫层,施工底板结构;
S3:在基坑回筑阶段,地下结构回筑至第一道支撑底,设置B1板换撑,将第一道支撑上牛腿位置的型钢支撑转换到B1板的梁板柱节点位置上,拆除第一道支撑,保留第一道支撑上部型钢传力体系;
S4:型钢穿外墙处焊接止水片,施工剩余地下结构,在基坑回填后再拆除型钢传力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川李伟强张哲彬王理想李耀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